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里:衣服的衬里。
曷(hé):何,怎么。维:语气助同,没有实义。已:止息,停止。
裳(cháng):下衣,形状像现在的裙子。
亡:用作“忘”,忘记。
女(rǔ):同“汝”,你。治:纺织。
古人:故人,古通“故”,这里指作者亡故的妻子。
俾(bǐ):使。訧(yóu):古同“尤”,过失,罪过。
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一说通“似”,像。
获:得。
此诗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长感情。由衣而联想到治丝,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想到亡妻的贤德,“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正是俗话所言,家有贤妻,夫无横祸。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再由“治”丝条理,联想办事的条理,才使“无訧”,讲而深入到身心内部,体肤由而凉爽,再到“实获我心”的情感深处,若断若续,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这首诗有四章,也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鉴赏之时,要四章结合起来看,才能体味到包含在诗中的深厚感情,及诗人创作此诗时的情况。
第一章说:“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表明诗人把故妻所作的衣服拿起来翻里翻面地看,诗人的心情是十分忧伤的。
第二章“绿衣黄裳”与“绿衣黄里”相对为文,是说诗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细心看。妻子活着时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远不能忘记的,所以他的忧愁也是永远摆不脱的。
第三章写诗人细心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丝线与衣料同色)。他感到,每一针都反映着妻子对他的深切的关心和爱。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时对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规劝,使他避免了不少过失。这当中包含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第四章说到天气寒冷之时,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妻子活着的时候,四季换衣都是妻子为他操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妻子去世后,自己还没有养成自己关心自己的习惯。到实在忍受不住萧瑟秋风的侵袭,才自己寻找衣服,便勾起他失去贤妻的无限悲恸。“绿衣黄里”是说的夹衣,为秋天所穿;“絺兮绤兮”则是指夏衣而言。这首诗应作于秋季。诗中写诗人反覆看的,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夹衣。人已逝而为他缝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针线的细密,使他深深觉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所以,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诗是写得十分感人的。
千里移根自海隅,风帆破浪走天吴。散花忽到毗耶室,似欲横机试病夫。
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枨枨山响荅琵琶,酒湿青莎肉饲鸦。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
仙禽翯翯鹿呦呦,谁见幽人俨姱修。若道六经皆注脚,须邀造化与同游。
裔夷倭奴氏,僻分带方东。顽嚚罔率化,不与中国通。
椎结斑斓衣,习俗相剽攻。轻生蹈巨浸,出没如熛风。
爰止崇明里,掠虏肆奸凶。桓桓张将军,擐甲登蒙冲。
手中三尺剑,紫电明霜锋。追北海门右,杀戮无遗踪。
执俘仍献馘,锡爵酬厥功。拜命赤墀下,进秩佐元戎。
四明古句章,海水青浮空。山川既佳丽,人物亦豪雄。
感别意恻恻,怀古心忡忡。南薰吹旆旌,小队罗刀弓。
长途驿马疾,远浦渚莲红。勉旃同前烈,策勋铭景钟。
名彦登乌府,清门可雀罗。辟书催北上,行李及南讹。
天阔凉云积,江明暑雨过。东门群掾集,更起续离歌。
故城叠巘临高台,古木到天猿鸟哀。桐乡官寺山水里,泉声常疑骤雨来。
吾祖政成朱邑后,文采风流今未朽。王郎游刃无全牛,籍甚能名传众口。
弦歌之声得故人,车殆马烦开芳樽。明朝更指南斗去,相思目断江湖春。
峰峰带夕阳,倏已落山背。参差楼殿影,远山藤萝外。
沿缘白石湾,豁开青莲界。郁然松桧深,金刹山门大。
撞钟千指集,洗钵诸天会。遂登般若坛,一览众峰最。
暝色到来迟,苍崖犹可绘。寻幽非易竟,日夕亦云愒。
一觉到僧床,潺潺枕边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