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谢燮(525-589),出生于建康(南京市),南朝陈文学家,代表作品《早梅》,和其他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独出心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猜你喜欢
宠服当年盛,芳魂此地穷。剑飞龙匣在,人去鹊巢空。
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唯当青史上,千载仰嫔风。

日暖风和殿宇深,高花修竹啭闲禽。宫娥携手临丹槛,喜看文鸳戏水心。

衲僧家,无本据。暑退凉生,任情去住。折拄杖,挑拨红尘堆里人,破草鞋,踏断枯木岩前路。

无佛处,急赴过,有佛处,不得住。捏聚大千无寸土,业风吹上十二峰。

来,徐徐向伊道,提鞋去。

寒勒银河不放流,幻飞六出眩人眸。
谁知青女老成手,自媚玄冥冬尽头。
积峻便如群玉府,遇□还作□毛球。
西湖西畔孤山上,欲访梅花有路不。

兰若初鸣钟,三杵辄小止。忽催东方白,百馀犹未已。

来日行自来,尔意岂难俟。牛鸣著盎中,宫声颇盈耳。

繁霜被屋瓦,欠伸我欲起。

夜携小校持小刀,太祖太宗呼声高。高声未已颈血吐,遂支解之埋狱户。

同官同系马德文,从旁窃血裙。后来其子得一臂,伴裙葬空坟。

仇家子忽病狂发,拳蹴其父捽父发。老贼我何雠,我非他人乃刘球,子同小校同时休。

呜呼世间杀人者不死,天生百刑官,不如地下一厉鬼。

鬼而若逢韩柳子,复雠议又纷纷起。

昔我参夜台,十年怀一喝。何来不了师,洒然得衣钵。

相逢杏花里,缠我问死活。从来烂葛藤,今朝儗一豁。

别我复何往,江路春风阔。

暑雨初收积潦深,虹桥高下任浮沉。痴儿了却公家事,卧看西林度夕阴。

叹平生,谩日夜劳劳攘攘。想一世浮华能几许,若云间、电光翻掌。

梦幻吞侵何日省,恋火院、缠绵业网。这人身一失,万劫难逢,谁能回向。

清爽。猛跳出迷津欲浪。彼岸风光真快乐,伴孤云野鹤飘荡。

悟彻灵台无障碍,似月挂寥天朗朗。满十方三界,莹彻圆明,逍遥吟唱。

四面云山玉作围,一川霜树锦为衣。翩翩数骑南冈下,傅粉王孙射鹿归。

中园花欲繁,兰闺妆且靓。
霞柯烂翠屏,鲜姿馥幽径。
不见素手摘,弥想纤躯映。
年华忽已零,戚戚情靡定。

碧海春信至,赤城愁思深。雪晴千涧疾,日落万方阴。

毕岁皆行役,凡躯故滞淫。西归负良友,忽尔长蓬心。

亭障巉岩照夕烽,盛秋都护肃临戎。渔阳塞外严凝气,一片阴山积雪中。

由来历山川,此地独回邅。百领相纡蔽,千崖共隐天。

横峰时碍水,断岸或通川。还瞻已迷向,直去复疑前。

夕波照孤月,山枝敛夜烟。此时愁绪密,□□魂九迁。

沈水烟消启绿窗,凉秋又见木蕖双。日斜睡起银屏里,应是相思到曲江。

蜂蝶纷纷过短墙,千枝万蕊占年芳。仙花自与凡花别,流出武陵春水香。

碧橱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泪滴了、千行万行。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不是不思量。说着后、教人语长。

王业偏安蜀道难,奸雄宁独数曹瞒。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禅坛。

城上风幡新塔宇,墓中巾帼旧衣冠。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锦官。

无数桃花烧晓风,生情妆点映帘栊。儿童莫把青春掷,一岁桃花不再红。

三岛仙人绛色襦,绿阴深处屐声粗。分明飞阁通波地,添缋东瀛仕女图。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