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长沙怀古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早上还享受着登瀛洲般的幸运,傍晚已在湖滨泊船,去岳麓山寻求写诗的灵感,到湘水边寻找春天。在水乡中把兰花穿以为佩,在小洲中拔取香草杜若,又有谁为之招魂呢?只是徒然地极目远望那环绕在苍梧山上的暮国,湘山昏暗,那湘水之神的宝瑟也聚满了灰尘。世态纷争,悠久而古老的长沙又接纳过多少的迁客骚人呢?
注释
蟾宫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
长沙:古代又称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瀛洲:本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网罗人オ,成立文学馆。入选者极受人羡慕,称内“登瀛洲”,被视为登临仙境一样荣幸。元代的集贤院,类似唐文学馆,这里暗喻自己有集贤院头衔。
舣(yǐ):使船靠岸。
湖滨:这里指长沙,因长沙地处洞庭湖边。
衡麓(lù):衡山山麓,即岳麓山,在长沙郊外。
湘水:即湘江,经长沙注入洞庭湖。
泽国:指湖南水乡。
纫兰:佩戴着兰花。纫,连缀起来。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汀洲:水边沙地。
搴(qiān)若:釆摘杜若。搴,采摘。若,杜若,一种香草。
招魂:屈原曾于湘江写下《招魂》篇,为昏君楚怀王招魂。另一解宋玉为屈原作《招魂》。这里借屈原遭流放暗喻自己。
苍梧:又名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相传为舜所葬处。
黄陵:黄陵山,又名湘山,在今湖南湘潭县北。相传山上有舜二妃的墓祠。
宝瑟:有二十五弦的拨乐器。舜时只有五弦和二十三弦。舜善拨瑟,且教二妃拨瑟。
凝尘:积满灰尘。
几度:多少次,多少个。
词臣:本指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这里泛指像屈原、贾谊那样的文士、骚人词客。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曲子首句“朝瀛洲暮舣湖滨”,“朝”与“暮”自然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说明境遇改变之迅速。一看便知作者怀古伤情的原因。作者早上还在集贤院上任,晚上就已经乘船到了长沙,而从他对集贤院的称呼“瀛洲”来看,他对那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交代卢挚到访洞庭一带的目的,在秀丽的山水中寻找快乐,表达他随遇而安、自寻快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与招魂?”这三句与屈原密不可分。“泽国纫兰”出自《离骚》中的诗句“纫秋兰以为佩”;“江洲搴若”出自《湘夫人》中的“搴汀洲兮杜若”;“谁与招魂”中的“招魂”指的是宋玉为屈原所作的《招魂》作者徘徊在湘水之滨,隔着悠久的岁月向沉江而死的屈原致敬,其中也包含着对屈原处境与遭遇的深切理解。

  “空目断苍梧暮国,黯黄陵宝瑟凝尘。”暮色沉沉,苍梧黄陵山被晚霞笼罩,极目远望,苍梧山上的陵墓、黄陵庙的湘妃宝瑟已经覆满尘土,令人心生感伤

  “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世态变化万千,长沙千百年来停留过多少遭逐的文人墨客,他们不受皇帝赏识被贬至此,只能用文字诉说心中的抑郁和愤懑。这样的历史至今仍在反复。可见作者名为吊古,实际上是在倾诉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歌颂屈原,歌颂那些历史上同他一样徘徊湘水不得志的词人忠臣,实际上也在为自己明志。

  此曲蕴凄凉于苍劲之中,情真意切, 令人感动。

创作背景

  元成宗大德(1297~1307)初年,作者被授集贤学士、大中大夫,不久就被外放湖南长沙,失去接近皇帝、在朝廷有所建树的机会。到湖南任职后,作者写了不少凭吊古迹的散曲,这是其中的一首。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猜你喜欢

异乡多病复谁怜,怕见清明二月天。雪白吴儿解歌舞,羡他携手上湖船。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
翠色辞文陛,清声出泗滨。扁舟载归去,知是泛槎人。

南漳抚字溢三年,当路文章喜荐贤。鹤发有亲须禄养,鹗书无地足常员。

为丞盍过滕王阁,诣府欣依刺史天。谏议恩深曾一顾,烦君为我道拳拳。

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秋风片片寒。

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泽国遥千里,云帆隔两州。
醉行沙市月,吟破渚宫秋。
鱼叹冯驩铗,貂残季子裘。
人传君入蜀,无事早归休。

两年憔悴傍兴都,满目疮痍气未苏。素食自惭官守拙,量移犹荷主恩殊。

由来白眼难谐俗,此去青山不负吾。独恨美人交一臂,论文曾未少须臾。

上客来何暮,山斋菊欲残。犹馀秋径色,聊待酒人欢。

艳蕊迎霜立,寒香浥露餐。晚酣休便去,新月出林端。

爆竹声残事事新,独邻临镜尚儒巾。
寒窗琴册灯花晓,衰鬓江湖柏酒春。
道在老天扶客册,书来稚子识家贫。
旧山亦有间风月,归与渔樵作主人。

江村好,柳眼乍舒青。水涨红桥浮嫩鸭,阴浓绿树听啼莺。

游赏及时新。

瑶瑛篆刻镇华阳,犹带宣和雨露香。玉兔有灵宣地藏,金童无意得天章。

九重台上增春色,万里书中耿夜光。喜遇明时荐神瑞,三君珍重护宏纲。

犹忆归淮甸,何期陷敌尘。
祗闻残破惨,未得死生真。
梦不谙长路,书难附便人。
吞声无限泪,一滴一伤神。

村杵声寒,乡关梦断三更过。纸窗风破。一点残灯堕。

静院无人,独自开帘坐。重门锁。梅花和我。对月成三个。

阶前黄叶堆欲满,湖上白云閒自来。千里秋风悲断雁,两峰寒日忆登台。

未能明月同移棹,想见黄花独举杯。吟遍长松千万树,南屏落日寺门开。

何处携尊酒,东皋旧草堂。雨残沙路细,风软药苗香。

巢燕非时出,山蜂底事忙。老亲怜弱稚,欢喜故相将。

山翁七十头如雪,胸中泰华巧盘折。平生两手展不尽,临老更欲矜奇绝。

吾家有堂面危壁,衮衮黄埃眼界窄。呼来抟沙浅拂黛,倏惊突出千峰碧。

倚藜矫首一长吟,萧然径与人寰隔。何当讳姓吴门去,踏遍东南万山春。

雨霁林逾翠,岚开万壑分。马嘶山涧月,人踏虎溪云。

竹屋黏崖结,僧田带石耘。独怜栖隐地,行役却纷纷。

南归非不近,愁事转与深。得记年来别,为欢始到今。

欲将神对影,忍借地言心。难舍翻生妒,骊歌且住音。

燕邸清宵饮别樽,江湖万里一归人。倚庐独抱皋鱼痛,贻句遥思子建亲。

载笔代言承渥宠,迁乔伫见御朱轮。河桥分手星霜五,岩穴应惭作逸民。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