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闲居是重要主题之一,也称为闲适诗。对诗人们来说,所谓闲,不仅仅是没事做或不做事,而是相对出仕忙于公务而言,所以闲居诗往往成了隐居诗的代名词。司马光退居后,不能忘怀于朝廷政治,所以这首《闲居》写闲而实不闲,至少是身闲心不闲,因而格调与传统的闲居诗不同。
诗前两句说自己的老朋友及昔日的同僚们纷纷倒戈,支持新法,与自己断绝来往,家里安静得门可罗雀。第二句用汉翟公典故,讽刺人情冷暖,世风不古,表示自己胸中的不平。下半由此发挥。众叛亲离,他自然郁郁寡欢,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精打采。连仆人也改变了以往惯有的勤俭,乘机偷懒,一场春雨过了,庭前杂草丛生,也没人去管。“僮更懒”三字,道出无限辛酸,大有“运衰奴欺主”的味道。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句句写闲,门庭冷落,无人过访,就少了许多应酬,可以空闲;自己慵懒,无所事事,也是闲。但诗人笔下展示的生活场景不是优游闲散的,而是内外交困的;诗人的心情也不是恬淡安适的,而是抑郁不平的。此诗是浅显中有深致,平淡中有沉郁。这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佛居峻且玄,中有嘉树林。惊飙陨其芳,柔叶垂广阴。
青阳讵能几,朱夏奄相临。一为生死哀,感我涕盈襟。
晦翁曾见叹支离,老死禅门自不知。盖脚遮头论学业,宁忧双眼会潜窥。
中丞凝不动声色,仗钺东西广寇平。昨夜贯城光斗极,白云吟望得忘情。
与君相见即相欢,元季于今复二难。去国暂怜鸿影散,冲星时怪鸊膏寒。
潮阳远道春谁伴,别墅离尊日未阑。后夜荆花还共笑,孤舟回首独漫漫。
千官听彻午门钟,咫尺蓬莱有路通。山色渐分宫树碧,日华微映御袍红。
九成乐奏龙光分,万岁声传虎拜同。湛露润浮天上下,卿云晴绕殿西东。
舍人书诏临丹扆,内侍传宣出紫宫。冉冉炉烟凝几席,重重花影转帘栊。
时当元首赓歌际,春在康衢化育中。已睹文章资黼黻,更思旒纩蔽明聪。
岂无良牧如龚遂,应有儒臣得马融。想见朝回封事少,上林吟遍百花风。
当年蓬馆近储胥,红璧东西对直庐。绵蕝同参台曲议,芸签分校御前书。
朅来憔悴骚人国,随见光华使者车。庄舄有吟皆病思,赏音徒欲慰顽疏。
閒情閒忆事如空,静读离骚向郡中。冠剑老年伤远别,关诃夜月许相同。
晚花天气孤庄雨,流水人间小阁风。行乐及时聊强饮,不须嫌作白头翁。
子惠思予,放艇去、绿帆风涨。旧游处、万松精舍,可能无恙。
咫尺相看原不厌,到时昏黑终须上。道炊烟、起处有人家,清樽饷。
泼泼鲤,偏摇漾。呦呦鹿,如随唱。有杜家遗法,百壶清酿。
我醉欲眠徐稚榻,君休莫负安期杖。似王维、裴迪辋川游,当年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