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南宋末年的谢枋得,对于当时的现实
生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会。统治者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
生活,而
劳动人民却动荡之中,过着艰辛的日子。诗人见到庆金庵的
桃花盛开,并没有引起他观赏的兴起,而是从
桃花源流水,
联想到了
桃花源这个
理想中的地方。诗人由此落笔,驰骋
想象,写下了这首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绝句。首句从
桃花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并用一“寻”字写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们长期
生活在这里,欢度着幸福的年月,无忧无虑,连后来的汉及魏晋这些朝代都不知道,
自然更会知道神州又经过盛唐、二宋这些年代了。他们是如何计算历法呢?“桃红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树开花,才知又是一年。虽写得是计算历法的方法,但表达的诗意却远不仅如此,而是更进一步形容了这个美妙的绝俗之地。三四两名在,作者又从实景出发,“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花一开,万一随流水出洞口,再有渔人发现怎么办呢?如果我在那里,就决不会让
桃花落入水中。诗人发挥丰富的
想象,表达对桃源的
向往。当然,这种桃源佳景,只是
向往而已,当时世上除了南宋政权处于
风雨飘摇之中,
人民过着动荡不定
生活,哪还有这样的乐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