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堂弟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堂弟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由于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而从深层次来看,此联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事迹。而在树旁歇息,不过是色身而已。那么,离别之事不须看得太重。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是贾诗本色。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确可称为“平淡”。“独行”二句虽不一定“三年得”,但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却极为真切。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罗浮泉石皆奇绝,到处看山瀑溅衣。石气化云云化水,青天白日玉龙飞。
钟山云冷骚坛寂,亭台废兴谁主。地拓清凉,天开画稿,点缀夕阳蔬圃。
啼猿学语。说往昔莺花,了无寻处。粉本重摹,个中幽径孰来去。
秋风回首旧梦,雅游裙屐集,丝竹曾谱。茂苑花阑,秦淮水咽,太息芜城同赋。
经年战鼓。间甚日陂塘,再盟鸥鹭。写入吟笺,望江南调苦。
钱唐江中涛似雪,钱唐湖头好花月。钱唐女儿苏小小,艳质清歌两奇绝。
纱窗梦回春己儿,黄梅雨润越罗衾。䰀?结偏倦梳掠,袖携檀板愁萦心。
冶容诲淫古所鄙,千载尚犹传画史。却忆当年桓少君,鹿车共挽归乡里。
泊舟夜宿城南驿,借得幽房胜鹤笼。急雨响倾千涧水,薄寒声透四檐风。
偶怀握手诗人面,想像联镳御史骢。千里相思肠欲断,中堂灯影看摇红。
硾光闇脱由拳纸,小字凋残丁子尾。尖豪破墨凋破水,元是孤臣泪铅泚。
昔为王者九畹香,今扫僧残一锥矣。图中两花间九叶,左方长短参差七。
六陵云黯一星移,白雁声催北风急。右方二叶短复短,心在零丁海洋畔。
可知正统远仍存,块肉犹延丙丁算。国香零落天之涯,国殇毅魄怀王知。
南翁傥有南公语,本穴嗟当木坏时。呕血总为天水碧,啼魂常抱冻青枝。
当门翻恨无摧折,祭鬼何妨入炼持。遗事郑陈韩各写,精爽何分在朝墅。
刳心史已瘗承天,代舞灵应依亳社。沧桑几度红羊换,长卷珍留清閟玩。
题诗原是太平年,黄閤紫枢眉寿愿。十年我辈草间存,一老凋遗箕尾远。
酒阑坐客重披看,若有人兮泪如霰。呜呼舜禹之事盗蹠章,昔为狄灭今梁亡。
西州华屋渺龙荒,马策余泪秋淋浪。我无桥亭之砚端筴知阴阳,亦无西台竹如意。
朱鸟有噣空彷徨,《春秋》凋作《骚》凋光。萧艾变化兰无芳,提笔掷笔歌慨慷。
人间谁要埋忧地,一往牢愁天上寄。
清光如此,问天涯今夜,离人几个。珍重良宵迟不寐,借说添香夜课。
玉宇高寒,银河寂寞,旧曲商量和。明宵有梦,只应各自孤作。
只道万叠云山,眼光穿透,遥见人清坐。便欲将身同化蝶,和暖和香而卧。
画舫烟迷,琼楼浪隔,孤影风摇破。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