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政和间,余卜筑宛丘,手植众芗,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扰,故庐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绍兴癸丑,罢帅南海,即弃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入为户部侍郎。辞荣避谤,出守姑苏。到郡少日,请又力焉,诏可,且赐舟曰泛宅,送之以归。己未暮春,复还旧隐。时仲舅李公休亦辞舂陵郡守致仕,喜赋是词。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
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政和年间,我在宛丘择地建宅定居,亲手种植很多花草,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年,卸任六路漕事,当时中原骚乱,因此不能回到故乡,就寓居在清江县的五柳坊。绍兴三年癸丑,罢官于南海,随即弃官不仕。乙卯年又起用,从九江郡太守转任江东转运使,入朝担任户部侍郎。为辞让荣誉躲避诽谤,出任姑苏太守。到郡才几天,又力请辞职,诏书终于许可,并且赐予一艘名叫泛宅的船,送我归来。己未年暮春,我又回到以前隐居的地方。当时二舅李公休也辞任舂陵郡太守退休回家,于是高兴地写下了这首词。五柳坊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百花洲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可叹我与李公休均已年老,白发萧萧了,但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
因此被罢了官,退隐至清江;此刻月朗风清,林中信步,徘徊慨叹。宦海浮沉,犹过眼云烟;还不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让我心静啊。
注释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1118年。
宛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
芗(xiāng):调味的香草。此泛指花草。
建炎:宋高宗年号,1127—1130年。
解六路漕事:建炎元年(1127),作者任江淮发送副使,九月,因素为李纲所善,被黄潜斥黜。解,指卸任。六路,指两浙西路、两浙东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
俶(chù)扰:开始扰乱。泛指骚动。
己未:即绍兴九年(1139)。
仲舅:二舅。李公休:生平事迹未详。舂陵:旧郡名。隋置。在今枣阳县。
萧萧:头发稀疏貌。
时人:指当时的专权误国的权贵,包括秦桧之流的投降派。
麟符虎节:制成麒麟或虎形的符节,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
徜徉:徘徊。
如如:佛教指真如常住,圆融而不凝滞的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中的五柳坊、百花洲皆清江附近。起拍描写了词人隐居地仙境般的环境。先写居处所见: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此写地面之景。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此写天上之景。一幅夕阳山村之景的画面,展现眼前。这也是仅举一端,美景当不止此。地名中有柳有花,柳以绿濡,愈显其深邃;花以红染,益见其娇艳。词人匠心独运的描写,令人陶醉。

  三、四句,“萧萧”其意为冷落,指头发花白。此时向子諲自叹年老,岁月蹉跎,世事不正常,固此白发萧萧。两衰翁:子諲其一也;另一位便是序中所说辞舂陵郡守致仕的仲舅李公休了。前三句写景叙事,舒缓有致。第四句“不与时人同梦”,词情转向激昂。

  五、六句中的麟符、虎节,为君王调兵遣将之信物,受者有殊荣。而子諲言抛言掷,十分坚决。绍兴初年,子諲任鄂州知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寻任江州知州、改任江东转运使,进秘阁修撰,徽猷阁待制,徙两浙路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可谓品高位显。当宋金议和时,秦桧等投降派力主和,金使将入境,而子諲坚决不肯拜金诏违背秦桧意,乃被罢官,退隐清江,第五句当言此事。子諲忠节,不取悦于世,又不苟合于世,他这种凛然正气,直冲霄汉。第六句“徜徉江月林风”,和第一、二句暗合。一、二句写清江暮色,此写晚景。插叙往事后,词人接着写此时此境的心情。月朗风清,林中闲适徘徊。初读似写闲情逸致,实则词人的心潮并不平静。屈原《九章·涉江》云:“被明月兮宝路,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所言“明月”,珠名,实借“明”字之音,喻己行为光明磊落,借“月”高洁之义,喻己情操之高尚。向子諲林中信步,徘徊慨叹,和屈原诗句所言,可谓世同,情同,意同。

  最后两句“世间万事转头空”,指宦海浮沉,犹过眼云烟。这句话表明词人视高官厚禄如草芥的心境。“个里如如不动”,“个里”其意为此中,即心中。“如如不动”,佛家语,指真如常住,圆融而不凝滞的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此句之源。这句话用以表达词人结庐人境,不闻车喧,远污离秽,洁身自好的心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深蕴其中。词以对人生世事的感悟歇拍,既写出自己的心声,又写出了规劝世人的金玉良言。

  全词似隐逸闲适之作,实为明志抒愤之词。全词反映了子諲居浊而守洁,远奸佞而守忠的美德。就其艺术性而言,写景,笔染春色,柳绿花红,月朗风清;叙事,笔挟风雷,激情慷慨。这种晴空布雷的手法,自出机杼,独标高格。另外,此词明开暗合,照应缜密,亦见词人匠心。第一、二句柳烟云红,当为暮霭之时,第六句月下林风,是晚间风景。时间之推移,如丝相贯,不见断隙。故是词实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好词。

创作背景

  根据王兆鹏《向子諲年谱》,此词作于绍兴九年(1139)己未,是词人第二次辞官重归清江五柳坊(芗林别墅)之后创作的。当时词人因触犯秦桧被罢官,从此归隐山林。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你喜欢
高词弃浮靡,贞行表乡闾。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与文章疏。每一睹之子,高咏遂起予。
宵昼方连燕,烦吝亦顿祛。格言雅诲阙,善谑矜数馀。
久跼思游旷,穷惨遇阳舒。虎丘惬登眺,吴门怅踌躇。
方此恋携手,岂云还旧墟。告诸吴子弟,文学为何如。
迹与孤云远,心将野鹤俱。那同石氏子,每到府门趋。

最晓阴阳證,于身独不灵。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

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城中医绝少,堪惜尔彫零。

端门赐告得驰归,雪霁沙沟净不泥。
寒度雁声天远近,早行林影月高低。
河源出塞金绳直,岳色连云翠盖齐。
戏彩高堂称寿毕,归期先报郑门西。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明明圣天子,德教加四维。
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
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
此竹日已贱,轻视如蒿藜。
我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
况在紫微垣,动为簪笏羁。
倚壁如长物,岁月无所施。
寸心空爱惜,惜此来天涯。
忽承明主诏,来谒太一祠。
再见刘先生,气貌清且羸。
持此以为赠,所谓得其宜。
少助橘童力,好引花鹿随。
步月莫离手,看山聊搘颐。
微物懒致书,故作筇竹诗。
密密偃蜂房,香远未应时霎。薇露紫烟浥尽,任风欺雪压。
老人曾饮百川空,相对肯微呷。揽取占先风度,醉高烧红蜡。
幽人门巷冷如冰,使节光华肯再登。
今夕青灯话三馆,明年何处说庐陵。

朅来松陵叩好友,到门恰值九月九。主人大笑携上船,船头载花腹载酒。

舟子劝上姑苏台,众客首肯我独否。青山只作名句观,耳目熟烂妍亦丑。

但问谁家富脩竹,我船便缆堤上柳。布帆直指吴山麓,石路荦确争猿猱。

日脚射颊赤汗泚,伛曲不啻肩重负。诗翁却携乳下儿,七十又五健趋走。

山僧烹茗饷梨栗,柿如火红大如缶。纸鸣渐觉寒飙生,起览奇迹竟何有。

稻香未老农暂息,罗拜大士集村叟。奔上绝顶瞰湖光,帽欹花落风生肘。

洞庭缥缈波云沉,彷佛顽沙卧千亩。梦想晴涛匹练飞,此来未足舒窈纠。

临行爆竹响空谷,青烟一缕千峰吼。细雨斜侵湿布袍,放船倒出莲花溇。

木兰短楫浪痕轻,随风容与烟波薮。上方树杪插浮图,金山小寺江心陡。

浓浓岚气醒复醉,远山百簇频回首。治平前度磨盘山,朱旭炯炯光照牖。

隔林笑指碧㠝岏,共约听歌到初酉。骤观山石埶颇仄,愁无平壤安杯瓿。

斯须箫管咽流云,参差满地胭脂厚。吴王台沼旧风流,至今士女皆琅琇。

逦迤妖云十二峰,铿锵艳曲三千部。当时争看碧油车,画船别驻清溪口。

芦花隐见舞凉风,中有美人垂素手。缟衫红衬水仙妆,钩帘遥睇偏淹久。

笙歌队里浪相猜,伊人莫是罗家妇。拂衣独起步山趾,夕阳晼晚清飔䬀。

长春桥影鞭虹霓,老石粼粼水浏浏。忽然回望听歌处,五色斓斑恣践蹂。

烂如彩帛剪缤纷,乱洒石间杂琼玖。又如粉塑绝鲜明,寸人豆马棼相耦。

促坐但闻丝竹声,遥瞻奇丽浑莫剖。应如余昔点中间,黑衣亦作玄云黝。

眼前声色春花秾,纵复病懒亦抖擞。同来伴侣大叫绝,私喜兹棹良不苟。

暮霭羃羃山欲无,挽衣不行烦劝诱。馀响铿然落翠微,曷若趁此含清卣。

哗呼跳船船欲崩,急索巨蟹浮大斗。五柳先生淡如菊,随俗尔尔亦其偶。

强哦古句半已残,蕉叶且复倾瓦甊。酒甘不厌觞令酷,众人或辞我辄受。

推窗更问曀与晴,皎月若出当坐守。有客不语只沉思,画船还傍芦花不。

笑尔痴痴一日欢,逝梁久矣犹思笱。石湖淜湃撼船底,倩此万顷洒尘垢。

乃知佳节游名山,须避佳节参前后。矍铄老翁诗兴剧,明朝独去登虎阜。

卿本佳人自不知,相逢蔓草露零时。殷勤问我离骚赋,欲共潇湘采竹枝。

七月月生魄,蝻出溱洧傍。始焉学跃跳,倏忽羽翅长。

所过赭郊坰,矧复遗稻粱。坐令饫饱腹,立化饥馁肠。

督民殄斯类,晨夕纷遑遑。隳突践垄亩,炬火明山冈。

燎焚弱质烬,扑击微骸僵。卒夫载朽胔,络绎持筥筐。

穿穴掩腥秽,作冢官道傍。罪浮彼破镜,虽死安能偿。

蝮蛇实摇毒,已疾传医方。蜜蜂诚小物,亦解奉其王。

畜蚕必吐缕,世赖充衣裳。畏蚊恐噆体,帱幕席与床。

青蝇奚足憎,赤虿应可防。编竹蚁知报,勤诵萤聚光。

致雨蜥蜴验,起痹全蝎良。原性殊善恶,稼穑咸无伤。

惟兹口吻酷,黍稷争先戕。乾坤百虫夥,去尔庸何妨。

吾将告宰造,投畀魑魅乡。从今乐耕凿,岁岁歌丰穰。

积善悬知庆有馀,芝兰衮衮秀阶除。紫阳一滴泉源远,早聘名儒授四书。

独立桥边望白云,摩挲古冢石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尽作咸阳原上尘。

龙门天下壮,只尺异寒暄。云气东西接,泉声日夜喧。

柳榆环岸堑,瓜瓞拥篱樊。颇似燕南道,农家各有村。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年登千室富桑麻,谁似弦歌度岁华。紫府剩延天上客,黄金同醉月中花。

龙山胜集成追感,巴岭新篇许拜嘉。倚徙更怜灯火市,笙箫无数酒旗斜。

飞舄今何处,遥怜无价珠。月光侵座满,烛影照人孤。

雨过苔犹湿,阶明蚓乱呼。邻家吹玉笛,疑是起姑苏。

罡风吹衣裂,补缀来片云。禹步登上界,下视云中君。

神湖遥接夜乐水,傍守青羊作长跪。白环之树丹刚林,空青万条玉间金。

风泉纷起响琴筑,琅琅九奏八会调仙音。东极天,浮黎国,老聃一开紫字帙,举授青真东海童,尹喜玄观求不得。

求不得,将何之,先吾闻道吾之师。跽请丫角青童儿,童儿为言子可教。

可教隔一尘,不见琼花玉蕊更翻新。朝跨青鸾暮赤凤,白波浩淼连天津。

红颜春树一挥手,日魂月魄自转河车轮。河车轮,驻景方,他时东海波不扬。

我骑东海青石羊,太清上界封云篆,缥缈三峰环绕神湖光。

子盍求我乐池上,神虎销魔一轴开琳琅。尹喜授记别,童儿狡狯掉此舌。

东华玉女击西盈,神真自向华存说。上元降敕扶广山,六甲灵飞授刘彻。

蟠桃岁熟阅三千,尹喜头颅卉回雪,知否曾来学宝诀。

我今唤起石羊群,太霞一曲排空闻。袖得三峰归下界,绘图一炷妙香薰。

腹皤目睅状粗顽,浪得时名满世间。口腹中人常腊毒,肺肝如见善藏奸。

征文误入吴都赋,窜迹难穷丙穴湾。正恐逋逃渊薮在,海风吹去又吹还。

礼吾地僻聚儒衣,三尺丝桐满架书。细草幽兰秋径馥,清风明月夜窗虚。

固知圣教元无隐,惟有人心却是危。记取当年箪食乐,残蝉斜日任悲凄。

溪边三尺翻盆雨,阁下滩声。阁上风声。那管愁人彻夜听。

想来溪水添多少,昨阻舟行。今送人行。安稳渔翁挂绿罾。

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望秦川,遥辞陵庙,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听九龄之言,不到于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马索长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名曲。帝谓:“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长卿遂撰其词。吹之为曲,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余既备知,聊因暇日撰其辞,复命乐工唱之,用广其不知者。其词曰:


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萧散,君王何日归还?

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自弯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