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歌里眠香,酒酣喝伴,壮怀无挠。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猜你喜欢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雨歇云如隔座屏。薰风摇动一天青。今年五十平头过,又喜清歌洗耳听。
浮世事,绝曾经。此生应直斗牛星。且倾田舍黄鸡酒,敢望君家白玉庭。

苍天已死黄天立,倒海翻云百神集。一时天醉帝梦酣,举国沉迷同失日。

芒芒荡荡国昏荒,冥冥蒙蒙黑甜乡。我坐斗室几匝月,面壁惟拜灯光王。

时不辨朝夕,地不识南北。离离火焰青,漫漫劫灰黑。

如渡大漠沙尽黄,如探严穴黝难测。化尘尘亦缁,望气气皆墨。

色象无可名,眼鼻若并塞。岂有盘古氏,出世天再辟。

又非阿脩罗,搅海水上击。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杀国。

出门寸步不能行,九衢偏地铃铎声。车马鸡栖匿不出,楼台蜃气中含腥。

天罗磕匝偶露缺,上有红轮色如血。暖暖曾无射目光,凉凉未觉炙手热。

吾闻地球绕日日绕球,今之英属遍五洲。亦日所照无不到,光华远被天尽头。

鸟知都城不见日,人人反抱天堕忧。又闻地气蒸腾化为雨,巧算能知雨点数。

此邦本以水为家,况有灶烟十万户。倘将四海之雾铢积寸算来,或尚不如伦敦城中雾。

山川匪遥远,行人未回车。欲语昨宵梦,忽接今朝书。

啼乌在屋上,绿草生庭除。仰看日月光,照知子衿裾。

欲问故人归未归,江湖不见雁南飞。青云未上辞乡国,白璧无因困褐衣。

客里书来行李滞,江南春尽落花稀。倚门望断山川远,我却疑君此策非。

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
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秋日气候佳,水木俱澄鲜。
长天开远曙,高树吟哀蝉。
半岭度落日,云收众峰偏。
天时触情端,一形乃万缠。
椿鹄难久恃,况此尘中年。
悠悠感微躬,终与徂化迁。

陋室何妨似燕窠,暮年终得返鱼蓑。壶中日月时常好,枕上功名不足多。

往古来今真夜旦,高天厚地一罝罗。鹿门幸有庞公乐,牛角徒为宁戚歌。

奔驰渐觉岁峥嵘,负郭芜田未退耕。正恐山溪吹岸去,任从烟草唤愁生。

别来竹院门长掩,好去渔舟手自撑。渐晚归心在何许,夕阳低处伴云横。

汝从燕马去,我向楚州来。归梦随江水,离愁入酒杯。

暂分鸿雁序,先到凤凰台。有约迟冬杪,斋头看腊梅。

主人第一河南守,之子无双江夏才。会见吹嘘上云汉,可能憔悴隐蒿莱。

风骚寓兴垂金薤,翰墨传家富玉杯。倾盖相知胜白首,扁舟临别重徘徊。

千古空传长乐溪,谁知乐极已生悲。
凄烟断礎祝家市,落日荒城柳尹祠。
上起何年无信史,中更钜变有残碑。
青峰峰下踌躇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霸业何劳问废兴,前人楼阁后人登。
海山有籍归真主。云物无情属野僧。
饮鹿澄潭环细浪,啼猿拱木网寒藤。
纷华不见旧时事。惟有禅龛空报澄。

第一句下荐得,祖佛乞命。第二句下荐得,人天胆落。

第三句下荐得,虎口横身。不是循途守辙,亦非革辙移途。

透得则六臂三头,未透亦人间天上。生涯只在丝纶上,明月扁舟泛五湖。

妙处彻底妙,玄处彻底玄。
独知分外事,谁见壶中天。
魏阙天今远,陶园岁复新。
杖藜吾独往,芳草正怀人。
雪意频催酒,莺啼渐入春。
圣朝多雨露,江畔老微臣。

江天漠漠西兴树,潮落潮生估帆去。婆留城外江水斜,吴姬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沈吟久,十五娉婷新出手。生小风波不识愁,一曲琵琶一樽酒。

我别钱塘二十载,歌板飘零几人在。劝汝琵琶且暂停,哀弦促柱那堪听。

绿窗喁喁儿女泣,陡觉凄风吹雨急。此时凝云颓不流,坐中飒飒如深秋。

忽焉呜咽西江水,万甲齐鸣伏兵起。千声并作一声弹,声在神情不在指。

须臾失势千丈落,中断银床辘轳索。收弦放拨声有无,山容水熊空模糊。

曲终呼酒泪如线,肠断尊前好相见。除却余杭无此声,等闲休负春风面。

嗟我还乡一暂过,中年哀乐何其多。重闻暮雨潇潇曲,如此江山可奈何。

山深自昔无车马,道在何曾畏虎狼。祇恐閒人来看竹,淋漓醉墨污新墙。

  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辞曰:

  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多啖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之梦永,又安得与之同年!

  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令人萎而瘠。”予亦未尝与之言。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市桥压担蓴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