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曲子首句“朝瀛洲暮舣湖滨”,“朝”与“暮”自然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说明境遇改变之迅速。一看便知作者怀古伤情的原因。作者早上还在集贤院上任,晚上就已经乘船到了长沙,而从他对集贤院的称呼“瀛洲”来看,他对那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交代卢挚到访洞庭一带的目的,在秀丽的山水中寻找快乐,表达他随遇而安、自寻快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与招魂?”这三句与屈原密不可分。“泽国纫兰”出自《离骚》中的诗句“纫秋兰以为佩”;“江洲搴若”出自《湘夫人》中的“搴汀洲兮杜若”;“谁与招魂”中的“招魂”指的是宋玉为屈原所作的《招魂》作者徘徊在湘水之滨,隔着悠久的岁月向沉江而死的屈原致敬,其中也包含着对屈原处境与遭遇的深切理解。
“空目断苍梧暮国,黯黄陵宝瑟凝尘。”暮色沉沉,苍梧黄陵山被晚霞笼罩,极目远望,苍梧山上的陵墓、黄陵庙的湘妃宝瑟已经覆满尘土,令人心生感伤。
“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世态变化万千,长沙千百年来停留过多少遭逐的文人墨客,他们不受皇帝赏识被贬至此,只能用文字诉说心中的抑郁和愤懑。这样的历史至今仍在反复。可见作者名为吊古,实际上是在倾诉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歌颂屈原,歌颂那些历史上同他一样徘徊湘水不得志的词人忠臣,实际上也在为自己明志。
此曲蕴凄凉于苍劲之中,情真意切, 令人感动。
豢狗不噬禦,星驰募民兵。民兵尽乌合,何以壮干城。
百姓虽云庶,教养素无行。譬彼原上草,自死还自生。
安知徇大义,捐命为父兄。利财来应召,早怀逃窜情。
出门即剽掠,所过沸如羹。总戎无节制,颠倒迷章程。
威权付便嬖,赏罚昧公平。饥寒莫与恤,锐挫怨乃萌。
见贼不须多,奔溃土瓦倾。旌旗委曲野,鸟雀噪空营。
将军与左右,相顾目但瞠。此事巳习惯,智巧莫能争。
庙堂忽远算,胸次猜疑并。岂乏计策士,用之非至诚。
德威两不立,何以御群氓。慷慨思古人,恻怆泪沾缨。
吴宫花草今何处,岩畔犹馀采香路。当年越女颜如花,莲舟荡漾双桨斜。
后宫罗绮照野水,鸳鸯作队随溪沙。六千君子一朝起,台上佳人委流水。
相逐鸱夷泛五湖,羞见荷花守红死。千年遗迹想依稀,过客唯应吊落晖。
诗人家傍采香径,不采秾香采紫芝。老入承明亲禁掖,暂辞扣砌还山泽。
洗砚池边访旧踪,樵翁溪友还相识。自怜软土滞年年,何时同泛香溪船?
江风吹尽暮天霞,我本淮人来寄家。吴门留滞不归去,开尽西轩白鹤花。
永夜不能寐,风声杂雨声。寒螀鸣萧瑟,檐马响凄清。
世事难安枕,闲心且数更。何时天意转,泉石了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