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十一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简析

  “摇落秋为气,凄凉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来写景,并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的追忆。诗起首就奠定了全诗的悲怨基调,后面的用典也就大多与悲怨愤恨及其死亡相关。“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一是用舜死时两个妃子为其而哭,泪洒竹上尽成斑点的典故,二是用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为齐国伐莒,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号哭过于哀痛,而导致杞的城墙为之崩塌。作者用此两典,暗示梁元帝的失败和江陵城的陷落。“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其深层则含有谴责之意。“天亡遭愤战”引项羽之典。项羽兵败时对乌江亭长说:“此天要亡我,我又何必渡江呢?”然后自刎而亡。“遭愤战”是指遭遇使人怨愤的战争。“日蹙值愁兵”指梁的国土一天比一天在缩减,将士为之而愁也没有什么用处了。“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借天文之象暗喻梁早已显出败亡的迹象。《晋书·天文志》载:“虹头尾至地,流血之象”。长虹映照军营战垒是兵败的征兆,而长星流落营中又为主将陨落的先兆。“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仍是用典。“楚歌”句用项羽兵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之典,寓含梁朝江陵兵败多有怨恨之意;“南风”句则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对阵楚师则歌南风,多有死声,预言楚必然无功而返,而暗指梁元帝必败。以上六句都是引典而暗寓江陵败局乃天意难违。“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庾信羁留北方而不能南归,预想自己肯定会被人诟病,但想到梁的腐败无能与不可挽救,也就顾不得论身后之名而借酒浇愁了。实际上这是庾信的愤激之言,梁必败早就有预兆,我等又何德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呢?那就暂且以杯中酒而自我安慰吧!

创作背景

  诗人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痛的怀念故国之意。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你喜欢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群生。
武帐虚中禁,玄堂掩太平。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威仪备吉凶,文物杂军容。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无复临长乐,空闻报晓钟。
追攀万国来,警卫百神陪。画翣登秋殿,容衣入夜台。
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花露滴香红,花底漏声初歇。人似一枝梅瘦,照冰壶清彻。
翠蛾云鬓为谁容,虫丝宝奁结。可惜一春憔悴,负满怀风月。

鼎湖龙远野云阴,慷慨中流誓国心。臣力不支香气竭,忠䰟有限海波深。

百年仁义空澌尽,此日神州遂陆沉。峻节奇功磨不得,崖山突兀自千寻。

长与渔樵作近邻,万缘歇尽得閒身。田园自是休心地,朝市何能恕懒人。

且喜林间无杂树,岂知门外有通津。客来莫怪逢迎简,牛放西溪牧未驯。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荡荡青天白日迟,鸳鸯待阙阻佳期。人生得意须年少,天下伤心是别离。

弦绝更谁知法曲,妆成空自赏丰姿。若教倚市甘轻薄,亦有千金却扇时。

闻说君家景趣幽,东轩竹石映清流。万竿苍玉松煤润,一块玄精墨沈浮。

舜世移根从嶰谷,禹时充贡自青州。虚心尽日当窗立,重质何年此地留。

十载子孙多似箦,三春苔藓滑如油。月中风舞颠鸾尾,岁晚霜凝睡虎头。

借看屡招坡老辈,拜呼频见米公俦。声敲环佩星芒夜,骨露琼瑶鹤梦秋。

席地醉眠怜翡翠,引瓶磨洗厌蜗牛。谩期别墅开三径,誓向平泉占一丘。

挑笋旋烧供茗椀,束薪烂煮对吟瓯。明当直造林深处,镌刻新诗记胜游。

谢傅爱羊昙,东山日并骖。称名当第五,受爵敢过三。

浪谑曾无虐,风骚秖自耽。庭花莫閒种,芳草树宜男。

斜日去不驻,好风来有情。江城过风雨,花木近清明。

水树閒照影,山禽时引声。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

江市樵苏早散,山家灯火常昏。纱帽支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

御教场中月直时,下山全不道归迟。三松影落半湖水,一路沿钟到净慈。

寂寂暮檐响,黯黯垂帘色。唯有瓴甋苔,如见蜘蛛织。

曾停机上玉梭抛,思绪纵横自解嘲。侬惯织缣兼织素,丝丝入扣故相交。

瞽者不视色,聋者不听声。
观其动作间,视听由心生。
一心苟有蔽,耳目绝聪明。

归舟重过我,杯酒复觞君。白雨昏天末,红炉暖夜分。

来从茅口路,去卧洞庭云。别后还相忆,翘望到日曛。

友生遗吾南中报,道尔春明阙下归。洛水忍闻摧折早,海城翻忆往来违。

书香有子应能继,岁晚亲朋日见稀。宝剑他年悬陇上,故人松柏几成围。

勇退人难事,明公识虑长。
波涛济舟辑,霜雪见松篁。
林下开前圃,花间撤亚枪。
二疏良宴会,老杜好篇章。
道向清来胜,机于静处忘。
当除印如斗,试一较閒忙。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客中连日雨和风,晴色今朝杳霭中。
遥想雁行公事毕,肯来同上北高峰。

十载重游地,孤城带落晖。西园迷旧迹,北渚长新矶。

玉树人俱尽,金庭事已非。何须闻短笛,独立自沾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