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曲中,作者托情于燕,抒历史兴亡之叹。燕子有飞迁的习性,秋天飞往南方,春暖花开时再返回北方。作者用燕子的来去喻示时间的流逝,又赋予燕子以人的视角。
接着写燕子喃喃细语,忙碌争飞,似乎在寻找王谢繁华旧迹,诉说人间兴亡之事,实际上是移情于燕子,将燕子的本能活动赋予人的主观意识。在只有“巷陌乌衣夕照斜”的无奈失望中,作者更是借燕子的口吻直接诉说历史兴亡的慨叹。全曲紧扣咏燕来怀古,继承了古人却又不拘泥、重复,立意新颖。尤其是移情手法的运用,使此曲更具婉转、曲折之妙。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是一个对偶句,依旧借助燕子的视角慨叹历史,文学上将这种手法称作“移情”,即将人的主观感受转移到某样事物上,使人物合一,强化情感的表达。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兴亡往事最终都付与评说,人世喧嚣也都归于“喃喃”之语。曲的结尾很有一种有淡世事的超然之感。
蜀山崔嵬去天尺,千峰万嶂攒列戟。奔涛坼峡斗雷霆,削铁层层梯绝壁。
青天鸟道瞰窅冥,终古蚕丛见开辟。地缩千盘云栈重,天回四游阁道窄。
牛车络绎不断头,飞走凌兢罕接翼。轮鞅牵确如有声,人鸟夤缘共一迹。
穴穿重掩身入霤,登顿巉岩足上壁。此图瑰璚画者谁,似为升平写物色。
天汉津梁扼关陇,沃野舆图跨梁益。参旗横拂东井深,褒斜钩连子午直。
邛竹蒟酱来东西,滇僰冉駹走阡陌。何烦力士挽金牛,是处戎王贡瑶碧。
郫筒好酒车郤载,织成锦段马荐席。烝徒犹拜古帝魂,学士能铭剑阁石。
呜呼此图不易得,全盛方舆真可惜。丹青如阅《华阳志》,衣裳不为左担易。
何物毡车掣橐驼,况乃穷庐盖服匿。卧龙跃马定谁是,锦江玉垒还自昔。
雪江老人头雪白,吮笔经营口嚄唶。画师有心人不识,老夫看画长叹息。
或把琴书,或携粉镜,平分画舫清秋。过女儿浦口,新妇矶头。
秋光澄湛明于雪,映水上、茜帐银毬。敲针稚子,临风把钓,学唱吴讴。
依旧滚滚江流。还半下吴门,半绕巴邱。只江东麋鹿,几度来游。
迟归沙鸟应相笑,他乡景、有甚清幽。黄花开过,紫螯卖过,谁把君留。
功罪朦胧令自宽,苞苴馈赠且偷安。民穷转觉军中好,寇过惟从壁上观。
俗吏飞腾推挽易,妖氛飘瞥送迎难。逍遥无暇谈攻守,不及乡农早议团。
璇台冠昆岭,西海滨招摇。琼林笼藻映,碧树疏英翘。
丹泉溧朱沫,黑水鼓玄涛。寻仙万余日,今乃见子乔。
振发睎翠霞,解褐礼绛霄。总辔临少广,盘虬舞云轺。
永偕帝乡侣,千龄共逍遥。
刘郎持玉笛,再入天台山。天台女儿不相见,采药直入桃花源。
刘郎吹笛花能言,云离雨别三千年。青矑横波发鲜碧,蓝红染作夭桃色。
刘郎今姓杨,相逢便相识。金条脱,龙缟衣。飙车木凤凰,飞下铁山西。
茜桃拂面丹如雨,红蝶黄莺解歌舞。桃源无路入人间,一身金翠来何许?
玉山子,莫将迎。方平会麻姑,参语无蔡经。飞仙不入风沙地,无端夜过昆山市。
三涤肠,三洗髓,绛雪玄霜玉池水。
太岳记《禹书》,霍为冀州镇。中央惟土德,极并嵩华峻。
积厚恣蟠薄,元气富宣蕴。仰观何轩昂,腾霄意不尽。
青排与翠竦,峰岭擢戈盾。苍紫障日回,凌标冠霞近。
神灵閟杳蠖,秩祀严荐晋。尚闻竹节书,使者去方迅。
于今配侯伯,福物道无吝。功美云雨施,岁被千里润。
歌诗展然作,庶用备赞傧。
挥戈歼馘烈当年,愈信文优武更全。志节淩霜飘玉阙,精忠贯日映金川。
魂归夕岭乾坤老,祀享浣花俎豆鲜。麟阁标名垂万古,先生真不愧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