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
磊磊苍松姿,翁为何世人。天风石床梦,历劫一欠伸。
弃官非为高,绝粮不知贫。见人无过差,谐俗无缁磷。
纯天绝机事,老辈谁等伦。精诚屈骚通,茹吐垂天垠。
高风遗世间,使我伤千春。
苍莽波涛岭海行,月华正照越王城。谊隆古道尊徐稚,才幸同时得马卿。
觌面转忘言款曲,痴心欲丐技馀赢。祗嫌嘉会无多日,容易歌闻折柳声。
频年望西山,不踏西山路。冠者五六人,今始纵余步。
野径自盘纡,绀宇半新故。云深鸟数啼,树密凉先吐。
榕根络断崖,石栏曲折布。俯视百千家,何门有走兔。
谁谓清泠场,未足展怀素。落景混孤钟,携手各相顾。
筵罢咏而归,馀音似曲度。
红熟樱桃,青舒蕉叶,几回空盼归船。飞絮飞花,送春又是今年。
云天凝望情何限,倚东风、消瘦谁怜。遍天涯,草色依依,青接寒烟。
锦鳞卅六愁难寄,怅云迷湖树,路隔晴川。弹泪清波,随潮流到伊边。
疏灯摇晕纱窗冷,忆前宵、听雨难眠。问此时、回首家乡,那更闻鹃。
古人重忧勤,忧勤皆寿考。今人贪欢娱,欢娱多折夭。
延陵有封翁,齿德为国宝。年逾洛水英,貌比商山皓。
诗书课子孙,田园足蔬稻。福寿有如斯,梓桑都压倒。
谁知驹犊年,驰驱无暮蚤。迨乎烟尘生,栩棘集羽鸨。
施舍及存亡,诚求还赤保。抱此饥溺心,乡闾忘旱涝。
天道每好还,报施争迟早。燕山窦禹钧,阴德回苍昊。
磨鍊出精神,胜食安期枣。从古晚晴佳,夕阳无限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