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池侍宴应制

碧水澄潭映远空,紫云香驾御微风。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向浦回舟萍已绿,分林蔽殿槿初红。
古来徒奏横汾曲,今日宸游圣藻雄。

译文与注释

注释
沧池:兴庆池之水色青翠。
漭沆:水广大貌。
昆明:昆明池。宸幄:皇帝的帏帐。
鱼藻:《诗经·小雅》之篇名写武王宴乐。
甘泉:西汉扬雄作《甘泉赋》而献汉成帝。

赏析

  宫廷宴会诗的恰当开头方式之一是皇帝的威严光临,经常运用形容帝王威仪的现成词语,如以“动地”描写帝王的到来。沈佺期这首诗的开头富有戏剧性,平静的水池倒映着虚空,但随着帝王紫光及香车的到来,这里突然充满了色彩和动态。沈俭期运用了最流行的惯例,把帝王及朝臣描写成天上的神仙。当诗人俯视池中的倒影时,他“错”把他们的出现当成天上神仙的形象。皇帝驾“云”出现在虚空的倒影中,他的车“御风”,这一词语出自《庄子》,用来描写羽化成仙的列子。

  接下来,宫殿群倒影的出现使得凝视水池的诗人产生了一时的错觉:由于宫殿群的倒影添加在天空的倒影上,他错认为它们是天上的宫殿,但又“纠正”了自己的比喻,指出它们是“汉家城阙”。诗人的视界逐渐充实和扩大,从空澄的水池到皇帝一群的来临,再到宫殿群,这一切都是从水中倒影看出来的。接着诗人又从他的“镜子”中看到了京城地区的全景。读者在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中已看到,旧的虚构需要加以合理化,在这里是宫廷和天的同一;解决办法是一种在唐诗中流行的比喻形式——“迷惑的比喻”,诗人含蓄地或明确地承认比喻的虚构性,他不说“甲是乙”,却说“在我看来”、“我误认甲是乙”。

  开头四句写得直率自然,具有戏剧性的秩序和宏壮的音调,接近于盛唐风格。第三联描绘的是狭小的特定景象,这在早期宫廷诗及盛唐诗中都可见到。诗人此时抬起头来,先看到水池周围的景象,然后看到远处的树林。第六句描写耸立于树林中的宫殿,但有一部分被盛开的木槿树遮住了。沈佺期与陈子昂一样也用了“分”这一动词,描写打破视觉延续的某事物的出现。在宫廷诗中,时节经常根据植物的花序确定,如这首诗,一种植物“已”呈现某种状态(此处为”绿“),而另一种则是“初”——开始开花。另一种流行的时序平衡法,是在对句中以“已”和“未”相对。

  最后一联指汉武帝的《秋风歌》,写于他在汾阴祭祀后土的一次快乐出游中,李峤的《汾阴行》描写了这一事件。尾联对中宗诗的高雅评价,回到了帝王主题上。但是,诗人不仅是一般地将中宗与汉武帝相比,而是认为中宗诗的“雄”超出了汉武帝。一千多年来,许多帝王试图获得汉武帝横济汾河的同等乐趣,但只有唐中宗成功。第三联精致小巧的泛舟画面超过了汉武帝的强烈感情。从中宗现存诗篇的质量来看,沈佺期的恭维是言过其实的。

创作背景

  沈佺期这首《兴庆池侍宴应制》是早期的七言律诗,作于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四月六日。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猜你喜欢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小院朱扉开一扇。内样新妆,镜里分明见。眉晕半深唇注浅。朵云冠子偏宜面。
被掩芙蓉熏麝煎。帘影沈沈,只有双飞燕。心事向人犹勔腼。强来窗下寻针线。
天生仙桧是长材,栽桧希逢此最低。一自旧山来砌畔,
几番凡木与云齐。迥无斜影教僧踏,免有闲枝引鹤栖。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
秋思朝来起,侵人暑稍微。晓眠离北户,午饭尚生衣。
山静云初白,枝高果渐稀。闻君家海上,莫与燕同归。
家在东湖湖上头。别来风月为谁留。落霞孤鹜齐飞处,南浦西山相对愁。
真了了,好休休。莫教辜负菊花秋。浮云富贵何须羡,画饼声名肯浪求。

袅袅西风散白蘋,冥冥落日起黄尘。青娥不分秋容寂,故染枫林似老人。

雪花天,泥滑地。漠漠同云,压破山头翠。山接平芜田接水。

望断村烟,只在青天外。

五更愁,千里思。茅舍孤灯,草草留人睡。放着枕头没处倚。

角角鸡声,啼出思乡泪。

又得秋风入芰荷,尚无黄耳到如何。
慈亲想自精神健,娇女应添智慧多。
踪迹自嗟成漫浪,利名底苦欲奔波。
几时了却胸中事,只傍南溪理钓蓑。
斜日倚高楼,乱峰围绕。山色湖光翠如埽。天涯倦客,目断野烟高鸟。□□□□□,□□□。老境**,忧心悄悄。也待凝顽事须了。故园三径,已是菊荒松老。诸君应有语、归来好。

煌煌闲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

岸阔暮潮寒。画角初残。天涯光景一凭阑。衰柳昏鸦斜日里,满目江山。

风紧客衣单。秋思阑珊。北来鸿雁指君看。烟水荒荒天四合,何处长安。

瑶蛮既荡灭,两山净如扫。是处禾黍场,无复豺狼道。

奕奕司马公,殚猷赞鸿造。风景古来无,吾迹恨不到。

美人恣遨游,于此事幽讨。几度赋登高,与谁寻瑶草。

白发予垂耳,性痴慕高蹈。杖策苦无力,安得从所好。

扁舟泊嵩台,待君歌浩浩。

一衲闲云出世心,何年投锡住香林。
空山有月泉鸣玉,净境无尘地布金。
开土竞来依海会,软言频见发潮音。
龛灯不绝炉烟馥,坐久铜莲几度沉。
冥云先八荒,骤雨忽然至。
中宵揭屋破,漏湿无处避。
床床不得乾,僵立见惟悴。
娇儿莫啼哭,少须待晴霁。
翡翠戏翻荷叶雨,鹭鸶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茶靠石煎。

荏苒青丝倏已皤,久拚踪迹寄烟萝。临流剩有观鱼乐,对酒能无击缶歌。

花发篁园推健笔,月明池馆舞轻罗。槐阴深处荷香细,一曲薰弦兴转多。

北林夜方久,南月影频移。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西笑真成梦,东流未有垠。偷生余故我,触处感前尘。

卉木犹含冻,风沙苦趁人。此身安住著,满目足悲辛。

路入转幽处,浑疑别是天。虬松虽变化,牛石尚酣眠。

骤过一番雨,鸣飞七布泉。望中千点雪,白鹭立平田。

东山西山云气濛,马前忽见青巃嵷。不知梅关突兀在,何许绝顶尚有人烟通。

赣南诺山颜尽赭,奔走荒原乱如马。天教留此作崇墉,瘴烟隔断苍梧野。

曲江相国命世英,作事能使山神惊。不然螺旋山磴二百里,啖荒万里无人行。

桄榔叶密天欲雨,古寺空垣走饥鼠。一代宗臣济世心,千年祠庙荒山主。

庙前梅花三百株,花时气压蛮云粗。相公风度犹想见,令人不忆孤山逋。

南来奉使六千里,眼见云山几如此。攀崖缘壁不须惊,岭南风物故乡情。

归时正及南枝发,待向祠堂餐玉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