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来了这沙三、伴哥两个田舍郎,因为下水捞虾,两腿上满是青泥。他们进了太公的田庄,在杨柳树下歇凉,取出带来的西瓜砸开就尝。一旁的小二哥无缘分享,馋得口水滴答流淌,背朝天趴在石碾子上,活像一面琵琶扣放。放眼四望,荞麦花雪白白开,豆苗儿碧油油的长。乡村生活没有是非竞争,一切都平静如常,真是一派农家欢乐的景象。

注释

蟾宫曲:元曲牌名,属北曲双调。也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北曲曲牌,又是京、昆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最熟悉的曲牌。

沙三伴哥:及下文的“小二哥”,都是元曲中常用的农村青壮年人名。

嗏(chā):语尾助词,略同于“呀”或“着呀”。

太公:元曲中对农村大户人家老主人的习称。

昔涎剌(là)塔:元人方言,垂涎三尺的样子。

碌(lù)轴:即碌碡,石碾子,碾谷及平整场地用的农具。

渰(yǎn):此同“弇”,合覆,这里是背朝上合扑之意。

庄家:农民

赏析

  这首小令歌咏元朝时夏日的田家生活景象。该曲有人有景,通过捕捉描写农村忙里偷闲的闲适生活片段,歌咏了劳动人民摆脱人世是非纷扰的淳朴愉悦,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和对隐居平和生活向往。该曲是一首非常具有口语特色和元曲风味的本色作品。

  沙三、伴哥是元曲中常见的诨名,形象多为农村的毛头小伙子,粗劣、冒失、缺乏教养。但这支散曲却是表现他们的顽皮可爱,“沙三、伴哥来嗏”,让他俩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地登了场。作者交代他俩适才“只为捞虾”,顺手带出了农村夏日闲暇中的一则生活镜头,是忙中偷闲之笔。两人还是满腿子捞虾沾上的青泥,言“两腿”而不言两手,可知手已洗过。顾手不顾脚,其冒失、急迫的情状如在眼前。两名小伙子直奔杨柳荫下,取出揣着的西瓜,磕破便捧着大快朵颐。这当然有天气炎热的因素,但从上下文的蛛丝马迹来看,这西瓜恐怕也如“捞虾”一样,都非得之于正途,元无名氏〔寨儿令〕有“沤麻苎斗摸泥鳅”,“偷甜瓜香喷喷”之句,写的也是伴哥、王留这些小伙儿的生活故事,可为注脚。

  由沙三、伴哥的分食西瓜,引出了第三者小二哥。这个小伙子趴在碾场的大石碌碡上,尽管垂涎三尺,但想到西瓜“来之不易”,故只能隐忍不发。只是因为西瓜的吸引力,把个颈子伸得好长。作者将这一形状比作碌碡上倒扣着一面琵琶,真是形象万分。从人物姿态动静各别的画面中,也可见到小二哥的憨厚。

  在对人物画面作了生动写照后,作者的诗笔转向了田野的夏景。“荞麦开花,绿豆生芽”,处处是一派葱茏的生机。这虽是平凡的田间景色,但在农村质朴、怡和的生活气氛下,却显得亲切可爱。于是作者心中油然生起了艳羡之情。农村生活虽然陋朴,却“无是无非”,轻松而充满人情味。末两句的赞美,实际上隐含着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及对隐居平和生活向往。这是在描摹农村夏日的一角生活小景后所得的感受,故有水到渠成之感。

创作背景

卢挚主要活动于至元、大德间,正是元代经济发展和繁荣时期。大德初年期间(1297年—1303年)他在河南、两湖地区为官时,与姚燧来往密切,并与追随姚燧的刘致远友善,这时,是卢挚心情最闲适得意的时候,这首小令当写于此时期。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猜你喜欢
〔时拜右拾遗〕
宁栖野树林。
宁饮涧水(一作中)流。
不用坐【粱】(梁)肉。
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
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
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
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
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
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
曲私非所求。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秋郊物物作秋容,目送横天一鹗雄。
更远更疑山隔雾,或飘或聚叶随风。
对时唯恐朱颜改,遣兴除非白酒充。
感事子真成丽倡,恨无佳句敌才翁。

荏苒来鸿去燕期,骚人切切有相宜。汉宫新调初翻叶,素女哀音半破丝。

欲赋心怀新那意,少咨时事未能痴。长风短雨时时过,为暑为凉不可知。

化腐来新彩,含辉向本丛。华身依玉露,流影度金风。

不以明开夜,安知色在空。秋容初一散,尔意莫匆匆。

齿发惊馀五十年,羲图犹未绝韦编。知几须彻无名始,观妙应窥太极前。

尼父尚留坛畔杏,元公偏爱沼中莲。蒲团坐到忘言处,瞥见西山一爽然。

蓬莱几万里,乘风丽炎洲。廓落蟠大洞,培嵝辟浮邱。

浮邱故是神仙宅,烧铅炼汞馀真迹。何年井上献珊瑚,此日峰前留剑舄。

朱明门户郁重开,中天积翠列亭台。共睹丹青传俨雅,恍如仙驭复徘徊。

嵩阳玄鹤翔穹昊,勾漏丹砂还却老。词客相将赋紫烟,高人延伫荐瑶草。

子晋吹笙去不还,碧桃明月满空山。云路相逢应大噱,沧桑几度阅人间。

松风夏逾清,竹日午更净。
萧然松竹间,得此林壑性。
异哉今日暑,无复有晨暝。
疲薾安所逃,茅斋入僧定。

孤亭斜倚碧山隈,槛外明湖对举杯。万顷玻瓈天上出,千岩紫翠镜中开。

云连阁道笼春树,雨过行宫锁绣苔。尽说昆明雄汉苑,无如此地接蓬莱。

早岁归田古所稀,岂同蘧瑗晚知非?腊醅尽醉鸬鹚杓,春服仍如薜荔衣。

一亩园居皆乐土,百年富贵尽危机。沙头几动鲈鱼兴,每到花时与愿违。

日长人静闻风佩,雨久堂空生水衣。

潦倒十年事,风尘一剑孤。败坟盘怒隼,荒堡叫饥鼯。

寒雨连宵滞,秋花满道芜。飞扬无限意,半辱在泥涂。

曙色溟溟湿緼袍,涌金门下上轻桡。
五更钟鼓星初没,两岸楼台雾未消。
路傍柳洲人语近,山连葛岭鹤声遥。
冲寒亦有寻梅客,拥神骑驴过短桥。
一枝的的照人寒,绝胜溪桥立马看。
只恐东风解相怨,漏他消息入毫端。
楚客赋秋风,表表千载师。
衙官生恶谤,此语将谁欺。
我欲践逸轨,每苦抽思迟。
譬彼款段足,焉能驰险巇。

丹枫匝岸双江丽,峻岭环川万户开。汗漫偶为乘蹻客,苍凉独上郁孤台。

层楼飞鸟萦烟度,大壑惊涛辊石来。漠漠天风满归路,旋螺门巷半蒿莱。

扳龙快逐风雷起,敷陈三策天颜喜。黄金殿上拜恩来,自庆遭逢尧舜理。

画桥流水御堤平,垂杨万树皆莺声。白马银鞍光皎皎,踏花归去春风轻。

蓝袍袖带天香暖,一路笙韶杂歌板。道傍观者如堵墙,谓是神仙出瑶馆。

光荣如此世亦稀,过眼繁华难久持。要令勋业满钟鼎,乃是礌落奇男儿。

君不见贞元龙虎榜中多贤俊,天下至今钦仰之。

万事随缘,一身须正。功名富贵皆前定。多图广计要争强,如何人力将天胜。枉费机谋,徒劳奔竞。到头毕竟由他命。安时处顺得心闲,饥餐困寝亏贤甚。

城郭雪深三四尺,穷谷大川那可量。虎狼凭威肆贪虐,雀鸟冻死何哀伤。

海中三山失颜色,尧时十日无晶光。梅花相看夜忘寐,门外不知回野航。

晓风清、滟滟待潮生,潮落始行舟。正鸡声茅店,孤城断角,欹枕悠悠。

偶尔掀篷一笑,起舞也风流。问谁人领取,此景清幽。

极目长空杳霭,但寒烟衰草,江练明楼。羡双双白羽,天水共沉浮。

待乘桴、渐穷湖海,莫思量、锦缆与鸣驺。菰蒲里、烟波钓叟,与子为俦。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