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曲抒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所感。虎丘山在今苏卅市西北,是江南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埋葬在这里,三天后有老虎蹲踞其上,因此名“虎丘”。本曲通过雪中游览虎丘而借景抒情,其中蕴含着国家兴亡之感以及士人人生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慨。
小令可分三层,开头五句写虎丘雪后的美丽景色。“梅花浑是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把梅花比喻成美女,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雪晴天气”三句写眼前实景,“玉”、“冰”紧扣雪字来写。“松腰”与“泉眼”可谓巧对。泉眼为俗用的现成的词语,而松腰则显然是作者精心选择和锤炼的语言,虽有斧斫痕迹,但并不生硬晦涩。后半部分由实转虚,抒发历史盛衰兴亡变化无常的深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则用吴王阖间的丰功伟绩早已成了过眼烟云,而虎丘的青山却亘古永存这一现实来委婉地说明人生短暂,宇宙无穷这一直困扰着古人的深沉的人生哲理。这是第二层。最后三句是第三层,表现自己已完全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又陷入到对宇宙与人生之奥秘的思索之中,敞对一切部不感兴趣了。不要说残碑无心去拍打,就连著名的剑池也无心再去观看了。全篇景起景收,情景交融,很有韵味。
全篇由写景、怀古、伤今三部分组成,分别写出游虎丘时的所见、所感、所叹,意脉清晰,结构谨严。遣词造句都很精到,值得仔细回味和借鉴。
席帽单衫,击缶呜呜,岂不快哉。况玉树声销,低迷禾黍,梁园客散,清浅蓬莱。
荡子辞家,羁人远戍,耐可逢场作戏来。掀髯笑、谓浮云富贵,曲蘖都埋。
纵横四座嘲诙。叹历落、嵚崎是辨才。想黄鹤楼边,旌旗半卷,青油幕下,樽俎常陪。
江水空流,师儿安在,六代兴亡无限哀。君休矣,且扶同今古,共此衔杯。
清泉出深山,初若甚蒙昧。昼夜不住流,日积渐充大。
滔滔忽成川,滚滚直到海。非比沟浍盈,其涸可立待。
一朝随苍龙,化作霖雨霈。万物俱沾濡,初不分内外。
赋诗重期君,奇勋著昭代。
万化衮衮相乘除,循环甲子如数珠。甲子既周理当复,岂有润泽翻焦枯。
丞相补天祗衮职,闵雨忧民见颜色。云龙契合此其时,能费天工几多力。
明当月色圆如秋,书生徙倚生暮愁。欲攀斗柄酌河汉,一滴变化为万流。
忆得去年曾拜月,此日团圆仍皎洁。极知有药自长生,更愿长圆浑不缺。
今年拜月去年同,却欲屏翳驱云蒙。久占月角如张弓,两月少雨惟多风。
昨夜占星忽离毕,定自滂沱翻手疾。今朝四郊已沾濡,丞相明朝是生日。
书生喜极欲起舞,急买香茅葺庭宇。公不见崧岳降神生甫申,山川出云作时雨。
秋登黄华山,恍然见大荒。前有乐天居,后有归来堂。
堂居厂云鸟,回池亦淼茫。主人端逸念,莳菊翳坻场。
天寒菊未华,逸念齐嵩邙。桴汎通永夕,万象争低昂。
情景苟不亏,余何动迷方。缅惟无穷门,引领情内伤。
莫以多为赘,须知寸有长。抡才何济济,顾我独凉凉。
雷雨龙皆起,江湖鱼两忘。攀依聊假手,贤立本无方。
连朝密雨静柴扉,小霁携朋踏翠微。孤磬远随流水度,危楼斜倚暮云飞。
桥通芳草迷游屐,烟锁垂杨隐钓矶。到此尘心浑不染,乱峰高处落霞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