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劝勉友人出世的曲子。全曲以两种植物起兴,劝人忘却忧愁,常含笑口。作者因为要把“忘忧”和“含笑”当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只有在摆脱了名利之后才能达到,所以才写忘忧草、含笑花,以表示不为忧愁所扰,含笑人生的情怀,而用别的花、草不能配合词曲的主旨。而要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烦恼,宜及早挂冠,即辞官。作者在这里间着一个“宜”字,意谓抛弃功名、脱离官场宜早不宜迟。
接着,曲子以一个鼎足对,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及三个历史人物:善辩的陆贾、多谋的子牙、充满豪气的张华。这是为了表明人才无用武之地,不如早日归隐。按“庆东原”调式四五六句都是四字句,故一连排比三次的“那里也”是衬字。这三处衬字极为有用,它们拉长了叹息的语调,加重了叹息的语气,大有“言之不足则嗟叹之”的意味。
在对天连连发问长叹之后,曲子以“言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作结。言古之是非曲直,都成了渔父樵夫们一夜闲话的资料。白朴这里继承了唐宋词中常用渔樵闲话来感慨兴亡这一做法,同时也回答了前文“那里也”的三个自问:若一定要追踪的话,可以发现,陆贾、子牙、张华们并非荡然无存,他们还“活”在渔樵们的饭后谈资之中。这就是那些历史人物仅存的价值。其言外之意是他们本无甚价值可言,他们的辨别是非之心、经世济民之业只不过给后人添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这首曲子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作者把许多的历史人物拿出来作为论点的佐证,用这些论据论证了自己在词曲中的观点。这种多处用典的方式增加了作者劝勉友人辞官的说服力,同时也悠然闲适的人生志趣表现得活灵活现,语淡而味浓,此曲的一种超脱旷达的心境也随之跃然纸上。
道病犹疑谑,那知毕竟非。命轻殉粉黛,形老惫甘肥。
事业凭唇立,家园信手挥。分身冲酒阵,一笑解愁围。
黑白人人是,恩仇面面辉。牢笼心入窍,轻巧语当机。
望节朝团社,闻歌夜款扉。乍来乾鹊喜,忽去饱鹰飞。
六月绫纹裤,三冬葛缕衣。预愁酤少值,不畏室啼饥。
面古堪描画,耳顽耐刺讥。甑中无糁粒,袖里有珠玑。
世法猿愁槛,欢场马脱鞿。醉犹喧夜月,死不待朝曦。
破屋遮遗荐,寒蒿倚素帏。一城俄冷落,四众半歔欷。
在在盘飧减,门门笑语稀。襟怀诗客尽,气运酒家微。
貌熟人频梦,名轻鬼不威。鸳亡魂宛娈,蝶死蜕芳菲。
猫胜西邻叟,黄金带不归。
湖南湖北春气鲜,渚鸥沙鹭何翩翩。梅花千嶂暮不落,芳草双江寒可怜。
汉使近持金马节,楚渔难别洞庭船。醉来偃蹇三湘里,更是何人白雪篇。
兰窗纱黏杏子。蝶信梅梢里。一曲青娥瘦,床前银月初起。
霞晕红绵洗。沉檀屑。衬暖飞琼指。
绣针坠。花烟欲动,撩人几许风味。江南碧草,画出卷帘情事。
华烛金樽漫徙倚,无数。闲愁如此春水。
世及乘朱轮,赏延端章甫。稍曾事贵游,爰居听钟鼓。
登山莫采连城玉,云卿有子万事足。入海莫探明月珠,云卿有子知读书。
五男二女古亦探,卿家得之如得宝。大者筋力强,幼者颜色好。
问之何能得如是,周郎家有长生草。云卿食禄今八千,探囊谢医无一钱。
此文可比柳州传,报以远大非空言。
东风转瞩又东皋,久赋将芜力未薅。古木阴深巢燕弱,荒陂水浅怒蛙豪。
儿痴方拟半栽秫,身隐尚嫌全种桃。何许蕨薇君欲采,饥眠堪羡华山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