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那郊野小店旁的株株桃花,恰似那施罢脂粉的美女,娉婷而立,分外娇媚;那田间小路边的棵棵杨柳,恰如那绿色的轻烟,依风袅袅,丝丝缕缕。

如果不是因为送客而来到这城东,恐过这大好春光过去了,自己也全然不会知晓。

注释

陌头:路上,路旁。

赏析

  这是赵孟頫因送客城东,适见郊外春光明媚,心有所感而作的一首小诗。

  诗人以自然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野春色的美丽,抒写了他偶见春光的真切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着意描写郊野春色。“野店”、“陌头”,是用村野小店、田间小路,点明此乃郊外。“红粉姿”,是用女子的姿色,来形容桃花。“红粉”,即胭脂和铅粉,因其皆为女子的化妆品,故引申而指女子。“绿烟丝”,是用绿色的轻烟,来形容嫩绿的杨柳细枝。这两句写得集中概括,如描如绘。春光种种,自难以一一道尽,故而诗人仅选择那最醒目的红的桃花、绿的杨柳以概括之。这样写,不仅大省笔墨,而且能突出诗人放野郊野的第一印象,还能以鲜明的色泽,唤起人们对春日郊野生机勃勃的种种美好联想。真是一以当十之笔法。

  诗的后两句,是巧妙抒写偶见春光之感受。“却”,犹“了”。“过却春光”是“春光过却”之倒置。这两句,语极浅显,而充满真情,并且很有点哲理意味。其中,固然包含有时光易逝的感慨,而更多的却是得见春光喜悦。试想,一个久居城中之人,整日琐事缠身,何以得见春色?一旦来到郊外,突然发现那艳丽的春光,怎能不欣喜万分?怎能不产生一种差点错过之感?何况,诗人得见这美丽而易逝的春光,乃是因为送客城东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那种不期而获的惊喜和侥幸之情,怎能不荡溢心间?本因送客而伤感,不想得遇此机缘,很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了。

  此诗,虽无惊人之语,也谈不到什么重大的思想意义,但它却写得绘景如画,抒情真切,于自然流畅的语言中,传达出一种偶然得见郊野春光的真实感受,仍不失为一首精巧的诗作。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一曲清歌酒一钟。舞裙摇曳石榴红。宝筝弦矗冰蚕缕,珠箔香飘水麝风。
娇娅奼,笑迎逢。合欢罗带两心同。彩云不觉归来晚,月转觚棱夜气中。
千古一灵根,本妙元明静。道个如如已是差,莫认风番影。枯木夜堂深,默坐时观省。月落乌鸡出户飞,万里关河冷。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向临岐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更藩篱、穴犹据虎。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
杨君喜我梨花盏,却念初无注酒魁。
矲矮金壶肯持送,挼莎残菊更传杯。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
花逐轻风次第开。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小殿珠帘散柳丝,东宫初退讲筵时。
不材未敢修封事,把笔闲题应教诗。

迢遥春色自长安,火树初从塞上看。云拥千枝回紫电,风移万朵压朱阑。

星河烂漫低垂阁,樽俎从容近舞盘。侧耳关城犹击柝,幻光不照战袍寒。

少日功名心,偃蹇挽不来。雄豪本戏耳,静乐真贤哉。

畏事口三缄,忧时肠九回。无客榻长挂,有怀尊自开。

酒酣气如云,高哦追八哀。

江上深秋景,偏于蘋蓼妍。娟娟啼叶鸟,淡淡入村烟。

生色浑疑画,微丝却是牵。精时愁吕纪,妙处失黄筌。

久挂方知定,初惊只欲翩。天孙无限巧,乞与世人传。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 一作:万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 一作:全不怕)

袅袅白门前,藏乌倍可怜。
柔枝排影度,密叶引雏穿。
啼合惊宵陌,飞应破晓烟。
新知乐如此,讵惜故腰妍。
东轩面水枕山阿,左右云烟湿翠萝。
风度鹤声闻远壑,日移松影转前坡。
愁来独靠清樽遣,老去休憎白发多。
道士罢琴挥醉笔,诗成自唤小童哦。

颓垣带峄山,门是纪子郭。有德不在险,胡乃大去国。

狐狸穴姬垄,猿鸟悲日落。乐极哀忽生,凄风满寥廓。

憔悴两娥颦,春山锁恨深。东邻正尝胆,西子谩扪心。

长河浩浩寒无潮,夜风吹雪声萧萧。平明日出耀晴彩,万树璚花犹未消。

湖南画管松篁里,锦帐氍毹人未起。湖北朱楼翠幕深,兽炭红炉酌香?。

竹篱茅屋是谁家,瓦鼎敲冰自煮茶。布衣当年冷似铁,蹇驴随处吟梅花。

笑渠富贵总尘俗,一味清寒贫亦足。

生平慕古人,夙怀四方志。每恨东海偏,未睹中华懿。

颠发已种种,偶充朝元使。眼看神州大,足践尧封地。

侧闻有戴氏,赫舄声远暨。三苏可并驾,二陆方联辔。

状元何英妙,裒然为国瑞。无路接光辉,愿言徒倾跂。

有客颇倜傥,好文仍好义。拟上光范书,遂怀孔融刺。

既觏君子仪,兼致主人意。一见即解榻,再见更倒屣。

谈理如析毫,论文已?胾。上下扬千古,快若并刀利。

虚往每实归,亦足窥一二。幸因蟠木容,得识瑚琏器。

纵未登门屏,犹喜质文字。王程有常限,归期在造次。

眷言怀伊人,宁无感气类。不意蓬莱客,殷勤致珍馈。

瑶函动光彩,罗列文房四。摩挲手不停,个个香且腻。

岂徒物为美,谅是贤者赐。况我老翰墨,真惬性所嗜。

贶之由中心,受言藏弊笥。自顾疏且远,乃蒙不遐弃。

无以答厚意,礼际良可愧。但愿崇明德,九仞加一篑。

茫茫宇宙内,孰非男子事。惟能择路歧,然后造精粹。

敢将一言赠,聊披片心示。精神贵相通,何间山川异。

春风动江海,悠悠策征驷。愿凭东飞翼,毋悭尺素寄。

诗人岂愿以诗鸣,聊将胸中块垒平。续座右铭崔子玉,哀江南赋庾兰成。

辟肌自是能分理,目治何妨便手营。穷乃益工如不谬,伫看大集出觥觥。

美服人争指,空名盗亦憎。当关多猛虎,掠野尽饥鹰。

衰朽惭筋力,承平想股肱。悠悠青史事,神理久无凭。

半床明月残书伴,一室昏镫雾阁缄。最是夜深凄绝处,薄寒吹动茜红衫。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