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伤怀之作。首联点题,并慨叹只能独游,无人相伴,即和结句“岑寂”相应。是此诗表现的主旨,可谓此诗诗眼
以下三联均是表现诗人生活的孤独岑寂。颔联写每日里只能像柳恽那样苦吟诗歌,又像杨朱那样伤心流泪因傍徨无路而担心犯愁,写出生活的凄苦。解释这两句,历代注家所论,似均欠当。冯浩曰:“柳仲郢父子皆工诗文,而杨本胜贤而文,恳索其所作四六。此其藉欤?”如此释诗,可说是所有李商隐诗的注释者所犯的通病,殊不足取。由于李商隐之诗,每多朦胧隐晦,注家们遂不免疑神疑鬼了见有“柳”字,就疑是柳仲郢,见有“杨”字,就疑是指杨本胜。理解这两句,首先必须详细体会第二句,“谁堪共酒壶”中的“谁堪”二字,这两句即紧承第二句,落实“谁堪”二字。因此,这两句内在含义即是:有人比得上柳恽的文采,但我却怕他苦吟;有人比得上杨朱的见识,但我却又怕他过于多泪。
颈联写只能与野鹤寒松为友,也是突出生活的孤独,从中也看出诗人对周围世俗的烦厌,诗人认为这西溪郊外的野鹤寒松远甚过那些世俗,才是自己的知己,见出诗人的孤高品性。尾联是诗人自我排解,远在天涯,人越来越“常病意”,在这样的时候,感到岑寂孤独远甚过烦嚣欢娱。关于尾联,历代往释家大抵偏于“病”字。如何焯曰:“第三句,因病废诗。”屈复曰:“天涯病客,以岑寂为佳耳。”对于本诗第七句,有必要分析这五个字的节奏:
其一、如果将商隐看成有病,应读为“天涯多病——意”。且不要说唐人诗中极少上四下一格的句式,即使有,也不宜用在此句。因为如果变为上四下一格,则“意”字放在此句,简直毫无作用。
其二、如果将这一句看成有病或多病,则与第二句“谁堪共酒壶”,委实大相矛盾。唐人诗中,凡说及有病,多提戒酒,绝不可能提到无人陪伴饮酒。
其三、如果将这一句看成是多病,则多病正宜于“岑寂”,亦不可能有“欢娱”之事,是则第八句简直是画蛇添足,毫无意义。
其四、如果将这一句看成是多病,则第一句“近郭西溪好”,也就毫无着落了。一个多病之人,还能出游郊外,还能欣赏西溪的景色,也是很难置信的。
基于上述理由,此句中的“病”字不应释为名词,而应释为形容词,将“病意”二字连读,如此,则全诗脉络皆可贯通了。
松根络断崖,石脚泫细泉。书堂何代育,故物尚依然。
右丞今摩诘,尚友千载前。神交梦仙舟,地胜真辋川。
散策尘外躅,脱屣区中缘。杯尊酌花鸟,一醉藉草眠。
王子乔,变化白鹤长逍遥。变化白鹤长逍遥,下游来,王子乔。
璠玉为衣砂为冠,垂玄裳。朝谒紫清轩辕大道皇。
谁者介,广成老公授尔浮丘之伯,令尔吹笙复鼓簧。
下视尘界三千霜,今上圣灵发百祥。安期之鹿离哉双,胡弗至止相翱翔。
侑以紫芝荐琼浆,柏梁之臣前奏章,今上圣灵永无疆。
离披短翮角殷璘,唶欲报帝还靡因。
踏烟冲雾不知寒,绕遍山厓复水干。峰拥夕阳遥驻马,石悬高洞仰凭阑。
疏钟隔涧深堪听,老菊垂花素可餐。传语北台三节使,拟拚明日尽馀欢。
维白金有章,维国之光。九鼎既峙,翕元化以张。大治范金,吐景耀铓。
蟠螭细龟,鸾翥凤翔。官臣实司之,植我皇纲。孰亟且藏,启发祯祥。
操絜系政柄,繄德是将。符节允合,人文昌荡。攘凶顽,时乃康。
与国咸休,万年膺天庆。
积善悬知庆有馀,芝兰衮衮秀阶除。紫阳一滴泉源远,早聘名儒授四书。
晓出城西门,荡漾官河艇。朝光散晴旭,露气拥高迥。
潮上洲渚没,棹发六飞骋。前岑献奇状,心目快引领。
青山如故人,登陟在俄顷。嗟哉二三子,怜我足力逞。
舍舟入苍翠,一径林木静。阴藓护危栈,古藤落眢井。
映带列桧杉,青黄熟梅杏。古师安禅处,神物伏精猛。
山灵诡异工,幻迹一扫屏。孤塔灰劫馀,傲兀立峰顶。
后岩古华藏,稍复毗卢境。泛观盛衰际,何物得脩永。
道人出迎客,一笑具羞茗。清谈竟终日,毛骨洒然冷。
群鸟亦知还,微阳下西岭。遄归弗成寐,张灯酌楠瘿。
急雨何方来,清声杂蛙黾。鄙言讵成章,聊假管城颖。
绕树游丝,入帘香雪。东风薄幸催春别。欲描衣风并头花。
生憎花底双栖蝶。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朦胧一片凄凉月。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
老人峰下铁桥边,曾有仙人旧置田。庄号梅花亦清趣,不妨身作老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