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注释
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寂历:寂寞、冷落。
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犹:仍然。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湿:浸湿。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一尘不染、安静祥和的夜景便呈现在眼前,诗人想起自身屡遭贬谪,官场黑暗的现状,心绪十分复杂,便写下了这首诗。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猜你喜欢
迷藏九曲属樵耕,野草闲花故有情。
废苑春风遽如许,隔江山色可怜生。
新声度曲复谁道,古井酌泉聊独清。
杜紫微灵定相笑,青楼薄幸不知名。
西北有高楼,窈窱入空碧。
徙倚遍栏干,杨花满行迹。
不见行人归,但有杨花白。
披襟向春风,为我传消息。
春风不见知,此意无人识。
秋来望月如水犀,忽有香风鼻观吹。
遍寻不得见花面,若得见花敢轻贱。
徐徐步转墙角来,草色芊芊一径开。
俨然嘉树奠南服,环佩锵锵万圭绿。
阳艳多情不敢媒,平生偶与西风熟。
皇天清则土方真,耿耿谁如受命独。
三闾愁兮洞庭波,辛荪兰芷方并蓄。
只有淮南扫隐句,攀缘千古资膏馥。
希夷雅好异於是,万斛清香金一粟。
曜灵西征易侵寻,绿鬓朱颜不待人。
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
吟花弄叶何时足,年少须臾成老宿。
一根生意贵栽培,力到自然文郁郁。
君不见岩花独步秋叶中,穿天出月莫敢相过从。

虚堂一幅接䍦巾,竹树森疏夏令新。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枕簟北窗宁有厌,小山终日对嶙峋。

春院绣帘垂__,一天风月横陈。慈亲初度纪嘉名。每从歌舞地,犹记杰魁人。
大句度随乌鹊至,恍如前岁逢春。只祈岁岁及兹辰。天风吹宝唾,华彩动文星。

忽洒龙漦翳太阴,臣夭主窳到于今。风轮壤动天难补,磐石无人陆竟沈。

揖盗开门终自误,虐臣衅鼓果何心。当时变政翻新案,早使尤臣泪满襟。

无奈閒情着物欢,更愁花草便阑珊。
夭红嫩翠宜灯烛,放散笙歌静里看。

米田将北辕,元祚日以衰。豺虎忽遘患,江淮遂纷披。

伟哉青阳公,毅然振蕃维。孤城扼勍敌,白日蔽旌麾。

小大数百战,征袍血淋漓。岂论天道还,矢死志靡移。

援绝城亦陷,长号赴清漪。妻子及宾客,矢心相追随。

亦有帐下士,陨首甘如饴。忆昔勤武备,犹能事文词。

辕门罢攻守,朝夕谈书诗。遂使忠义心,不以丧乱移。

江水呜咽流,幽魂渺何之。至今舒州城,独有忠节祠。

夜雨晓方歇,薄雾随征车。
乔松二十里,翠微三五家。
双燕教群雏,一牛驮两鸦。
故人不可见,回首天之涯。

塞外高松青百尺,凄风吹雨半天声。共经万死知生重,却羡孤身似叶轻。

东海只今馀大老,西山不愧是难兄。予生匪远寒逾甚,白雪同歌岁岁情。

败坏多年笤帚桩,等闲拈起定宗纲。这些标格天然别,不比诸方孟八郎。

片片落花飞,随风去不归。
如何临欲别,不得傍君衣。

襄汉扬波日,江湖避地时。行行随老母,处处礼名师。

云水元无住,风尘信所之。睦州勤奉养,江革备艰危。

掌钥钟山下,传灯鄂渚湄。剩翻龙藏典,几咏《鹤楼》诗。

深慨丛林废,真成一木支。铜仙频阅世,铁佛重开基。

法几雕文具,灵幡刺綵丝。云钟晨缥缈,月殿夜参差。

已悟无生法,还兴罔极悲。他乡流徙远,先垄奉迁迟。

澒洞今方息,旋归故可期。望云双泪泻,计日寸心驰。

官柳催飞锡,昙花侑奠仪。既明埋玉理,岂是系珠痴。

定应眠牛兆,毋生触鹿疑。春晖怜旧线,秋露荐新祠。

生死俱无憾,诸方起孝思。

徐郎既吴越,王子又瓯闽。孰与还仍往,惟馀病与贫。

尚寒花有信,欲尽雨催春。子去宁关抱,余留独损神。

碧草萋迷接柳枝,匆匆良晤夕阳时。纤眉画就春山色,素纸裁成白雪诗。

风送花香沾去袂,鸟啼竹径冷残棋。归来静掩閒庭月,欲向清光寄所思。

金飔瑟瑟卷书帷,一种秋怀付与谁。醨啜便教嗤正则,尘飞无处障元规。

关心歧路游非壮,托业名山志已卑。何日间居酬夙好,呼童种秫妇烹葵。

惊听春禽闹处。曙窗一枕梦黄梁。小楼寒透郁金床。

凉么凉。凉么凉。

绿阴寒食晚,犹自满空园。雨歇芳菲白,蜂稀寂寞繁。

一枝横野路,数树出江村。怅望频回首,何人共酒尊。

长忆钱塘江上望,酒楼人散雨千丝。
心交别我西京去,愁满春魂不易醒。
从此无人访穷病,马蹄车辙草青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