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因久吹乐器而使夜晚变得寒冷。纤细如玉的手指来回拨弄,丝竹便演奏出新制的乐曲。目光暗暗注视,眼睛里充满着情意。
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欢女爱,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但是欢宴结束后,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此词《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选》中有题作“宫词”。
铜簧:乐器中的薄叶,用铜片制成,吹乐器时能够发出声响。韵脆:指吹奏出来的声音清越响亮。锵寒竹:竹制管乐器发出的锵然的声音。竹,指笛、箫、笙一类的乐器。锵,指乐器发出锵然的声响。寒竹,指箫笛乐器因久吹而含润变凉。
新声:指新制的乐曲或新颖美妙的声音。晋代陶潜《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中有句:“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移纤玉;指白嫩纤细的手指在管弦乐器上移动弹奏。纤玉,比喻美女纤细洁白如玉的手指。
眼色:眼神,传情的目光。钩:同“勾”,招引。
秋波:《词林纪事》中作“娇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犹如秋水一样的清澈明亮。宋代苏轼《百步洪》中有诗句云:“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雨云:降雨的云,这里比喻男女之间的欢情作爱。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中。绣户:雕绘华美的庭户,这里指精美的居室。
来便:一作“未便”。此从《花间集补》、《全唐诗》、《词林万选》等本。便,立即。谐:谐和。衷素:内心的真情。素,通“愫”,本心、真情。
宴(yàn)罢:欢乐之后。宴,指欢乐、快乐。
魂迷:吕本二主词、吴主二王词、侯本二主词、《花间集补》、《词林万选》、《历代诗余》、《全唐诗》、《词林纪事》本中均为“梦迷”。此从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本。春梦:吕本二主词中作“春雨”,注中为:“‘雨’一作‘睡’。《全唐诗》、《词林万选》、《历代诗余》、《词林纪事》、《花间集补》中均作“春睡”。此从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晨本二主词、萧本二主词、《花草粹编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位男子在宴席上对一位奏乐女子的钟情和迷恋,也可说是李煜前期帝王生活的又一实录。

  词的上片首先写乐声动听,“脆”“锵”等,都是比喻形容音乐的美妙,生动形象,显示出作者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对音乐有较强的鉴赏力。乐由人奏,作者先写乐声有赏乐的一层意思,但其视点主要的还是要落在奏乐的人身上。“纤玉”用手指的形容就明确写出了奏乐的人一定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乐美人更美,作者的心思已昭然若揭。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此句中的“新声”二字,指其用在这里是别有意寓。据马令《南唐书》中载,李煜曾得唐玄宗时大乐《霓裳羽衣》曲谱,由大周后“变易讹谬,颇去洼淫,繁手新声,清越可听”,这里的“新声”即是有特指的。另据《徐游传》中载:“昭惠后好音律,时出新声。”而陆游《南唐书·昭惠后传》中载,大周后“尝雪夜酣燕,举杯请后主起舞。后主曰:‘汝能创为新声则可矣。’后即命笺缀谱,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俄顷谱成,所谓《邀醉舞破》也。”分析起来,“新声慢奏”句中之“新声”虽与大周后之“新声”有关,但也并不一定即为同一“新声”,况且自全词看,两人“暗相钩”、“谐衷素”,却又“成空”至“魂迷”,如果是大周后,李煜当未必如此感伤。而且李煜向来“性骄侈,好声色”,故词中“慢奏移纤玉”者当是一个貌美而又通晓音乐的宫女。“眼色”二句,实写奏乐女子对作者的色诱神情,语言直白,表现大胆,使一个有着热烈情性的女子的动作情态明白地呈于读者眼前。有人从李煜的身份入手分析这是一位宫女献媚邀宠之举,从而体现出了作者本人的阴暗心理,有道理,但并不准确。李煜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有其空虚淫佚的一面,但也有真情率性的一面,因此宫中有女如此眉目传情,也不能就说李煜的心理邪恶淫荡。还是将其虚解为男女主人公感情相通,心许目成较妥。

  下片首句承上片情意相通后即绣户之中欢会,前面所铺垫而出的柔情蜜意至这里尽兴欢会,接着笔锋陡转,写宴会后情意转眼“成空”,从侧面说明了两人之间的相见恨晚、春光苦短的依恋心境。所以也才引出“魂迷”“春梦”之辞。“成空”实际上是指欢会后的内心空虚,但更多地应是不忍离别偏离别的怅惘。所以在作者的无限追想中,美人才能再入春梦。由此可见,与作者相恋的应是一个宫女,而不是大周后,所以作者才感到处处有限,不能尽欢,然后又相思不得,辗转成梦。

  全词写男女恋情,大胆直露,不拘礼制,形象生动,有轻有重。既有明白直叙的描写,又有委曲含蕴的深沉。虽然有些语句似乎不脱色情之嫌,但却仍有一种清丽明艳的风致,不失清雅,尤其在女子形象的描绘和男女情思的艺术表现上,都有着十分可贵的传神之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应是对宫中生活一个片段的实录。有人认为此词为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应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湓城古雄郡,横江千里驰。高树上迢递,峻堞绕欹危。
井邑烟火晚,郊原草树滋。洪流荡北阯,崇岭郁南圻。
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旱岁属荒歉,旧逋积如坻。
到郡方逾月,终朝理乱丝。宾朋未及宴,简牍已云疲。
昔贤播高风,得守愧无施。岂待干戈戢,且愿抚惸嫠。
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不知天地间,知者复是谁。
门前数枝路,路路车马鸣。名埃与利尘,千里万里行。
只见青山高,岂见青山平。朱门势峨峨,冠盖何光明。
黄鸟在花里,青蝉夺其声。尔生非金玉,岂常贵复贞。
寄言之子心,可以归无形。
庭中嘉树发华滋,可要螳螂共此时。
翼薄乍舒宫女鬓,蜕轻全解羽人尸。
风来玉女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
日永声长兼夜思,肯容潘岳到秋悲。
楼压重城万井低,星从天阙下分辉。
伤心风月诗应瘦,满眼桑麻春又肥。
山到东南皆屹立,水流西北竟同归。
倚阑莫问齐梁事,断石凄凉卧落晖。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驱车轹草越败墙,高柳万数馀两行。同来十客吊荒圃,自昔几辈升此堂。

相公退直紫微省,词客尽会平泉庄。外张绿云作帷幕,中吹白雪调竽簧。

尚馀杗桷挂蛛网,已无户牖开蜂房。脱辐当门妇尘席,举案置地斟虚觞。

平生眩视鲁郊飨,日思埋迹蚁邱浆。治世群才美可用,放言吾志嘻其荒。

已知尧桀未须辨,焉明凡楚今谁亡。默对荒陂夕阳尽,独忆秋风江水长。

仆夫促驾各归去,回首陈迹烟苍苍。

吴门月落洞庭孤,何处扁舟钓五湖。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

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
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
漫垂云气孤村雨,时聒乡心几树蝉。
不及阮宣随处醉,兴来即解杖头钱。

归鸿不失洞庭群,樽酒天涯此别君。残岁冰霜仍道路,早春书剑又河汾。

驿亭驻马冰行色,官柳啼鸦送落曛。二十年来频聚散,那堪白首叹浮云。

蘋花双港静,莲叶一舟轻。白石波间走,青山路外行。

鯈鱼方自乐,鸥鸟不须惊。拥鼻蓬窗底,翛然午吹生。

昨宵风雨折东园,那许从天乞一竿。数叶传神为不朽,儒寒道瘦任人看。

暮春多淑气,斜景落高舂。日照池光浅,云归山望浓。

入林迷曲径,渡渚隔危峰。

碧天看不尽,沧海去无边。气涌风雷动,光涵日月悬。

奇文方浩瀚,馀景尚漪涟。好种珊瑚树,他年系钓船。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馀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庭院欲昏黄,秋思恼人情乱。宝瑟试弹新曲,更与谁同伴。
阳台魂梦杳无踪,奴住巫山畔。不似楚襄云雨,俏输他一半。
东村王老夜烧钱,保当新年胜旧年。
三珓俱通三扣齿,太平无事乐平平。
蓦就膏肓打一鍼,当时无处著浑身。
呵呵笑入严阳去,蛇虎为邻不可寻。
花落秦川流水香,雨清荷玉妙珠藏。
只么堂堂荷息子,见来一点不相当。
静夜钟声楼上冷,残春岑色付红阳。
好是满堂孤峻处,不知人世见金章。
一抹生红画杏腮,半园沈绿锁桐材。
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
睡思几家金带枕。酒香何处玉交杯。
太阳西落波东去,惆怅无人唤得归。
游人拾翠不知远。被子规呼转。
红楼倒影背斜阳,坠几声弦管。
荼香透,海棠红浅。恰平分春半。
花前一笑不须慳,待花飞休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