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描绘了元处士的隐居生活,对他的清静无为、心与玄游的生活方式和心境表示赞许。
前两句总述,点明元处士的隐居地点和高行。在陵阳山上有一个德行像汉代北郭先生的隐者,他是一个对自己、对世间都超然相忘的人。以下从居室和生活两方面进行分述。元处士居住的地方长满了野草,但在他看来,这么简陋狭窄的地方,却比整个天下都要宽广。这些说明,正是因为他胸怀宽广,所以才有这种感觉。元处士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即使斟了一杯酒,也常常不饮,而是默默地玄想冥览,心游太玄。他身居斗室心宽天下,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到达这境界须有寻“玄”觅“道”的文化底蕴支撑。“玄”就是“道”。中国古代任何学派都不否认道,亦即都承认宇宙是个自然展开的过程,解决什么问题都要捉摸道的运动变化。针对不同问题捉摸道便产生各种学说。而元处士则更希望超越一切学说而直接到达道的境界。心宽天下便取得真正自由。这两句亦是对元处士的赞誉。
最后两句带有惋惜之情,对元处士如今的处境表示同情。诗人认为,人生本来就有不完美的地方,元处士平时也一定常叹息自己的人生机遇少,没有得到好的机遇或没遇到真正欣赏自己的人。话虽如此,语气中却带着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得的意绪,避世而相忘于江湖,悠然忘我,与自然浑然一体。
太乙坛前客,桃花十度红。幽栖片石定,元气四时通。
古树邻苍壑,閒云澹碧空。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绝世仙姝欲语难,藏烟隔水靓妆残。难留合德全身见,更觅徐妃半面看。
夜雨洗教香渐淡,朝阳烘得泪初乾。假饶满树秾桃李,近在阶庭懒去观。
送归人、去帆两两,平芜千里如剪。分襟忆到题襟日,又早蜡梅香浅。
鱼素缓。空领略、淮河津口魂双眷。天长水远。怕星饭填愁,尘衫涴泪,难认旧时面。
东华客,十日闭门都惯。相如今更游倦。鸳湖鹤市空中想,翻是他乡情恋。
吟兴短。漫赢得、秋来梦不离江县。吹葭节换。试问讯刘郎,深杯雪屋,灯影剩谁伴。
天入翠宫低窈窕,洞回沧海倒巃嵷。山林著处宜狂客,风雨閒游接上公。
共倚短筇千涧底,独穿高木万烟中。观涛更许云边酒,待月思眠石上枫。
本来体态是天然,缟素衣裳倍觉妍。不与闺房斗脂粉,祗堪诗酒伴神仙。
笑拈芝草和云采,梦入梅花抱月眠。任尔昭阳人第一,在山清似出山泉。
《怀沙》匿奇迹,忠彰道未扬。抑郁千载间,兰蕙隐华芳。
值兹颠覆初,哲人罹危疆。冥会著《远游》,汨罗忽翱翔。
浩浩水无垠,莽莽云俱苍。应知素心人,掩涕不可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