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朱彝尊批注语)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未抵”二字乃全诗关键,意谓前六句所述古之伤心泪,皆不及青袍送玉珂之泪感伤深重。
前六句所写之事看似情况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含有诗题的一个“泪”字。首句长门宫怨之泪,次句黯然送别之泪,三句自伤孀独之泪,四句有怀睛德之泪,五句身陷异域之泪,六句国破强兵之泪。程梦星说:“泪至于此,可谓尽矣,极矣,无以加矣。然而坎坷失职之伤心,较之更有甚焉。故欲问灞水桥边,凡落拓青袍者饯送显达,其刺心刺骨之泪,竟非以上六等之泪所可抵敌也。”陈永正《李商隐诗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云:“末两句点出全诗主题。作者把身世之感融进诗中,表现地位低微的读书人的精神痛苦。义山是个卑官,经常要送迎贵客,……此外对令狐綯低声下气,恳切陈情,还是被冷遇,被排斥。这种强烈的屈辱感,好比牙齿被打折了,还得和血吞在肚里,不能作声。……前六句是正面咏泪,用了六个有关泪的伤心典故,以衬托出末句。而末句所写的却是流不出的泪,那是滴在心灵的创口上的苦涩的泪啊!”此诗可谓是诗人感伤身世的血泪的结晶。
李商隐诗用典较多,此诗可谓代表之一。北宋前期诗坛有“西昆体”,刻意学李商隐,其代表人物杨亿、钱惟演、刘筠曾专效此《泪》诗,各作《泪》二首,句句尽用前代感伤涕泣之典故。
烟雨池塘,盻花枝、垂垂向人如泣。燕子乍归,帘幕馀寒,语困画梁双立。
晓光摇帐惊眠起,□□□、莺簧犹涩。断肠处、丝繁絮乱,子规声急。
只恐芳时易戢,便不待秋风,粉销香浥。半掩绮窗,深锁重门,天静月华将入。
素琴弹尽离凤调,凄风与、愁云交集。夜迢递、罗襟旧痕又湿。
风僝雨僽。渐柳眠无力,花如中酒。睡怯象牙寒悄,幽梦几回浑不就。
燕搊华弦,莺调清管,细谱新词杜鹃噣。行路方难,归期无据,愁与闷相守。
芳醪点出天公手。解翻寒作暖,撺辰成酉。枕畔华胥暂拖逗。
青眼朦胧,一任长门,送来银漏。未举尊前,乍停杯后,半刻也堪白首。
铅椠频年席未温,十年心迹几朱门。难忘节物偏垂涕,有约乾坤不受恩。
涉世未妨颜更冷,依人何意舌犹存。萧萧故业斜阳外,共尔无惭廉吏孙。
船头风声鸣万鼓,扁舟系缆沙边树。船中病客昼闭篷,睡起空江日亭午。
鸡犬萧条数家县,市声已变淮南语。长年三老唤不醒,一叶波间去如舞。
笑予何事日栖迟,不读离骚便赋诗。
几度寻筇欲问酒,蒲香隔院竟招谁。
隐隐翠微巅,烟霞护讲筵。泉通茶灶下,云起竹窗前。
不信尘中客,居然世外仙。明朝别南浦,清梦夜长悬。
竹响松涛半入云,巴童度曲午犹纷。当年彩笔翻飞处,岩石空腾尽隐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