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
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任凭那杨花凋落尽,哪一个人懂得,把杨花当花看?正是放下门帘避风的时候,人在帐幕里避着春雨,云雾笼罩着飘荡的旗幡。想寻找那春天的伴侣,只有在夕阳西下时结识了落花。不忍心无声无息地坠落为泥,将要从低处又重新飞还。
放任潇洒的性情,只打算凄凉地忍耐着等到春残。就像和梅花迎着明月照大地,就像伴白雪如花飞满天,都只落得凄清孤寒。满怀无限的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到青青池畔,有点点眼泪凝成的斑痕。
木兰花慢:词牌名。此调为柳永所始创。双调,上片十一句,押五平韵,五十字,下片十二句,押七平韵,五十一宇,共一百零一字。
尽:任凭。飘零:调落。
解:懂得。
重帘:门帘。
回:避。深幕:帐幕。
护:指笼罩。轻幡:飘荡的旗帜。
他:那。
断红:指落花。相识:结识。
未忍:不忍心。委地:坠落于地。委,坠落。
低:指低处。重:重新。
疏:放任。狂:指潇洒。情性:即性情。算:打算。
耐:忍耐着。得到:等到。春阑:春残,春尽。
合称:都称着,都落得。清寒:凄清孤寒。
看取:看到。
斑:斑点。
这首词的上片托情于无人解、“当花看”的杨花,刻画了一个遭际坎坷、飘泊无依但又不颓唐消沉的寒士形象;下片表述清高自洁的心志,以及难以排遣的怅恨。全词意味深厚,寄托高远;比兴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词作的蕴藉。
一开头,作者就写出了自己对杨花的同情。“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对杨花无人赏识的命运发出了不平的呼声。接下来写杨花的孤独、寂寞;风躲到重帘幕后,雨回曲在深深帷帐里,云被轻幡遮掩,杨花在整个春景中热切地寻找伴侣,但寻来觅去,只相识了斜阳下一片衰败的落花。而这些落花也是转瞬即逝的。这里作者以几种事物的避之不见来突出杨花的孤寂。然而杨花个性倔强,不甘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永久回归大地,它虽然已徐徐落下,但几番飘转沉浮,一会儿又飞腾起来,表现了杨花不甘沉沦的坚强个性,刻画出它不愿默默消失的内心世界。这两句对漂泊无依的杨花刻画得细致入微。
上片在写实中表达了杨花不甘寂寞的个性,下片更进一步表现了杨花的狂放、傲岸的品格。“疏狂性情,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这里紧承上片最后两句,极写杨花傲岸倔强的个性,这是全词的高峰。“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天愁影绕云山”仍是将杨花漂泊不定的状态拟人化,写它满含愁恨、忧伤,绕着云山终日无声飞舞,心中的这种愁恨和忧伤像影子样紧紧缠绕着自己。随着不停地飘飞,这愁恨越聚越重,最后落到“青青池畔”。池畔的斑竹,凝聚着点点泪痕,蕴藏着无数的忧愁,这正吻合了杨花的妻苦心情。最后这两句在意境上,非常凄婉、深沉、含蓄。
这是一首歌咏杨花的词,词中描写了杨花凄凉、清寒的处境,不忍“无声委地”的“疏狂”性格,以及它满腔悲愁的思绪。前人写杨花,或写成无情之物;或写成娇弱无力的轻浮者的形象,而张惠言这首词却写出了新意。此词也赋予它以疏狂傲岸的性格,而且歌咏了它不甘寂寞、傲岸倔强的品格,在立意上是新颖巧妙的。
县官编丁著图甲,悍吏入村捉鹅鸭。县官养老赐帛肉,悍吏沿村括稻谷。
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长官好善民已愁,况以不善司民牧。
山田苦旱生草菅,水田浪阔声潺潺。圣主深仁发天庾,悍吏贪勒为刁奸。
索逋汹汹虎而翼,叫呼楚挞无宁刻。村中杀鸡忙作食,前村后村已屏息。
呜呼长吏定不知,知而故纵非人为。
此日空阶荐一觞,轩台云气久芒芒。时来夏后还重祀,识定凡君自未亡。
宿鸟乍归陵树稳,春花初放果园香。年年沾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秦乌啼哑哑,少妇在边姑。在家妇从万里拾,夫骨恨身不与夫。
同殁一兔百逐良可怜,形影相依今十年。镜中宁使断绿发,头上安可无青天。
夫入九泉无复见,何日登堂见姑面。妾无锦字织回文,妾无胡笳写哀怨。
代妾陈情范子勋,放妾还家宋将军。妾年至死何以报,愿夫再生姑不老。
百卉待泽如渴病,花信番番吹转盛。朝来泼火恰如期,黯黯檐端湿云映,野外闲情拾翠偕,城南嘉约摇鞭竞。
绛帏高卷赏秾华,药鼎微温伴清咏。含风翠筱弱欲扶,带雨红妆欹不正。
及时良会安可多,过隙韶光岂能更。先生早自遂初服,廿载名山天所命。
白公旧赋紫薇诗,杜老新歌白木柄。云霄故人远见招,河汾弟子交相庆。
冷节才逢插柳新,殊乡仍展维桑敬。座中钱孙话昔游,芳草天涯阻遥夐。
二分月影到芜城,千顷波光泛明圣。频年远道各羁孤,几月官斋欢合并。
争看好古发幽情,亦或耽吟同僻性。向晚廉纤响渐稠,笼阴绰约枝交横。
屋角频听鸠妇呼,篱根暗想龙孙迸。良宵拌共倒深卮,陋质真惭对清镜。
沈沈漏箭早催归,既醉还期缓觞政。六街镫火照初更,料峭穿衣寒尚劲。
伫教来日快新晴,还拟寻芳趁佳令。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