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这首托雁言情之作,表现客居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内容在诗词中屡见不鲜,但表现手法却新颖,细腻,很能感人。
上片先借秋夜景物渲染孤芳寂寞的感受。一句“霜风渐紧寒侵被”尽抒寒意,孤苦之情。而一声声孤雁的哀鸣又烘托游子的孤独凄芳的情怀。“一声声送一声悲”,用一声声孤雁的悲鸣传达出一个悲痛的倾诉,一声声鸣叫牵动着主人公沉重凄苦的心情。
“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急切的心情。“告雁略住,听我些儿事。”语气之柔软和缓,神态之恳切诚挚,触目可见。托雁传情,本绝无可能,而如此设词,异想天开,却将游子深婉细腻的心理活动,表现得入木三分。
下片全是游子对雁所说的话。其实质而言之,仅有一句话,即是说:你飞过我亲人的居所,请千万不要高声鸣叫,以免惊动也是无眠的她。此处全用口语,虽无一字直叙人物,却真切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思念,十分生动传神。这里,“他”——游子不厌其烦,絮絮叨叨地向大雁详细描述亲人居住的具体住所,“城里”“桥外”“河西”“小楼”“门外”等分别用“塔儿南畔”,“第三个”“濒河西岸”“梧桐雕砌”等词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地描述出来。看似絮叨,实是殷勤。不仅表现出对大雁的真切希望,又生动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词题材极其普通,但特点鲜明。语言文字明白浅显,质朴无华,却生动形象,韵味隽永。可称“凡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者”。(陆时维《诗境总论》)。这首词口语化也极其鲜明,特别是那一长句“塔儿”直至“雕砌”。该词是一首健康优美,生动活泼,美轮美奂的民间小调。
鍊玉云粘杵,朝真露湿衣。一声半夜鹤,月里羽人归。
鹤翎风动碧天凉,宝月新凝百鍊霜。水面散成千种影,波心元只一轮光。
玉簪道士来空室,金粟维摩现十方。此去要观真法相,却收画本过维扬。
客船拨不开,见船不见河。官船亦龃龉,护送烦麾诃。
逡巡各敛避,容我跃丈波。千篙正插笋,一只俄腾梭。
出郭晓初分,到江午已过。日月互答吐,海天相荡摩。
越树绿攒荠,吴山青点螺。舍狭就空旷,登仙超网罗。
将夕忽风顺,纲军鸣鼓锣。上水帆若箭,夜宿依寒坡。
乘快终有险,耐迟庶无它。河江置勿论,嗟我鬓既皤。
之官半载馀,行路五月多。下瘠上弗察,孤清众难知。
劳形兼费橐,痴恋欲如何。
金光罢草忆林庐,银汉仙槎忆客居。淮海遥传秦太史,临邛争迓汉相如。
隔溪花柳邀文藻,近水云霞护简书。明发湖南伤此别,沧江何处觅双鱼。
夜静天地凉,凭楼独凝眺。烟树色离离,云山望中杳。
万籁寂无声,数萤流木杪。青镫照罗幕,残叶铺池沼。
悲哉今古情,乾坤徒浩渺。忧怀自苍茫,至意漠难晓。
姮娥知我愁,流影来相照。当持金石心,千秋同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