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司户蕡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风卷起惊涛骇浪,拍击着两岸悬崖峭壁,危舟飘荡,桅杆摇晃满天布满重重乌云。已经像北国的鸿燕,刚想起飞就被摧抑,又像悲愤的骚客,远眨天涯难归惊魂。
哪里会有汉廷的急诏,把你提前召回,只能像接舆那样,佯狂楚路高歌抒情。万里他乡与你相逢,既喜悦又悲伤,恨只恨凤凰巢在僻野,遥遥远隔九重门。
注释
蕡(fén):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今河北昌平)人。宝历二年(826)进士。
云根:指江边的山石。
碇(dìng):系船的石墩;危樯:即危船。此句意为由于江风所致,山石摇动,江船危系于石上,景色也是天昏地暗。
燕鸿:即鸿雁,比喻刘蒉有万里腾飞之志,且又澄清高洁。但是不幸的是他刚刚展翅,就被狂风摧折了。
更惊:意谓江风蔽日的景象惊动了刘蒉迟迟不归的魂灵;骚客:指刘蒉;后归:迟归。刘蒉被贬长达七年之久,所以言此。
汉廷急诏:指汉代朝廷曾急诏征回者。
楚路高歌:以屈原比刘蒉,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所以为“楚路高歌”。高歌,形容诗情悲壮;翻:以旧曲制作新词。
万里相逢欢复泣:指两人在远离京城的地方重逢。
凤巢:比喻贤臣在朝。传说黄帝时,凤凰息于东园,或巢于阿阁;西隔:当时诗人在荆楚之地,长安位于荆楚西北,所以谓西隔。此句意谓贤者皆被放逐远离朝廷;九重门: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赏析

  诗一开头即显雄伟气魄,境界开阔。“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描绘的既是两人相逢之地风浪蔽天、日昏舟危的景象,更渗透着诗人对时代政治环境的深切感受。江风浩浩,浊浪奔腾,看似“云根”一般的岸边山石和系船石墩受到浪花一阵阵的冲击,船上的高高桅杆,在江风中摇摇晃晃,显得景色分外惨淡。浊浪、危舟、昏天的景象正是晚唐动荡险恶的局势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联把表现刘蒉的坎坷遭遇和抒发对刘蒉的深切同情紧密结合起来,“已断”句将刘蒉比作有万里翱翔之志的北国鸿雁,刚刚振翅就被狂风摧折,以此喻指刘蒉刚要在政治上奋飞高举即遭恶势力摧抑和扼杀的遭际。“更惊”句把刘蒉比作受谗而被流放的屈原,因为遭受诬陷,远贬南荒,难归乡土。前一个“已”字,后一个“更”字,紧凑有力地把刘蒉以“对策”触怒小人和后来横遭贬谪——其生平遭际中的两件大事——联结起来。而且通过沉痛愤慨的笔调,表现出诗人对刘羡之不平遭遇的扼腕叹息。颈联又借用历史人物进一步抒写对刘蒉的敬仰和同情。贾谊被贬三年,终于被汉文帝召回长安,拜为梁怀王太傅,可是同贾谊一样有抱负有才华的刘蒉却没能有被急诏征回的命运。接舆不满现实,曾编成歌词,嬉笑怒骂地批判当世,刘蒉也像接舆一样,批评朝廷,写出了一篇在当时士人和朝官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对策”。“谁先入”是对刘蒉“不得入”的同情和不平;“高歌”是刘蒉欲力抗王朝危亡而大声疾呼的勇敢选择,这一句饱含着诗人对他的不畏险恶、追求高洁情操的赞赏和敬仰。

  尾联上句“万里相逢欢复泣”是对友人相逢时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态的写照。两位挚友在远离家乡、远离帝京的地方不期而遇,其兴奋和喜悦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又是两个同具匡世济国之心和忧时愤世之感的文人朋友,他们的这次重逢,恰恰同在他们患难之时:一个是因罪被贬;一个是因为受到腐朽势力的长期排挤而万里投荒,大体相同的坎坷命运和对国运的忧切,又使他们不得不泣。“欢”不过是知音意外相逢时那一刹那间的快事,“泣”则是长期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情怀的抒发。这其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嗟叹,更多的是为国运难扶的悲泣,这一点在末句中的“凤巢西隔九重门”中已经表现得很显豁了。“凤巢”是贤者的象征,凤巢被拒之九重门之外,其济国匡世之才志备受排挤,不为君王所接纳反而流贬远地,朝中奸臣当道,君王被蒙蔽视听,臧否不明,晚唐王朝正如“重碇危樯白日昏”般岌岌可危。

  李商隐是唐代诗人学杜甫的一个卓越的殿军。他的这首赠友之作能够将对朋友的同情、对同事的忧虑和对宦官黑暗势力的愤恨很好地融为一体,在深沉凝重之中饱含哀怆愤激,其风格深厚蕴藉,酷似杜诗而又有诗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表现手法。

创作背景

  《赠刘司户蕡》作于大中二年(848)。大和二年(828),第试贤良方正,刘蕡论及宦官擅权误国,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司户参军。约在大中二年初春,刘蕡自贬所放还途中,与李商隐在黄陵(今湖南湘阴)相遇。李商隐满怀对友人的同情和对宦官的痛恨,写了这首诗。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中年为吏晚专城,不独身荣府亦荣。
江汉风流见羊杜,相门经术有韦平。
十年一别音书绝,万里相看骨肉情。
今代庞公入城府,定将悬榻与逢迎。
满到十分人望尽。仙桂无根,到处留光景。听我尊前欢未竟。金卮已弄寒蟾影。
银色界中风色定。散了浮云,宝匣初开镜。归去不须红烛影。天边自与人相趁。
沿溪十亩桑,绿叶敷且腴。
朝采不盈筐,暮视唯空株。
乃知飞萤来,窃食无复余。
汝饥既云餍,蚕饥当何如。
岂挟照书劳。我困正在书。
喫衣谚所笑,思炙计复虚。
僮奴日捕拾,囊献如囚拘。
尘编眊难覩,乾死气亦纾。
政尔可得尽,一笑清霜初。
清霜几时来,我亦寒无襦。
及时且封溉,朂哉为后图。
平生耻为一身谋,枘凿方员两不投。
虮虱但知贪肉食,醯鸡何足语天游。
雪余自闭但安户,月皎时登王粲楼。
更得吾人诗句好,当知此乐与天侔。
昔年桃李月,颜色共花宜。回脸莲初破,低蛾柳并垂。
望山多倚树,弄水爱临池。远被登楼识,潜因倒影窥。
隔林徒想像,上砌转逶迤。谩掷庭中果,虚攀墙外枝。
强持文玉佩,求结麝香缡。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
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才学羞兼妒,何言宠便移。
青春来易皎,白日誓先亏。僻性嗔来见,邪行醉后知。
别床铺枕席,当面指瑕疵。妾貌应犹在,君情遽若斯。
的成终世恨,焉用此宵为。鸾镜灯前扑,鸳衾手下隳。
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努力新丛艳,狂风次第吹。

公馀赓载不曾閒,一段风流嗣建安。霜月西窗谁画取,诗人双耸玉楼寒。

桐阶白露下,湿萤光炯炯。
铜盘烧蜡黄,秋衾梦魂冷。
粉泪铅华滴,云鬓秋蝉整。
何处玉銮声,芙蓉笑孤影。
我公廓庙姿,当为济时霖。
生才必有用,应物初无心。
异时百僚上,金貂耀华簪。
富贵恐不免,易退其自今。

夔蚿心事最怜君,燕羽差池惜暂分。宣室忽闻新换汗,霸陵真起故将军。

春风远度天山雪,卿月重依帝阙云。往岁诗篇盟息壤,道周相候慰离群。

今夕知何夕,祥光发帝庭。
五云扶圣日,一点见台星。
廊庙须材久,丝纶洗耳听。
愿从来岁始,天上酌修龄。

燠风熙自南,淑景变物色。引领望岩阜,光宠遍林薄。

抚兹盛农节,耦耕及南陌。虽匪康庄衢,良用歌帝德。

报尔龙头选,才名我昔闻。凤凰今有象,骐骥直空群。

黄散经纶事,金縢礼乐文。更期射三策,早晚奏明君。

郁郁岩下柏,青青水中蒲。岩前有幽人,壮岁常独居。

独居亦何为,不羡春华敷。十年掩关卧,门庭尽荒芜。

美人殊不来,日夕听轩车。

汉川城上角三呼,扈跸防边列万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万艇渔灯半晦明,稀微海角晓云轻。山连北固青迎眼,水激中泠白拂旌。

尽望潮涛烟鸟影,终宵风雨蒻蓬声。茫茫天堑分南北,不尽行人今古情。

何须百鍊鉴,自胜五兵符。

拒霜开欲尽,草阁已深秋。物色时俱化,年华水共流。

庭螀寒入户,寒雁晚横楼。知己何寥落,清灯感旧游。

春园啼鸟报花开,为忆当年手自栽。对月一樽初赏罢,近风千点却飞来。

閒情夜夜悲银管,鬓发朝朝坠镜台。最是东皇堪恨处,满庭疏雨湿苍苔。

路转枫林积叶深,秋塘涨水绿沉沉。
沙鸥却似曾相识,独立莎汀伴醉吟。
青青芳桂树,幽阴在庭轩。向日阴还合,从风叶乍翻。
共看霜雪后,终不变凉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