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船顺流而下朝广陵驶去,明月照亮了征虏亭。
远望山花如娇艳似绣颊,江上万家灯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注释
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郊。
广陵:郡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绣颊(jiá):涂过胭脂的女子面颊,色如锦绣,因称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一说绣颊疑为批颊,即戴胜鸟。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
江火:江上的渔火。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红“。刘本注云:江,今本作红,江字为胜。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赏析

  诗人运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诗中形象地描绘了从征虏亭(在今南京)到广陵(今扬州)一带的江中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出游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如话,意境如画,对客观景物神态的描绘逼真传神,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两句写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第三句:“山花如绣颊。”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称“绣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这句诗是说,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江火似流萤。”意思是说,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全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作者选取江船、明月、古亭、山花、江火这些景物,把征虏亭一带的夜色描绘得既妩媚动人又生机勃勃。夜色,在一般诗人的笔下多是宁静的,呈现出倦倦睡意的,但在李白的笔下却是生动的,精神十足的。他用少女的风姿来比喻岸边的山花,一下子给江岸增添了无限的生气与活力。夜晚江船的渔火本来是静止的,但是作者却从自己行船的感受角度去写,把静止的渔火写成动态的,使江面的景象活泼起来,飞动起来。作品中的景观,归根到底,是作者性格的反映,这首小诗使我们感受到李白那种飞扬跃动的性格特征。

创作背景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即兴写下此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淮光抱城去,山翠落樽前。
鲁叟欲浮海,楚人休问天。
野云将拂幔,水鸟不惊船。
历览谁能赋,今闻太守贤。
翠楼十二阑干曲。雨痕新染蒲桃绿。时节又黄昏。东风深闭门。
玉箫吹未彻。窗影梅花月。无语只低眉。闲拈双荔枝。
纪南南望水城宽,水色天光混一般。
大抵江乡足诗景,咏吟如把画图看。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蘖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土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寒树无柔柯,秋草有劲叶。原空鹘孤骞,山晚云万叠。

登高得平旷,人马皆意惬。思挽角胎弓,相从雁门猎。

秦淮冬尽不堪观,桃叶官舟阁浅滩。
一夜渡头春水到,家家重漆赤栏干。

煮茗鸦窥井,哦诗蝶过垣。笋高垂箨瘦,梅落坠枝繁。

白昼重闱静,新晴远市喧。境缘看渐熟,吾亦欲忘言。

赤鸟宝女眩新妆,九酘霞浆肯见觞。
但听琵琶喧啄木,谁知捍拨是龙香。

叹平生,景光奔走万遄。得名牵。休空劳攘,不须频苦孜煎。

这荣耀、趁时显现,似风烛不勿牢坚。走玉常催,飞金每促,更兼愁恼紧缠绵。

睹浮世、推来暂处,四序换流年。齐捐舍、争如善根,结取良缘。

慧刀开、劈回猛烈,智锋举、刺转英贤。自家声、能调雅趣,旧奇韵、堪应斯弦。

认取元初,搜寻本有,幽微密妙总投玄。得归一、长春景致,还也任如然。

无来去、蓬莱岛中,做个神仙。

大翁出去。随家店住。且只似昔年,混俗庞许。食肉爱生灵,饮酒休乱做。肯忘贪,闲论今古。仙家乐处。逍遥云路。隐世外修性,金乌随兔。行就访蓬山,功了离尘所。蜕凡形,礼丹阳父。

幽人卧春晓,四山云气迷。闭门□□□,叫杀护林鸡。

三年锦里挹清尘,燕市行歌重怆神。客路惊看玄鬓改,离亭忍对绿尊频。

雄飞合在青云上,小隐聊分绛帐春。洺水阴山多啸咏,新篇应及倦游人。

青天上有无根日,驰光暂明还复黑。
昼夜相催老却人,忽忽吾言四十七。
偶看旧镜镜为羞,昔髭未生今白头。
朱颜丹药已难觅,青史功名行且休。
岁岁年年待富贵,富贵不来老还至。
老既至兮百事非,病妻对之怨且詈。
妻年比我虽稍卑,近亦摧颓如我衰。
一生仳离殕居半,此世欢娱能几时。
纵多子女知何益,北邙冢墓无人识。
古往今来共如此,我亦胡为空叹息。
人生满百世岂多,尊中有酒且高歌。
有酒不歌奈老何!

老雨胸中画一幅,南海以南北岳北。平生嗜画以眈游,须鬓将无笔头黑。

三晋云山落吾手,盘礴惟酣王黑酒。西园死后竟无人,耳鉴徒多寒具友。

友中马盛最称神,并有屠朱华孟陈。十年一别半生死,砚前不见西山春。

扬州张镠奚毕替,云间复园万李契。张黄吕谢岭南豪,杨戴金袁游客最。

更从方外得三人,吏隐中间亦逢四。其余画友尚纷纷,屈指寰中难悉记。

群公大半诗酒星,不断青山屐底青。手涂脚蹴尽生气,不比俗工徒绘形。

形神之间判今古,慧悟从心不能语。天机急电失难追,王宰空劳李徒苦。

君虽读书少游历,万卷安能从笔出。到眼云烟且静看,师人不若能师物。

金奁玉轴悉尘腐,各有灵台一方血。文章如面不须同,同便非吾万事一。

君今学画先学痴,痴是专心别无说。虎头子久工痴人,何事不痴能得绝。

君痴但取娱情休,袜材龌龊金带羞。不朽休凭数张纸,男儿自可致千秋。

眉山老仙丹丘生,三日不出风雨惊。玉文深沈发奇秘,天藻动荡流芳英。

锦鳞行酒白昼静,金鸭焚香长夜清。秋深病久不得住,抚卷怅望难为情。

吴绡一幅苦无多,中涵大华及黄河。
偶然乘风山下坐,紫烟翠霭坐中过。

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

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

不语仍孤立,何人知此情。
春禽鸣别树,夜雨入空城。
望远魂堪断,思閒梦亦清。
曾陪游岳寺,绕竹共题名。

层楼面面水云孤,南纪风烟列画图。铁锁金绳淹岁月,朱扉碧瓦映江湖。

词人彩笔分忧乐,羽客灵踪漫有无。十二曲栏堪徙倚,冷然真讶访仙都。

言寻黄绮约,小筑近山尖。揽翠云添色,云凉日解严。

松声归枕角,梧影落书笺。性癖耽幽寂,僧来亦可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