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秦国怀古》是晚唐诗人周朴的一首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的语文试题中。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表现手法上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景情关系的处理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大皂江头寒雨歇,蚕崖关外数峰明。丹青谁会开平远,著我绳桥度晓晴。
阮生婴组緤,陶子去东皋。简性轻物务,牵役使心忉。
缅余沈中疚,偃息悦蓬蒿。嘉荐忝章句,虚劣愧时髦。
虽释负担勤,所患职司劳。案牍殊停滞,觚管间时操。
昨者铨衡召,辞谢未云遭。绵薄惧遗愆,绳宪安可逃。
履贵常近辱,执要思戒挠。古人亦何求,抱关窃所饕。
申诫周任言,写心输素毫。将贻沮溺哂,无为谢徂薅。
东南厚地流,瀛渤迷天宇。扬马溯归墟,李杜循荒浦。
精魄恐遂沉,日夜奔轩舞。三山那可凭,五岭犹堪堵。
是以沧海珠,独向文心吐。祝融司沐浴,百宝生渊府。
珊瑚拂钓竿,离奇难一罟。鸿裁辉庙廊,逸制藏林薮。
诗骚虽小技,菁华散今古。古今一快事,人间孰能取。
风度曲江遥,明兴丘霍睹。其馀别岛间,灭没谁经数。
真儒继白沙,异人产东土。手持列缺鞭,目送横霄羽。
钩刳岳渎函,倒索岩阿腑。高深入见闻,动静归仰俯。
词林有柢根,艺苑明标竖。时胸乱燕玞,汝器先周簠。
朱弦从疏越,球石方一拊。宫商虽互鸣,淫哇必远拒。
悠悠作者怀,异世同奔鼓。前人冀目成,后进求心祖。
风雅递相吹,鬼神安敢怒。如铜君为炉,如木君为斧。
始观嘉量名,乃见从绳柱。闭门出化工,天下称规矩。
是时我山居,髣髴登玄圃。拟向白云潨,徐挥玉柄麈。
领袖推英绝,馀佩供编缕。远近视宗盟,千年定客主。
乃翁旧取燕山第,子恰从人去使燕。孽子孤臣应有泪,祖功宗德本无边。
离离故国摇鞭影,耿耿新诗贮腹便。父老相逢勤劳苦,为言咫尺中兴年。
翠笼擎出殿门东,受赐群臣喜色同。却笑开元恩未广,秪将异味悦深宫。
七洞天深还别洞,白云摇手向西行。到时笑与山灵道,已许罗浮作友生。
瘴海距天关,道逾千万山。空传灵雨送,不见使星还。
旌旆青枫暗,楼台白水闲。郡人惟我最,远客泪潺潺。
微官晚岁只虚名,旧学清时足隽声。偶向月中聊桂籍,欲从天汉拂尘缨。
菲葑下采知同味,桑梓难忘自有情。白首郎瞻黑头相,可能冷落断金盟。
西泠西畔足句留,岚影波光霭暮秋。霜叶黄飞临水榭,夕阳红衬远山楼。
座逢知己皆名士,酒御轻寒袭敝裘。所惜汪伦迟未至,清樽不共画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