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对身边近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将要来楚国,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身边的近臣回答说:“在他到来时,臣请求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说:‘这人是哪里人?’我们就回答说:‘这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赏赐给他酒喝。他们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谒见楚王。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可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善于偷盗吗?”
楚王(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可随意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使:出使。
闻:听说。
谓:告诉,对......说。
左右:身边近臣。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方来:将要来。
欲:想要。
辱:羞辱。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以:用。
为:表时间,在,当,于。
请:请求,请让我。
过:经过,走过。
行:走。
何为:做什么 为:做。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了……罪。
盗:偷盗。
至:到。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酣,痛快。
诣(yì):拜见,谒(yè)见
缚:捆绑。
曷:同“何”,什么。
为:做。
固:本来。
善:善于,擅长。
避席:离开座位。
之:代词,代指这样一件事。
则:就。
为:是。
为:成为,变成。
徒:只,独,仅仅。
其实:它们的果实。其,指橘和枳。实,果实。
然:如此,这样。
异:不同。
得无:莫非。
使:让。
耶:语气词,相当于“吗”,“呢”。
熙:同“嬉”,戏弄。
病:辱。
前年拜辞去,今春二月归。未闻湖海阔,但见禅眸辉。
踏雪来朝觐,家风祖佛规。默坐各无语,方寸究徘徊。
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独翁任清净,愚俗多险危。
奸猾不善死,到处冢累累。尔心鉴此患,弃家永不回。
年年常作客,如蓬被风吹。哀悯自天祐,仁深久必为。
切记无住相,与佛莫相违。
州山昔始创,予幸作游宾。丰碑备标纪,幽赏悦心神。
兹来再登陟,亦遇贤主人。襄阳不可见,岘首泪盈巾。
霜落江清木叶空,丹青有像是非中。羊皮不耻见天子,凤德何曾属画工。
千古超然此翁迹,一衾聊耳故人风。能来能去形骸外,私莫容窥道自公。
葛洪井畔炼丹成,手把芙蓉礼太清。更觅缑山王子晋,碧桃花下听吹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