游大林寺序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特、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与河南的元集虚,范阳的张允中,南阳的张深之,广平的宋郁,安定的梁必复,范阳的张特,东林寺的出家人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共十七人,从遗爱寺旁边的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和西林寺,抵达上化成寺,然后在峰顶院歇息一会,再登上香炉峰,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在僻远之处,人迹罕到。寺周围有许多清澈的流水、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和细瘦的竹子。寺里只有板隔的房间和木制的器具,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由于山高地深,季节转换得很迟,按时令已是初夏四月,天气还像正二月一般。梨树、桃树才刚刚开花,山涧中的青草还未长高,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的村落都不一样,初到这儿恍忽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于是我口占绝句一首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一会儿我们遍观了房间的墙壁,看见萧存郎中、魏弘简郎中、李渤补阙三人留下的姓名和文句,于是与集虚他们叹道:这里确是庐山首屈一指的地方。由驿路到寺门,还不足半日的路程,但自从萧、魏、李三人到此游览之后,至今相隔将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间这里一片寂寥,再也没有来游览的人。哎,人们忙于追名逐利而冷落了大自然美景,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啊!

  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作序。

注释

广平:县名。今属河南。宋郁:其人不详。

安定:古县名。治所在今甘肃泾北。梁必复:其人不详。

张特:其人不详。

沙门:佛教名词。梵文Shramana之音译。勤修善法、息灭恶法之意。佛教用以指依戒律出家修道之人。法演:其人不详。智满:即《草堂记》中的满。士坚:《草堂记》中的坚。利辩、道建:僧神凑的弟子。道深、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其人均不详。

遗爱:遗爱寺。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化城:上化成寺。在庐山讲经台北。为晋代所建。

峰顶:峰顶院。陈舜俞《庐山记》卷三:“过香炉峰,至峰顶院。院旁盘石极平广。下视空阔,无复障蔽。”

孟夏:即阴历四月。孟,四季的第一个月。

华:开花。动词。

聚落:村落。人的聚居地。

造(cào):往,到。

口号:犹口占。信口吟成之意。

芳菲:指花草。

长:常。

周览:遍看。

萧郎中存:萧存,字伯诚,萧颖士之子。郎中:官名。唐至清为各部尚书的属官,分掌各司事务,是位于尚书、侍郎、丞之下的中级官员。魏郎中弘简:魏弘简,字裕之。累官至户部郎中。年四十七无疾而卒。李补阙渤:李渤,字溶之。尝偕仲兄涉隐居庐山。元和九年(814)以著作郎征,岁余迁补阙。补阙,官名。以规谏皇帝、举荐人员为职责。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

驿路:古代为传车、驿马通行而修筑的大道。沿路设驿站。山门:佛寺的大门。佛寺多在山中,故称。

曾:还。

垂:将近。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元和,唐宪宗年号。

赏析

  这篇文章就像白居易的诗歌一样,语言平易浅切,但是用语却很准确,描写生动形象,极富诗一样的美感。文章的重点是描写那里不同于山下的季节气候和幽美的景色,发抒了自己的感慨。全文文笔简洁,格调清新,并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韵味隽永。

  文章开始一段写去游大林寺所经过的地方,从“自”字开始,连用了“历”、“抵”、“憩”、“登”、“宿”等几个动词,既把所到地方交代得清清楚楚,又把沿途迤逦而行,走走停停的情状描写得非常简练传神,描绘了他们一行人在山间有说有笑、愉快行进的情景。

  作者先以“穷远”、“人迹罕到”记叙了大林寺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接着记叙了大林寺周围有许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清澈的泉流,苍劲的怪石,青翠的短松,浓密的瘦竹,显得大林寺格外清幽。

  接着又记叙了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作者进入大林寺时是孟夏四月,正当大地春归,芳菲落尽之时,而这里却像早春二月,春意始盛,生机勃勃。梨花、桃花正盛开,周围长着毛茸茸的绿绿的短草,这里的景物、节候与山下完全不同。作者看到此景,感觉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于是即兴赋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抒发了大林寺胜景给他所带来的特殊感受。

  进而写作者。周览屋壁”,观赏了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写下的文句。这里乍看似乎是写景,细读则知语尽而意未尽。作者见大林寺风景如此优美,而游者甚少,故而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用“嗟乎”二字,引出“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一句,立见警动之感。因为,自李渤等三人在大林寺壁上题句以后,二十年来之所以“寂寥无继来者”,乃是由于世人看重的不是高尚人生情趣,不是林泉之乐,而是追逐名利,趋炎附势。此刻,作者联想到自己因直上封章,受到诬陷、打击而遭贬谪,然而却得以游赏大林寺的奇景,所以在感叹世风的同时,内心深感欣慰,显现出美的心灵。

  咏大林寺的绝句,第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由点及面,以斑见豹,借山寺桃花写深山的特有的景色;三、四句“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前两句基础上抒发情感,突破了惜时伤春的老框框,自然地流露出诗人的内心喜悦。前两句是实写山景,后两句用虚笔,进一步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时,因直言滦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当时四十四岁。司马本为州郡刺史下的武职佐吏,但到白居易时代,已经成了被贬京官的名义职位,没有实权。既然没有实权,无实际公事可办,他就在闲暇中漫游风景名胜之地庐山,还写了好几篇纪游的诗文。这篇小品文,是元和十二年(817)四月九日,偕同庐山隐士元集虚等十七人游庐山大林寺时写的。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
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
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
看了游人缓缓归。
符吏匆匆叩夜扃,便随金简出幽冥。
蒙师荐拔恩非浅,领得生神九过经。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此意悠悠无限。有云山、知人醉懒。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开秋七夕到佳辰,里俗争夸节物新。
乌鹊桥头已凉夜,黄姑渚畔暂归人。
裴回月御斜光敛,宛转蛛丝巧意真。
卜肆沈冥谁复问,年年槎路上天津。

馀寒争令。雪共蜡梅相照影。昨夜东风。已出耕牛劝岁功。

阴云羃羃。近觉去天无几尺。休恨春迟。桃李梢头次第知。

因循不到此江头,匹马黄埃三十秋。
旧舍只今人共老,清波常与月分流。
羡君潇洒成佳趣,感我凄凉念旧游。
沽酒买鱼终不负,何时相与泛扁舟。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巷寂无人,帘深闻鹧,愁色沉凝疑暮。楚柳湘蘋,堪被湿云黏住。

怜收了、酒旆旗亭,恨闲却、笛桡江浦。可东风、吹醒斜阳,依依来照燕归路。

平芜千里浸色,须似宵来梦见,迷茫村渡。红杏相思,撩瘦几分眉妩。

定香影、多半漂残,怕消息、断无寻处。问烟边,谁倚阑干,玉箫咽怨语。

春景流莺语渐稀,倚窗抚景泪沾衣。
廉纤微雨蒙蒙拂,零落残花片片飞。
北窗隐几乐吾天,莫遣新愁到耳边。
一帽好花供醉舞,半床凉月伴闲眠。
故人自欲辞文叔,明主何尝弃浩然。
留取长安遮日手,养成指甲理朱弦。
舟坐绿树间。适行囊中有松雪翁所书江城子,逸态飞越,不忍释手,因依调口占,以寄清与。古人云,人生百年间,大要行不耳,卒章以此意为消疏云过雨漏斜阳。树阴凉。晚风香。野老柴门,深隐水云乡。林下草堂尘不到,亲枕簟,懒衣裳。故人重见几星霜。鬓苍苍。视茫茫。把酒*欷,唯有叹兴亡。须信百年俱是梦,天地阔,且徜徉。

秦王金作柱,汉帝玉为栏。仙人飞往易,道士出归难。

今我不乐思出游,宿酒昏昏仍懒惰。安得凉飙破烦郁,竹头抢地桐阴妥。

纨扇那能脱腕挥,纱巾不觉酣眠堕。谁唤飞云起天末?政用此时持赠我。

渴龙掉尾下饮江,列缺为右丰隆左。蜿蜒初若弥六合,变灭忽复成么么。

长空收曀净千顷,落日著山县米笴。白衣苍狗觅虚无,孤鹜断霞明细琐。

人生万事风雨散,苦欲控抟无一可。嗟予学道良已晚,阅世忘忧今亦颇。

西畴䆉稏碧参差,南埭芙蓉红婀娜。聊寻清景日追逐,况复川原秋淡沱。

故人城郭尚留连,何时共鼓吴淞柁?

英妙才华四十年,山林朝市姓名傅。
何妨万斛横江上,不碍千帆过目前。
我肯尾书干木纸,人饶首著祖生鞭。
金銮何日商风雅,伴直能呼孟浩然。

楼头脂粉仨轻匀,无限娇憨欲醉人。不是东皇恩宠厚,耶能占得十分春。

日在朱门钻故纸,童牛角马知何似。王阳岂有黄金卢,闭户真能对妻子。

西风八月天将寒,桂树飘香将万山。我亦好生而恶杀,处夫材与不材间。

少睡宜眠晚,停舟眺夜阑。鸡鸣彭泽县,月照小孤山。

浩渺云林外,飘摇风水间。遥知冰署内,坐话客途艰。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看寻狡兔翻三窟,
见射妖星落九天。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秋风萧飒醉中别,白马嘶霜雁叫烟。
欲使传消息,空书意不任。寄君明月镜,偏照故人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