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

宠服当年盛,芳魂此地穷。剑飞龙匣在,人去鹊巢空。
簟怆孤生竹,琴哀半死桐。唯当青史上,千载仰嫔风。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勇退湖山地,心期白傅论。
仙风占苍岭,乐土并桃源。
壮节传交旧,儒科付子孙。
修龄才八十,殄瘁只声吞。
糊涂不成书,把笔意甚喜。
举头见爷笑,持付三四纸。

自古思贤杰,因时各长消。孤生情易感,偶合兴尝饶。

老我依经肆,逢公驻使轺。一从扪虱话,屡叹阿龙超。

九牧分潜霍,三江带射洮。忧劳中野瘠,甄铸在城佻。

移转天书重,周流水国遥。紫闱迟觐履,白旐促归镳。

士尚崇三肄,民怀奉六条。纵非情合契,应惜韵孤标。

昨岁舟同载,秋林叶始凋。登临云漠漠,唱咏水迢迢。

山势蟠吴越,天风送汐潮。援豪昔贤墓,解带野僧寮。

文字钞榛碣,泉源酌木瓢。乾坤孤过客,今古一终朝。

北阙求衣切,西垂擐甲敹。殷忧分圣代,得佐岂虚朝。

未竟铭钟鼎,徒思茇琫瑶。龙髯云去路,鹤语雪寒宵。

秦杵俄停相,虞廷正罢韶。沧洲波浩浩,空宇气寥寥。

六代烟霞郭,三春士女桡。神徕灵雨冷,迹在绿芜繇。

车斗容凡物,堂阶切久要。敢云当虎视,深辱好虫雕。

江月今弦魄,吴帆举过?。出迎周士披,哀和楚巫箫。

贻厥为箕近,恩斯作室翘。故人留白首,贤子尚青霄。

尽此平生痛,从今道路辽。陈诗动冥漠,帷帐飒风飙。

隔岸溪分野色齐,渚烟汀草望还迷。深山似有幽人宅,不是湖东是瀼西。

雨过花梢些子湿,晓来窗下霎时寒。
江乡此际春犹靳,长是疏梅带雪看。
一宿招提又裹粮,寸心孤影自匆忙。
客从瘴岭暑边过,兰在幽林深处香。
动静於人曾两意,升沈如梦亦都忘。
但悲垂老恩无报,泪眼瞻依日月光。

言极公忠器业清,死犹勤恳荐时英。贤哉度己推姚相,不幸幡成伴食名。

江山如画,茅檐低厦,妇蚕缫婢织红奴耕稼。务桑麻,捕鱼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休羡他。亡,休羡他。

枝头梅子半傅黄,门巷阴阴午景长。为语儿童休报事,乃翁方且作诗忙。

蛾黄淡扫,轻添螺黛,雨湿海棠娇。知侬别后,香奁用尽,小晕露红潮。

双眉斗尽青山小,和恨不成描。待侬归后,何郎馀粉,着意代卿消。

蓟门霜落后,万木正凋残。软土一吹面,西风时整冠。

羁人多惜暮,旅雁独惊寒。谁向尘寰外,云山指点看。

西旅贡神獒,召公力阻之。远方献名马,汉文乃深辞。

陇西产鹦鹉,广南生荔枝。巨象致南粤,狮子走西陲。

翠禽尽输羽,猛兽皆脱皮。白玉罄山谷,黄金空泽陂。

纷纷争献纳,扰扰欲何为。愿言贡贤俊,为国扶雍熙。

桓公遇宁戚,饭牛中夜起。赐之以衣冠,一说境内理。

再说为天下,桓公以师事。卫与齐不远,安用疑客子。

不患有小恶,所患亡大美。且人固难全,用长当若此。

一缄远寄楚狂生,上有钱塘太守名。堆案几时疑是梦,焚香三读见高情。

五湖风月曾宾主,四海交游总弟兄。少待西风渐凉后,六桥荒藓尚堪行。

禁兵环素帟,宫女哭寒云。
(《哀挽》第三首,止存二句。见《联珠集叙》)。

十年浪迹事俱非,会向烟霞洞壑归。瓢笠不辞行路涩,琴书长与故人违。

鹿门妻子皈空尽,阳羡田庐举手挥。此去东林胜犹在,白莲依旧赏心稀。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万籁收声兮万象自闲,秋水吞空兮秋天一色。
人人有个生缘,从来罪大弥天。
不是牵犁拽把,便须鼎镬油煎。
小人名山访古归,雪云不争听招麾。
琼瑶千嶂插空阔,珠璧一诗争崛奇。
兴逸聊兹游赤石,民安何待花潢池。
妓围如画心如水,有鬒发从渠映玉碑。

嘐嘐妄议古之人,岁月蹉跎忽到今。一息尚存应有事,莫将夭寿贰吾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