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向朝廷上书没有得到答复,躬耕退隐却天时不顺没得到好收成。
朝廷的盛会自己不能参加,我也不愿到权贵的家门阿谀奉承。
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人的平安。
春天已经来了,姑且一同寄情山水,不必管它春风吹动杨柳。
如今世人只为自己着想,我对这种现象很不高兴,内心十分鄙视。
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自己想要的隐逸生活
岂肯一辈子就这样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注释
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这里用来表示向皇帝上书。不报: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书不报。”
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不登:歉收。登:丰收,收成好。
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遇”也。
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
春风动杨柳:指引起家中妻子的思念。语出《子夜春歌》。
说(yuè):同“悦”。
济人:救助别人。
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徒尔:仅能如此。

鉴赏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

  诗共十二句。开头四句,紧扣“不遇”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的情形。北阙,指朝廷。首句是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意思是说自己退隐躬耕,因为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宠礼》),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五侯,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此处泛指权贵。第四句意思是:阿谀奉承权贵,可以获得利禄,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这样做,只能沉沦困顿。

  接着的四句,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河朔,。茂陵,。主人公落魄以后,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还是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流连赏玩吧。即使春天已经来到人间,和风吹拂,杨柳依依,最能惹起人的旅思,也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却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主人公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

  这首诗每四句一转韵,诗意亦随之而转换,是七古体裁中典型的“初唐体”,说明了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初唐的影响很深。但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则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前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五年(726或727年)诗人被贬济州到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拜右拾遗期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这一时期的生活情况和人生追求

赏析二

  此诗开头四句,紧扣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怀才不遇的情形。首句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说自己退隐躬耕,却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宠礼》),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最后一句运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表达自己即使沉沦困顿,也不阿谀奉承。前四句,诗人用典,形象地点明了自己“不遇”的主题。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落魄后的诗人,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却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尽管心中牵挂,却因为无法回乡,只能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排遣忧思。尽管春日穆穆,杨柳依依,总在不经意间引人乡愁,却只能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诗人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这四句的转韵,诗意亦随之转换。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静坐已十日,聊复资一浴。我发不满梳,安得别置沐。

浴暖连头浇,快哉如出谷。我生本离垢,妄念即桎梏。

外物强扶持,何异雨中竹。亦不无雨愧,亦不有雨足。

森森自然往,无荣亦无辱。振衣步空庭,又见黄粱熟。

进退葵何从,晨羞讵宜缓。叩齿感苋史,虚心岂鱼贯。

乃知抱关者,俯首固非懦。烈日下严霜,杯水沃炽炭。

物理自回旋,何方即吾馆。年来老顿逼,四月未觉煖。

勉力更无念,已矣见此粲。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
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
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
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锦鞯金铎舞倾杯,驿路相传换马台。零落黄尘鼙鼓歇,秪从图画识龙媒。

波面参差万萼红,直忧绛蜡日边融。
却应绝艳无仙骨,何事清香属钓童。
绿芰间成新样锦,画船撑动乱霞丛。
便能移植金堤畔,早恨曾淹浊水中。
一等生成劳化匠,独教荣落对熏风。
逢时得地俱难偶,古来贤才与尔同。

红闺赋茗,是十三十四,小样鱼鳞拜亲赐。配温家玉镜,一股珑璁,花烛下、曾记上头新试。

伤心鸾影只,东阁官梅,折脚犹闻课儿字。蓬鬓又秋霜,却月梁除,忽追话,髫年旧事。

肯留證它时、坠钗洲,先化燕飞回,触人吟思。

百花巷。乍小队、花神来降。看面似芙蓉眉似柳,点素额、檐梅初放。

莲袜榴裙花下舞,桃叶渡、采菱新唱。湘帘捲、兰香暗度,风动罗衣微飏。

惆怅。分明仙乐,大罗天上。听赵瑟秦筝吴苑曲,妒杀粉君脂相。

自笑周郎愁眇眇,好央及、灯花剔亮。怕飞逐彩云,牢系鸾凤,重重绡帐。

赛起祠丛。木棉花发野椒红。记得丁郎山下路。敲铜鼓。

九孔红螺扇遮舞。

授邑曲梁泽,君行笑割鸡。地雄漳水北,城倚太行西。

赵璧衔山出,燕驹向月嘶。戴星秋省稼,禦雪夜装绨。

百廪黄金堰,千家白马堤。分符仍重寄,塌羽未卑栖。

才子怜徐干,诗名似万齐。恩偏移内甸,游不号愚溪。

酒送双蓝尾,书成几赫蹄。陆沉犹有客,相忆在铜闺。

嫩柳梢头挂一分,玉痕松浅绿烟轻。空里流霜荡漾,逼天清。

瘦影徘徊还似梦,朦胧雪鬓未惺惺。却恼人间菱镜,太分明。

衰翁同岁喜相收,同病同心同白头。委吏除官俱逆旅,瘴烟香草等荒州。

六千里外抛机略,二十年来谨校雠。工拙是非无会处,下陂红日若为留。

长安秋雨过,堤柳带风霜。桐水辞家近,湘云入梦长。

古台双钓石,新檄旧甘棠。山郡供输少,催科拙不妨。

轻阴江上千峰秀,小雨墙边百草生。
惟有春禽慰孤客,晓啼浑似故园声。
警七曜。
诏八神。
排阊阖。
渡天津。

素衣苍狗不成妍。何意妒蝉娟。不知高处难掩,终自十分圆。

涵万象,独当天。照无边。乾坤呈露,何况人间,大地山川。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欲雨复不雨,云气郁寒阴。飕飕远风起,飘散吹平林。

阳乌敛飞焰,高隐层霄岑。韬光黜外视,而无尘埃侵。

自然得所养,沐浴江海浔。此时如水镜,罔象堪幽寻。

几日蘼芜径尽荒,萧条画出野人庄。绿波空想江南影,青冢先迎塞上凉。

千里相思愁细雨,六朝遗恨付斜阳。篱边水曲都如此,何况西风木叶狂。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更须拨转上头关,十方世界黑似漆。

昨闻江上靖烽烟,今岁重阳胜往年。独酌酩酊聊自慰,醉眠踯躅故山巅。

美报崇本,严恭展事。受露疏坛,承风启地。
絜粢登俎,醇牺入馈。介福远流,群生毕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