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 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大关的思考。“欲何求”,“复何忧”,寓答干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广平援笔赋梅花,富艳清便底死誇。况有西湖隐君子,句中能道影横斜。
几年落拓扬州梦,樊川倦游情味。一笛落梅风,又吟蓬孤倚。
江山仍画里。祇无那、暮天愁翳。白帢飘零,红箫岑寂,暗销英气。
迢递。楚天长,怀人处、扁舟旧时曾系。黄鹤倘归来,问飞仙醒未。
行歌休吊祢。怕尘涴、素襟残泪。断云碧,醉拂阑干,正夜空如水。
墨绶垂青丝,铜符宠郎秩。驾言谢班行,出领沧海邑。
脉脉辞亲知,依依去乡国。浙行共千里,已在东南僻。
地远形势殊,年贫正艰食。自顾书生愚,畴堪付休戚。
流移已怀惭,征敛况余职。平生跌宕怀,雅志山水适。
及此东嘉游,清真信灵域。岂无康乐情,坐有民社责。
敛板事承迎,钩稽困文籍。拂意不能归,自惭陶彭泽。
鹏鸟何来促宦程,一场短梦憾分明。血残萧寺春衫碧,肠断山阳夜笛声。
有福死应增岱重,此官生已抵淮清。可怜墨吏贪残甚,成就先生一大名。
凉风从西来,幽意散清晓。朝过湾里溪,午上龙晓岛。
岛势曲如盘,晓光澄似沼。水气忽荡摇,山云互缭绕。
遂有晓中龙,游戏现鳞爪。其上浣云亭,八角撑天表。
俯瞰岛与晓,一幅米家稿。坐久不知瘦,夕阳催归鸟。
因忆故园山,环晓青未了。廿年牛马走,晓山笑人老。
乃于瀛海外,好景恣搜讨。所得偿所失,自计颇不少。
凡事有夙缘,益悟造化巧。前望绿迢迢,天涯指芳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