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千山观

玉笋环星拱,青螺带雾披。
山为天下胜,境占岭南奇。
援笔难穷者,凭阑尽有之。
不因身世累,筑室老於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曾恨人间千里隔,
更堪天上九门深。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化外成都会,迁流或百年。土音晓鴂舌,火色杂鸢肩。

马粪犹余臭,牛医亦值钱。奴星翻上座,舐鼎半成仙。

解组给华远,悬车兴味长。
身闲云去住,心净月清凉。
老矣思同隐,归欤叹异乡。
平生高意在,畎畎未应忘。

避世金马门,歇直承明庐。月赢一囊粟,调笑驺侏儒。

忽忆东南行,秋风熟鲈鱼。闻君已先我,扁舟向江湖。

铜章垂腰问,赐履双飞凫。千室岂不忧,弦歌自为娱。

古称有人民,无事专读书。自顾都城游,刺促辕间驹。

六朝若流川,览古半有无。山中折瑶华,千里怀离居。

落花风紧红成阵,睡重不知春远近。筝弦声涩镇慵调,燕语情多羞借问。

屏山苦隔声涯信,咫尺关河千万恨。楼前芳草远连声,望眼不随芳草尽。

何必规摹,五柳之高,孤竹之清,念久与周旋,我宁作我,任教礼法,卿自从卿。

俊乘陪游,辛杯侍宴,仆病须知非所能。问何者,是鱼文骥子,纶组彫缨。

狂来白眼休惊。算若个、堪当一瞬青。但紫篝玉炷,香消仙蠹,朱绳金错,笔扫谗蝇。

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谁惊觉,有坠梧片叶,索赋秋声。

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

旧物杯中酒,新衔海上翁。百非无一是,显过岂微功。

引水江分碧,烹丹井为红。幽居亦多事,度日不全空。

古佛全身没覆藏,偏从脑后放毫光。黑山鬼窟翻筋斗,引得儿孙尽面墙。

衮绣蝉联三重客,朝回晓日曈昽。绿杨门巷拥花骢。喜承天上语,来作主人公。
况值瑶林风露爽,冰轮碾上晴空。桂香和影堕金钟。莫辞通夕醉,明日是秋中。
微霰疏飘,骄云轻簇,短檠黯淡笼纱。冷禁兰帐,清晓忽飞花。已是平芜步阔,那堪更、折竹如蓑。凭栏处,关心一叶,归兴渺无涯。
为瑞,已多少,适从狼子,来自龙沙。赖吾皇神武,薄海为家。尽扫腥风杀气,依然放、红日光华。回头看,山蹊水坞,缟带不随车。

世事纷纷巧剸裁,何如无事醉春台。胁肩一笑亦良苦,有田几时归去来。

百念都随灰烬冷,一尊聊为圣贤开。从今便入农桑社,园友溪翁莫见猜。

上皇御宇无长策,牧羊奴子孤恩泽。银莬分印属儿曹,二十馀州尽陷贼。

常山死守平原拒,公家兄弟声名白。平原白首立班行,忠义凛凛真严霜。

历事四朝唯一节,当年舌舐中丞血。岂知丞相面如蓝,貌虽夷易心巉岩。

老臣何罪死虎口,到今谁为祛其衔。临风志士长悲吒,矧瞻遗像严祠下。

未能立草迎送词,一奠椒浆泪盈把。

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吹下相思泪。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仙人高隐五云边,煮石曾令夜不眠。世上已闻餐玉法,山中休种采芝田。

丹炉药与青猿守,瀛海书从白鹤传。歌罢洞庭明月里,祇应微响落中天。

虚馆从无剥啄声,款门君喜订新盟。襟期落落谈经史,聚散茫茫念友生。

回首风尘凋短鬓,脱身沟壑事躬耕。天寒动我归与兴,对酒当歌此日情。

老来长忆唐昌寺,剃发染衣情未磨。
万叠山高又涧急,仲宣楼上月明多。
昔我父妨作此态,生我这个臭皮袋。
我心不比父娘心,我心除酒都不爱。

扬镳击楫各言归,道有纶音不敢违。去卫袍存由也缊,适齐马媲赤之肥。

钓屠韬略传今是,棘霸军容叹昨非。烂额焦头多后至,亏他辛苦出重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