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报恩寺上方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来来来,先到山林的顶峰来看看,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
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
步出林荫,纵目瞭望,遥远的群山,重峦叠嶂,点点峰尖,如碧海浪涌。登临高处,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
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我的心,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难分呀!
注释
碍日:遮蔽着太阳。
迢递:连绵不绝。
清峭:清丽挺拔。

赏析

  这首诗诗人一开始就坦露自己惊喜的心情和宽广的胸怀。“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他站在寺院的上方,好象在召唤后来的游人:来啊,来啊,请先到山林的顶峰来吧!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兴致勃勃,意气飞扬。“来来”、“先上”,语言通俗,带有鲜明强烈的感情色彩。

  接着,诗人撷取了四个最具美感的镜头──悬岩飞瀑,林萝绿荫,迢递群峰,盘旋山道,艺术地再现了报恩寺上方的无限风光。

  先写岩上瀑布的动态:“岩溜喷空晴似雨”。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喷空”,状水势之大,飞泻之急,遣词有力,把岩溜写活了。“晴似雨”,使景色空蒙缥缈,分外清幽秾丽,给人们多少神思异想。

  接着写林萝的静态:“林萝碍日夏多寒”。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哪里还有什么盛夏的炎威,溽暑的烦恼!

  再写众山的远姿:“众山迢递皆相叠”。步出林荫,纵目瞭望,遥远的群山,重峦叠嶂,点点峰尖,如碧海浪涌。这是一幅立体感很强的画图,令人游目骋怀,开拓心胸。只有居高临下,放眼天边,才能把群山写得这样形神俱活,气势磅礴。

  然后写山道的由近而远:“一路高低不记盘”。登临高处,回顾来时走过的山间盘旋小路,绵延起伏,曲折回环。“却顾所来径”,又引起多少的遐想。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这一句回首总括了山路的艰险,景色的苍茫渺远。

  最后,诗人深情地写道:“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诗人的心,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真有些留恋难舍。“清峭”一词,总括前二联的景物:“清”,指“岩溜”、“林萝”:“峭”,指“众山”、“一路”,用词贴切不移。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难分呀!全诗在无限的依恋中结束,读者却久久沉浸在一种留连忘返、情难自已的况味之中。

  这首诗情景交融,妙合无垠。那情是触景而生,情中有景;那景是缘情而生,景中含情。题寺诗却以情景取胜,又很少有所谓佛家禅味,足见诗人宽广的胸次、深细的体察和灵活多变的笔致。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猜你喜欢

平日刳心欲致君,异时携手但论文。兴来只有归田赋,老去何如背水军。

占胜已惊无不尽,卜邻应许镇相温。形容岂敢轻酬酢,谢傅风流自出群。

吹台一樽酒,平昔接英游。棘闱澹墨榜,曾见成名秋。

焉知江海上,乃复同唱酬。子如清庙器,端俟识者收。

又如御厨珍,可用三公羞。高志凛冰雪,妙语锵琳球。

三年未飞鸣,一举宜无俦。我已谢世网,逝将老一丘。

愿子勉自爱,食肉鄙虎头。名节乃难立,富贵良易求。

六尺眼前安乐身,四时争忍负佳辰。
温凉气候二八月,道义宾朋三五人。
量力杯盘随草具,开怀语笑任天真。
劝君似此清闲事,虽老何须更厌频。
诗屋中閒借隙光,老来犹苦未知方。
羡君句法源头活,此意曾参紫紫阳。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
妖胡奄到长生殿。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
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才人观者相为言,
承奉君恩在圆变。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
柔软依身著佩带,裴回绕指同环钏。佞臣闻此心计回,
荧惑君心君眼眩。君言似曲屈为钩,君言好直舒为箭。
巧随清影触处行,妙学春莺百般啭。倾天侧地用君力,
抑塞周遮恐君见。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
流尘拂还集,絜糒俨然陈。
歌吹自朝暮,君王宁复闻。
松柏有时摧,妾非百年人。
愿为陵上土,岁久得相亲。

蓟门山色散浮云,谁谓春风此送君。策马都亭鞭更疾,路旁争看五花文。

骥騄蚁垤空,莫干犀革断。人材必超轶,物理乃融泮。

先生廊庙具,冰雪自湔盥。十年处䌓剧,风力济详练。

堂堂八面敌,了了一笑粲。云中国西邑,食货资转挽。

中台辍之去,正倚咄嗟办。从容九年蓄,坐想出鞭算。

向来盐铁使,绪业著家传。春朝观上计,广厦奉閒燕。

行矣需诏除,鹓行耸荣观。

清阴满我庭,苍苍六槐老。
野性苦避人,青苔不须扫。

春楼梦,斑管见曾描。想界丝阑防屈曲,约摹琴谱写勾挑。

不道有人瞧。

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
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
远期鲜克及,盈数固希全。
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俛仰逝将过,倏忽几何间。
慷慨亦焉诉,天道良自然。
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迨及岁未暮,长歌乘我闲。

柏台深处识风姿,南国春残送我时。幕府日长松影瘦,琴书窗小竹香迟。

山杯持酒分椰子,石密和浆摘荔支。从此朱厓明月夜,飞云频与寄相思。

殊方冷暖候难同,入夜虫吟初夏中。孤客莫悲秋意早,玉关原自阻春风。

崇祯五年季冬夜,贼满山西武乡野。悲风愁云动千里,杀人之父城门下。

念贼彼亦人之子,不肯容人代父死。归语我友及里中儿,父仇不报,子活何为,愿假我斧,我必击之。

月黑鸡鸣,事不可迟。亲族向前相泣语,百万骑中贼何处。

此贼胸前挂铜牌,此贼秣马在庭阶。诸君且勿劝我住,我当畏圣贤,不畏虎与豺。

皇天怜孝复怜勇,须臾贼死不旋踵。一贼既倒群贼惊,此儿何姓复何名。

自言身是赵庭举,吾奏上帝当歼汝,汝曹不孝复不忠。

朝廷恩泽二百六七十年中,何忍负之弯汝弓,况复孤人之子烹人翁。

骂毕投井井无水,七尺吾当全归耳。至今山西武乡人,百里负米养其亲。

不见前村赵孝子,聂政荆轲安足拟。

明堂再续周王礼,宣室能容贾谊狂。
亢世有人还谏草,清时怜汝独遐荒。
龙吟镇泽千峰雨,雁度偏桥八月霜。
去住天涯各何意,长星犹在太微傍。

啼柳白门鸦,怕听他、古岸斜阳马首。转怅故人疏,凭谁话、榆影柴门非旧。

身将隐矣,近来不醉旗亭酒。唤起阶前猿鹤问,还肯劝君留否。

平江小艇迎潮,怪离歌倚棹,催人故骤。准拟乱山隈,扶犁去、苦索力耕无耦。

东华驴背,软尘几许征衫袖。烟雨他时归,记取添我,画图携手。

浣花溪头花欲然,花叶参差俱可怜。锦衣乌帽来游客,笑系玉骝高树边。

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
莺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相看会取醉,宁知还路赊。

竹杖迎风影欲斜,芙蓉江上缀年华。惊看落叶填鑫井,喜□微霜入钓槎。

极目天南飞旅雁,关心蓟北动悲笳。韶光半百成何事,愁对东篱几树花。

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