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塘避暑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家人来到林中塘边,洗尽了暑日的燥热烦念,胸怀豁然开朗,仿如不是生活在尘世间。
谁敢估量这清风的价值?没有任何快乐能胜过长日悠闲。
水鸟捉到鱼儿总是心满意足,岭上云片满含雨意又空自飞还。
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
注释
涤(dí):消除。
尘寰(huán):人世间。
水鸟:鹭鸶。
阑:尽。

赏析

  这首诗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

  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荡涤了暑热烦闷,胸襟旷然如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感受。颔联化用李白《襄阳歌》句意,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与,且以悠闲度日作为最大的快乐,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物,一为近景,一为远景,深含恬然自足、任随自然人生哲理。尾联别出心裁,以“万柄莲香一枕山”作为清心澄怀的醒酒之物,见出诗人潇洒出尘的风致。抒发了诗人高尚清廉的情怀和超尘拔俗的思想情感。

  《北塘避暑》首句擒题,交代了时间、地点,次句渲染极为幽静的自然环境,并以“旷然”一词挑明题旨,抒发其超尘拔俗的思想感情和正直清廉的高尚情操。

  第二句用“如不在尘寰”比喻旷然之情,空灵飘逸。但作者犹嫌不足,在颔联中再进一步为“旷然”作注。在炎夏酷暑中,一般俗土,每喜以管弦消遣。但作者不借外物,只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清风”一词语意双关,又表明正直无私,两袖清风。这里用“能人敢议”的反诘句法,加强语气,著一“敢”宇,尤为雄健峭拔,与下旬“能”字对照,一个突兀而起,一个平平淡淡,起伏跌宕,足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虚实并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一近一远,一俯一仰,这是实写。“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全联意谓要象水鸟那样“知足保和”,象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要源所在。据《宋史》本传,他屡次主动辞位,确能“长自足”。从他“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前后七十余疏”看,他也不薄事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但韩琦如此,并不矛盾。

  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这句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脱欲。

创作背景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清廉正直,生活俭朴,尤重保持晚节,曾为诗日:“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官守北京(今河北大名)后所作,以抒发自己清廉高洁的情怀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你喜欢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青天天际头。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昼日少闲暇,中宵梦亦劳。符移空浩浩,榜楚镇謷謷。

敢说今求郡,番思昔坐曹。羡君乘五马,东去一何高。

伤春晚,送春归。步云溪。绿叶同心双小字,记曾题。
楼外红日平西。长亭路、烟草萋萋。云雨不成新梦后,倚阑时。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绸缪初罢月中琴,客主同悬去住心。已喜石枰凉近烛,更怜刁斗乱鸣砧。

华星湿缀三更露,碧树阴开四月霖。长忆此尊还此坐,玉珂他日会重寻。

南海曾经驻客骖,芳称茉莉荔称甘。如今画里看花色,记得依稀似海南。

丹觜如簧翠羽轻,随人呼物旋知名。金笼夜黯山西梦,
玉枕晓憎帘外声。才子爱奇吟不足,美人怜尔绣初成。
应缘是我邯郸客,相顾咬咬别有情。
武功志高诡,其才更飚飘。
晓畅兵农事,旁谙占测术。
明兴治渠者,公纻迥无匹。
婉婉金闺彦,忽受中丞节。
黄河自天来,出陕势逾疾。
挟彼雍豫流,何知济汶域。
沙湾日撼摇,张秋莽滔泆。
行役岂惮烦,源流究纤悉。
仪图万年利,遑耽八年逸。
渠匪广济名,闸有通源实。
高地堰厥冲,安流疏其隰。
堙阿逮曹郓,沮洳变禾穑。
神秘抉水性,专勤念民力。
计食五万钱,核工三百日。
卓哉河渠碑,允矣太史笔。
惜哉百年来,斯猷遂无述。
河臣总金钱,天子念沟洫。
水衡一以空,黄流至今汩。
漕艘虞咽喉,陵寝郡薄蚀。
何当公再生,宽我忧心忄出。

欺味成家,悭贪积富,静言独坐思量。养他数口,罪孽自家当。

催促光阴似箭,才青鬓、容改衰苍。百年里,谁人尽数,兀兀谩罗张。

身强。闻早悟,知愆悔过,速改行藏。向闲中细细,增福消殃。

更有高明大志,抛缰锁、物外飘扬。修行好,游山玩水,日用爇心香。

八十华阳洞里仙,朝回剑履御阶前。丹砂出鼎无馀火,白发看经有太玄。

三月云江春似海,九重金阙日如年。归来依旧茅山月,道德明言说五千。

秋夜长,秋月光,月色照见罗衣裳。美人盈盈立秋霜,琼楼玉宇遥相望。

明河迢迢鹊无梁,天高海阔思茫茫。思茫茫,秋夜长。

杨白花,无定止。昨日宫中飞,今朝渡江水。江水茫茫千万里,绵轻雪薄春旖旎。

把臂踏歌歌未已,石头城边风乱起。杨白花,无定止。

万里归来葺故园,阚湖新结小船轩。
双亲八十喜康健,七子侍劳三十孙。
案成歌舞小春娇,何事君随草木雕。
从此巴江江上月,有人和泪独吹箫。

偶随骐骥过幽州,䠥?尘中赋倦游。不惯扫门称上客,只堪长揖谢通侯。

一年羁旅生离恨,千里风烟上敝裘。幸有故山茅屋在,萧然长啸海天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南无观上音菩萨,补陀岩上红莲舌。不知成佛是何时,打刀须是并州铁。

满径露漙黄般若,戛檐风袅翠真如。
天欲做奇事,清寒发化机。
一云无不覆,万物尽同辉。
水合渔烟暝,山空猎火微。
夜窗歌七月,三叹及无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