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微雨初起时,只觉它像林中雾气一样浮动;逐渐地,伴随着夜幕降临,它分得了夜的丝丝凉意。
那寒气仿佛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凉意;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注释
林霭(ǎi):林中的云气。霭,雾气。
稍:渐渐。共:与,跟。
迥(jiǒng):远。一作“逼”。
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赏析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前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刚落不久的情景,后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全诗摹写入微,绘形绘声,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微雨的内在神韵,其妙处在于从虚处着笔,避免从正面铺写雨的形态,只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显得非常灵活而新鲜。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公元829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当年李商隐参加进士科考初试失败,在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府担任巡官,一场雨后写下此诗。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风神何蕴藉,张绪正当年。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
饰装无雨备,著述减春眠。旦夕应弥入,银台晓候宣。
送客之江上,其人美且才。风波万里阔,故旧十年来。
剑拔蛟随断,弓张鸟自摧。阳桥书落落,驿马定先回。
久在京华损道心,故人谁与念升沈。
春楼卧病燕相伴,湖寺题诗僧为吟。
三月不逢家信至,一茎新有鬓丝侵。
早知谏猎非时节,只在山中自养金。

长镵斸灵根,莳此泉下圃。珍剂未须论,丹荑已堪煮。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之人勃海后,所尚亦潇洒。
不承春秋学,乃好水墨画。
鹅溪吾乡里,有绢滑如砑。
君凡几多笔,为我秃数把。
王貌闲如鹤,黄吟苦似猿。

雨后沙虚古岸崩,水风霜气夜棱棱。冷烟粘柳蝉声老,高塔晴来独自登。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
天阴把酒入银坑。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
太守能诗兼爱静,西楼见月几篇成。

樠山日暖百花狂,曲水传杯百和香。爽气夕佳移客坐,雄风时度袭人裳。

谈冲北上将军发,歌乱南中刺史肠。坛坫初开群玉聚,凄然回首忆南阳。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三会五更欲吹尽,不知凡白几人头。

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褰衣踏明月,如在琼瑶宫。

细数秋兔毫,桂树何玲珑。当年谁所种,翳此天公瞳。

清光知人意,飞影入杯中。流霞酌不尽,清光浩无穷。

我欲溯白云,一访东坡翁。扁舟下赤壁,此乐将无同。

畴昔缟衣仙,化作羽衣僮。酒酣邀我去,鹤背冷松风。

灵宫夜醮馀,香雾飞不起。更衣步石坛,风露浩如洗。

月波走金蛇,入我清尊里。引杯不复疑,弓影正如此。

夜深闻雁过,歘见巾落几。松閒龙一吟,风庭应落子。

空中步虚声,隐隐犹未已。

代,过乐清,置酒为别,席间作
一去吴山三改火,我来两见寒梅。君今先向斗城回。尊前方重别,征骑莫相催。
堪笑人生如逆旅,明年我亦言归。羡君平步到天涯。吴侬如有问,为我说归期。
天地有时饶一掷。江山无主任平分。(过垓下,《纪事》)

莫怪申胥泪满襟,鸱夷浮去恨何深。当时败越陈长策,千载亡吴有寸心。

江渚鸢乌终古集,荒台鹿迹到今沉。寒潮暮急声犹苦,慷慨芦中作短吟。

孤舟初泊阆州城,水碧山青似有情。江抱玉台云漠漠,花明阆苑鸟嘤嘤。

亭荒宿草旌旄去,兴寄巴山感慨生。坐对锦屏怀往迹,西风鼓角报严更。

一衲闲云出世心,何年投锡住香林。
空山有月泉鸣玉,净境无尘地布金。
开土竞来依海会,软言频见发潮音。
龛灯不绝炉烟馥,坐久铜莲几度沉。

故山遥隔楚江声,落日鹧鸪啼竹林。却恨幽人不可见,淡烟疏雨作秋阴。

西望姑苏台,近临百花洲。白露正为霜,行人不可留。

但感鸿雁集,不伤麋鹿游。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酒酣步出玉霄峰,此去天关隔几重。
霞佩颉顽风雨上,清都只在嘿存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