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看到湘江两岸的斑竹,又看到长着锦色羽毛的的鹧鸪,振翅而飞。
满怀的愁情,就像聚拢在湘江上空的阴云,无奈而深情地问苍天,自己的丈夫从何处归来。
注释
湘云:湘江上的云。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李益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带的女子

  诗的开头写她怀远的愁情,不是用直陈其事的方法来正面描写,而是用“兴”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有韵致。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为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这种染上斑斑泪痕的竹子,称为“湘妃竹”,又称“斑竹”。诗中人看到湘江两岸的斑竹,自然会想到这个优美而动人的爱情传说,连类而及,勾起自己怀念情郎愁绪。正在这时,诗中人又看到引动她愁绪的另一景物,那长着锦色羽毛的鹧鸪,振翅而飞,且飞且鸣,其声凄清愁苦,听到鹧鸪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绪。鹧鸪喜欢相对而啼,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妇,都怕听鹧鸪的啼叫。看到听到鹧鸪的飞鸣,自然会使这位思妇的愁怀,一发而不可收了。

  “处处湘云合”一句,以笼罩在湘江之上的阴云,来比喻女主人公郁闷的心情。以阴云喻愁怀,这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文镜秘府论·地·六志》引《赠别诗》曰:“离情弦上急,别曲雁边嘶,低云百种郁,垂露千行啼。”释曰:“……上见低云之郁,托愁气以合词。”《鹧鸪词》的“处处湘云合”,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闷的心情。

  诗的前三句,诗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鹧鸪这些景物构造出一幅有静有动的图面,把气氛烘托、渲染得相当浓烈,末句突然一转,向苍天发出“郎从何处归”的问语,使诗情显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写出了主人公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我们仿佛看到她伫立湘江岸边翘首凝望的身影,感觉到她盼郎归来的急切心情,人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一致,绘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怀远图来。

  这首诗清新含蓄,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抒情手法全靠气氛的渲染与烘托,很有特点。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1]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高雁空秋兴,寒螀破晓眠。
淡烟白似海,野水碧于天。
兴废嗟何及,行藏信自然。
南人乍骑马,北客半乘船。
麟趾褭蹄式可寻,何须番舶献其琛。
汉家平淮书难续,且仿齐梁铸饼金。

远趋君命忽中违,此意年来识者稀。黄绮曾为炎祚出,子陵终向富春归。

江船一话千年阔,尘梦今惊四十非。何日孤帆过天目,海门春浪扫渔矶。

破睡轻风透碧纱,宝钗聊插任攲斜。欲寻女伴嬉游去,试问鞦韆有几家。

水光浮柱础,天影带楼台。
触石云孤起,吹潮雨四来。

密叶修茎翠万竿,未须还怨晓霜寒。天涯拚作无归客,且得清秋一夕安。

熙熙阳春,既发既舒。翼翼南亩,是展是图。

嗟尔农夫,各敬乃事。往利尔器,诫尔妇子。

惟生在勤,勤则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祁祁甘雨,膏我下土。习习谷风,和泽乃普。

往即尔耕,惟力之深。往莳尔苗,勿倦其耘。

于日于夕,自遂自达。尔心勿忘,彼生孰遏。

惟天之心,矜我下民。民不违天,使尔有成。

既穟既实,既坚既好。尔穫既周,先养尔老。

保尔家室,抚尔幼稚。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于本,惟土物爱。

不念其本,则越其思。所思既越,害斯百罹。

嗟尔父老,其告其喻。尔之有生,君实覆汝。

尊君亲上,其笃勿忘。小心畏忌,率于宪章。

嗟尔父老,教之孝悌。孰无父母,与其同气。

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

嗟尔父老,勿替谆谆。其未率从,警厉其身。

告以祸患,其使知惧。无俾蹉跌,以陷罪罟。

惟国之法,烨烨其垂。使尔知避,岂欲尔施。

尔或自陷,予疚予恫。曷使予怀,寘于尔衷。

于赫圣主,敷德流泽。布宣弗勤,时予之责。

咨尔父老,助予念兹。岂予之助,报国是宜。

粤以今日,劝相于郊。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咨尔父老,尚演厥义。其讽其歌,于乡于里。

俾一其心,服我训言。击鼓坎坎,自古有年。

高轩遥肯顾,扫室惯逢迎。酒喜频中圣,官惭四至卿。

忧时论曲突,感物咏长檠。古道难开口,微君孰与明。

缥缈风烟上,谁栽柏满庭。诸郎浑玉雪,前哲想丹青。

举国思人鉴,重泉掩德星。空馀千载事,寒露泣秋萤。

茶橐临门门未开,多泥穷巷遍苍苔。
始知犹胜杜陵老,旧雨客来今亦来。

玉海云生贝阙高,骑鲸人去采芝遨。滦江一夕秋风到,瑟瑟珊瑚涌翠涛。

纸上珊瑚间木难,曾敲黄阁卸吟鞍。
赏音今有平园否,得句堪寻岣嵝刊。
鹦鹉夜栖金屋冷,的卢秋战玉关寒。
春风归雁那知己,寄与深宫绝塞看。

杏花好梦入春眠,锦帐仍逢第一仙。不比荒唐巫峡雨,真成窈窕散花天。

殷勤燕子通诚后,绸缪桃根晚渡前。不是三生情种重,那能消受翠华钿。

步入罗湖石径斜,阴阴乔木锁烟霞。
小桥流水君须记,便是丁和处士家。

玉勒金羁百万钱,五陵车骑日翩翩。乐游原畔争相问,一曲胡姬酒肆眠。

舍筏愁将夕,墟烟极望平。
余花红半委,初笋绿丛生。
水漫鱼登市,山昏鸟入城。
心心天目路,只解向西行。

霞光敛尽山光暝。橹声歇处江声静。新月照菰蒲。渔灯时有无。

背屏银烛短。帘外风如剪。离梦绕汀洲。有人欹枕愁。

道傍无驿舍,投宿向深村。
閒唤邻翁语,翛然古意存。
半篱花隔水,数亩竹当门。
传说冈头树,时留虎爪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