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汉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年年都伫足南望,盼望王师返回。
哭不成桥,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注释
州桥:正名为天汉桥,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宣德门和朱雀门之间,横跨汴河。
朱雀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旧城南面有三座门,朱雀门是中间的一座,为正南门。
宣德楼:宫城的正门楼。
天街:京城的街道叫天街,这里说州桥南北街,是指当年北宋皇帝车驾行经的御道。
父老:指汴梁的百姓。等驾回:等候宋朝天子的车驾回来。驾,皇帝乘的车子。
失桥:哭不成桥。询:探问,打听。
六军:古时规定,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天子设六军。此处借指王师,即南宋的军队。

赏析

  此诗为过汴京时所作,作者以白描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盼望光复的殷切心情,隐晦地流露了作者对议和不战政策的不满。全诗在朴素的语言中把遗民盼望王师北返的急切而又失望的心情刻画得极为真实感人。

  此诗四句,截取了一个生动的场面,有人物、有环境、 有情节、有对话,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小小说来看。环境背景,是第一句的交代,州桥,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为其南北是御路,作者经过此地,不直写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而是从对面写来,写中原父老的感情。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中原父老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他们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见到宋朝使者,一时间该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泪欲流啊!可他们强行忍住,因为屈辱的遭遇虽然难堪,盼望官军的情绪最是激烈。

  接下来,两句忍泪失桥的询问,是这个场面的高潮,然突然收结。从内容上看,这样更深刻地表现了中原人民盼望北伐的心情;从艺术上说, 在感情的顶点收结是诗歌创作的妙法, 往往起到语尽不尽的效果。此诗正是如此,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父老”的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如果一定要作想象的话,那范成大可能只是无言以对,因为南宋统治者的既定政策根本不想收复失地,这是十分可悲的。因此此诗对南宋王朝的投降政策也有一定的批判。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桥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桥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桥胜有桥”。

创作背景

  公元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渡过淮河,踏上中原土地,感慨很深,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日记《揽辔录》一卷,又有诗一卷,收其所作七十二首七言绝句。此诗为过汴京时所作。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你喜欢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郁蒸还起炮车云,旱气方隆雨未能。应念开帱来白鸟,故成洒酒聚青蝇。

南皮痛饮君当继,北牖高眠我独醒。人仰郡侯清可倚,暑中真是一条冰。

幽寺倚岩阿,云扉掩薜萝。老僧中燕息,谁问世风波。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一朝挥别袂,九日在征岐。
识我相思意,如君独坐时。
榴花须满盏,菊蕊况盈枝。
目下重阳泪,宜看杜牧诗。

綵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有酒有酒兮黯兮溟,仰天大呼兮。天漫漫兮高兮青,高兮漫兮吾孰知天否与灵。

取人之仰者,无乃在乎昭昭乎曰与夫日星。何三光之并照兮,奄云雨之冥冥。

幽妖倏忽兮水怪族形,鼋鼍岸走兮海若斗鲸。河溃溃兮愈浊,济翻翻兮不宁。

蛇喷云而出穴,虎啸风兮屡鸣。污高巢而凤去兮,溺厚地而芝兰以之不生。

葵心倾兮何向,松影直而孰明。人惧愁兮戴荣,天寂默兮无声。

呜呼!天在云之上兮,人在云之下兮。又安能决云而上征,呜呼。

既上征之不可兮,我奈何兮杯复倾。

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汗马骄。孤客不堪回首望,苍茫一片劫灰烧。

东北劫愈急,问策乃及我。楼前招片月,仗剑向辽左。

强邻久阻兵,跨海置遮逻。吾民剑迫逐,待毙但僵坐。

其锋诚难争,善守抑犹可。杜回有时颠,食报在魏颗。

姑求振民气,申儆首媮惰。死灰傥复燃,行见陆浑火。

人言柔胜刚,精铁绵与裹。试探囊底智,筹一不须夥。

我祖之冢萝山阳,昔者沃土今遐荒。十里燃烽五里堠,白日黯黯旗飞扬。

手栽三松燃松长,谁其守者豺与狼。呜呼一歌兮歌声促,海隅是日家家哭。

鸡虫底处觅得失,凫鹤无心较短长。
医国未能三折臂,忧时空费九回肠。

故里何曾远,南风不放行。梦依云外树,家在雨边城。

今昔悲重宿,艰难剩一程。萧萧归雁晚,又作异乡声。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五十谁能读五车,《黄庭》《白帖》任冬余。江门老子诗偏好,只对青山不著书。

绿窗睡起小妆残。玉钗低堕云鬟。回纹枉寄见伊难。心绪阑珊。
翠袖两行珠泪,画楼十二阑干。销磨今古霎时间。恨杀青山。

下雺上雾昏昼错,春泥滑滑断芒屩。无双江夏打门来,一笑缡{衤步}雨淋鹤。

扶携镫前认鬓影,弄发惊看点霜薄。探怀贶我珍珠船,渊颖歌行尽奇格。

五年代舍酷见病,相逢那怪颜色恶。明江西去滩濑崄,秀岭南来瘴烟作。

庳篷更溯古苍梧,火山冰井贮行橐。醉中失足入酢瓮,程逊几悲履龟坼。

负舟昔闻视蝘蜓,破{豕勹}今犹凛蛟鳄。君家父子捍海塘,白日骑鲸上寥廓。

王尊立水竟冥死,化身精卫血流噣。此时傥逐申屠徐,一家两地三冤魄。

阳侯呵护宁偶然,千钧赖尔一縆托。倚闾有母念陟屺,楚?今为越凫㲉。

白云亲舍隔迢迢,安邑猪肝得何乐。伊余寂寂可笑人,刻楮真惭棘端削。

朝披挑耳南塘图,夕饵扶衰西蜀药。牛医马磨共还往,西水东鱼叹离索。

今宵执手疑梦寐,深杯婪尾莫嫌数。檐前几点社公雨,烛花一粒青豆爆。

漫愁无耳难陀王,社酒仍邀再三酌。

我本三生杜牧之,寻芳无处慰遐思。折将野卉酬春眼,分得新愁伴酒卮。

未免有情同此席,若为继见待何时。墙阴土净堪藏艳,寄语花神好护持。

窗外潇潇响,孤镫淡五更。乡思如碧草,一夜雨中生。

语录传来久,所明机妙深。
霜天七实月,禅夕一真心。
祇有道为证,更无尘可侵。
前溪鸥出没,谁自感浮沉。
思君又是东风起,楼倚浮云目千里。
芳草不知人断肠,带烟带雨连春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