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随着春风郊外散步,村村一片片红花绿柳。

田翁说春社快要临近,邀我去他家尝春酒。

沉醉中赞颂新上任的成都府尹,这样的好官双眼从未见过。

回头指着大儿子说,他原来是一个弓箭手。

名字登在飞骑兵的军籍上,服兵役的年月也最长久。

前几日放他回家务农,这才救了辛辛苦苦的老朽。

差役赋税哪怕重得逼人致死,我发誓也不把全家搬走。

今年社日,要大大热闹一番,不知您能在这里留住否?

接着呼喊妇女,把大瓶打开,为我还用大盆盛酒。

这种扬扬的意气令人感动,爱民正是为政之首。

说的话过多而且又杂乱,夸奖府尹始终不离口。

清晨出游,偶然来到他家,却从卯时到酉时喝了一天酒。

长久做客应爱惜人的友情,我哪能拒绝邻近老叟的挽留?

他高声叫人拿取果栗,我几次告辞他又拉住我的臂肘。

看他指手画脚强留得无礼,我不觉得村里老头粗鄙呆丑。

月亮来时他还一再遮拦,还生气问我喝酒管它几升几斗?

注释

遭:指不期而遇。泥(nì):缠着不放的意思。泥饮:缠着对方喝酒。严中丞:严武,时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美中丞:赞美御史中丞严武。“美”作动词用。

步屧(xiè):行走;漫步。“屧”即草鞋。《南史·袁粲传》:“(袁粲)又尝步屧白杨郊野间,道遇一士大夫,便呼与酣饮。”

花柳:花和柳。宋许月卿《多谢》诗:“园林富贵何千万,花柳功勋已十成。”

逼:逼近。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之分。这里是春社,在春分前后。

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酒酣:有几分酒意。新尹:新上任的成都尹,指严武。

畜(xù)眼:畜眼,犹老眼,是对自己眼睛的谦称。“畜”同“蓄”。

指大男:指着他的大儿子对杜甫说。

渠:他。弓弩手:弓箭手。此句是说被征去当兵。

飞骑:军名。

长番:唐代府兵制中,无更代的长期兵役。

放营农:放归使从事农耕生产。

衰朽:即衰老,田父自谓。

差科:指一切徭役赋税。一作“差料”。

举家:全家。汉焦赣《易林·乾之需》:“目瞤足动,喜如其愿,举家蒙宠。”

大作社:社日要大大地热闹一番。

拾遗:指杜甫。杜甫曾任左拾遗。

取(zhǒu):取酒的意思。

风化首:意思是说为政的首要任务在于爱民。

杂乱:多而乱;无秩序、条理。

朝(zhāo)来:早晨。

卯(mǎo):地支的第四位,上午五点到七点为卯时。酉(yǒu):地支的第十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为酉时。

久客:久居于外。汉焦赣《易林·屯之巽》:“久客无依,思归我乡。”惜:珍重。

邻叟:邻家老人。此指田父。

肘:这里作动词用。时被肘,是说屡次要起身告辞,屡次被他以手掣肘(拖住或搂下)。

指挥:此指田父指手画脚。

村野:犹鄙野,相当于现在说的“老粗”。

遮:遮拦,就是拦住不让走。

嗔(chēn):嗔怪,就是生气。升斗:借指酒。

赏析

  此诗开头“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是说穿着草鞋信步去玩春景。即下文所谓“偶然出”。万方多难,百忧交集,然而花柳无情,并不随人事为转移,自红自绿,故花柳上用一“自”字。与“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的“自”,含义正同。接着写田父请杜甫喝酒:“酒酣夸新尹。”酒酣,有几分酒意的时候。“新尹”,严武是上一年十二月做的成都尹,新上任,所以说新尹。“畜眼未见有!”是田父夸严武之辞,说长了眼睛从未见过这样的好官。先极口赞美一句,下说明事实。然后他指着大儿子对杜甫说,大儿子曾被征去当兵,是个弓箭手,而且得长远当兵,没有轮番更换。现在却能放回家从事生产,他非常感激。“辛苦救衰朽”,这句是倒装句法,顺说即“救衰朽辛苦”。“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二句说田翁表示感激,欲以死报。并且要在社日大大地热闹一番,问杜甫能否留下:“拾遗能往否?”杜甫曾作左拾遗,所以田父便这样称他一声。接着的“叫”字写得很生动,叫是粗声大气的叫喊,如果说“唤妇”,便不能写出田父伪粗豪神气。浦起龙注:“叫妇二字一读,如闻其声。”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这两句是杜甫的评断;也是写此诗的主旨所在。田父的意气扬扬,不避差科,就是因为他的儿子被放回营农。因为感激,所以口口声声总离不了成都尹。即所谓“美”。“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久居在外,故人情尤可珍惜。这两句说明打扰田父一天还不走,井非为了贪杯,实由盛情难却。“指挥过无礼”中的“指挥”二字,很形象,也很幽默。“未觉村野丑”:杜甫爱的是真诚,恶的是“机巧”(“所历厌机巧”),故不觉其为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田父意在尽醉,所以当杜甫最后问到今天喝了多少酒时,他还生气。意思是说:“酒有的是,你不用问。”极写田父的真朴慷慨。关于这句,浦起龙有不同的解释,他说:“问升斗,旧云问酒数,吾谓是问生产也。见有此好宫,不须记挂口料,不怕没饭吃。吾曹今日只管开怀痛炊耳。”

  严武是杜甫的朋友严挺之的儿子。从这首诗可以清楚地看出杜甫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以及劳动人民那种豪爽天真的品质。杜甫的这首诗虽然历代都有人称赏,但这些称赞并没有充分估量出它的份量和价值。它实是一首富有浓郁政治色彩和艺术独创的优秀诗篇。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很明确,因为这首诗明白晓畅,内容一望便知,而且诗题还概括了它的基本内容。它具体叙述了杜甫被一位农民盛情相邀饮酒的情景,通过农夫之口赞颂了严武政绩卓著以及在百姓中的口碑。诗中对老农的热情淳朴、豪迈正直写得十分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在成都草堂所作。当时严武任成都尹兼御史中丞,他是杜甫的旧交老友,在生活上对杜甫帮助非常大,两个人关系非常好。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正声今遁矣,古道此焉存。商缓知臣僭,风薰见帝尊。

雄豪尚馀勇,淡泊忽忘言。繁极殊无閒,来长若有源。

已能通变化,直可探胚浑。此理师应得,西风独掩门。

物理元随世事新,静观知是泮宫人。
穿花野荠虽微草,也占年年一分春。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凭仗东风吹梦,
与郎终日东西。
等闲无语,春恨如何去?终是疏狂留不住,花暗柳浓何处¤
尽日目断魂飞,晚窗斜界残晖。长恨朱门薄暮,
绣鞍骢马空归。

酃酒银丝鲫,留欢不肯住。鹊洲风浪起,欢今那得去。

饱则高歌醉即眠。只知头白不知年。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光不著钱。

宝安晴雪赋閒居,王谢风流迥不如。玉匣锁将曾赐剑,牙签收得续藏书。

龙门容我高歌入,狮座留僧午饭初。城市不妨饶野趣,片云孤鹤肯相于。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一卷春秋两鬓皤,丹诚贯日口悬河。策能匡世时不用,天实厌唐人奈何。

自古大材多薄命,而今我辈亦登科。可怜熏腐俱尘土,得似高名永不磨。

深隐云林静,何须负郭田。图书从塞屋,鸡犬亦登仙。

酿酒寻仙术,脩琴借药钱。閒过武夷洞,来上钓鱼船。

六爻贞遁世,三辰光少微。颍阳去犹远,沧洲遂不归。

风动秋兰佩,香飘莲叶衣。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矶。

岭松千仞直,岩泉百丈飞。聊登平乐观,遥想首阳薇。

傥能同四隐,来参余万机。

水边石上竹林西,香影亭前放鹤时。今见画图疑是梦,南枝雪压得春迟。

旅殡何苍凉,窀穸犹未安。期年议始定,众口徒纷然。

厚薄本寸心,庶免悔吝愆。故乡千馀里,水陆多险艰。

萧萧班马声,瑟瑟丹旐寒。护持赖手足,凡百皆周旋。

奈何未克归,执绋随征鞍。百身安可赎,眺远空长叹。

何当侍先茔,诛茅结一椽。瞻依傍松柏,享祀供蘋蘩。

风尘正澒洞,双鬓惜已斑。丹砂竟何益,仙驭茫难攀。

安得少伯舟,飘然五湖边。斯怀苦难遂,奋往无修翰。

平原愁纵目,短碣埋荒烟。何时马鬣封,恩光被重泉。

一为《蒿里》曲,援笔涕汍澜。宦游客中州,飘零馀八口。

清风传奕世,囊橐无所有。官逋及私负,累累积如阜。

典鬻易米薪,操持到井臼。幸有娣妇贤,艰难互相守。

风雨何飘摇,谁与保户牖。苦居失昏旦,愦愦如中酒。

刻木空肖形,英灵俨座右。遗物少奇珍,故衣杂佩玖。

缄封未忍开,奚必竞分剖。岂无萋菲言,利害切肤受。

信我皎日怀,中表谊尤厚。伯氏篆固陵,禄米分升斗。

日给仅可敷,忧来独搔首。安贫本吾分,内省亦何咎。

媚时宁有方,取舍忍无苟。生意何寥寥,微躯当速朽。

逢人常自说,家远欲归难。
身暂依莲社,心犹在杏坛。
摊书灯下读,磨剑月中看。
近日无消息,相思雨雪寒。

神光的的见聱讹,面壁喃喃语更多。不是梁王先勘破,脱身归去奈渠何。

夜凉如水拥衾眠,吟得新诗懒上笺。帘外风多疑有雨,替花愁到五更天。

人归地底鹤冲天,穹碑屃赑焦山巅。上皇山樵弄神笔,银钩铁画常蜿蜒。

果然奇物天亦忌,丰隆肆虐山无权。雄雷雌电声震震,珠飞玉碎沈深渊。

珊瑚明月耀水底,老鱼拨剌蛟垂涎。欧公苏公称好古,临江酹酒心留连。

严冬水落断碣出,苔衣荇带相纠缠。眠沙藉草拓数字,十指欲裂身拘挛。

晨星落落见者少,赝文伪本争流传。苏州太守天下士,孤操直比松筠坚。

拾残碑奠山麓,鸠工首倡寅僚先。巨灵开山龙徒水,山魈水怪纷相牵。

移来位置维摩院,覆以茅亭护以栏。鼎沈泗水剑出狱,神物隐见岂偶然。

我闻当年瘗鹤日,依稀犹纪壬辰年。迄今一千三百载,质虽金石何能全。

罡风劫火几燔烧,洪波巨浪长洄沺。炳然七十有余字,直与天地同绵绵。

龟文剥裂龙蛇隐,锋铓秃尽精神完。周宣纪猎有石鼓,年年秋草埋寒烟。

一从认出蝌蚪字,升诸清庙陈宫悬。千秋会应有真赏,璧沈终出珠终还。

人物果能成不朽,何论沧海为桑田。

城南不得遂相羊,又著纶巾出草堂。
李白杯中停月影,米学船上贯虹光。
西来江水知乡近,北望淮山引与长。
应傍荆公祠下过,向来松竹尚苍苍。
月直金波潋滟。此去水仙不远。霜重夜风清,骨冷□□□□。谁见。谁见。醉眼参横斗转。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