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宫廷乐曲。出自印度,原名《婆罗门曲》,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呈宫廷,经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润色,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玄宗宠妃杨玉环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谱调逐渐失传。白居易这首《霓裳羽衣舞歌》生动传神地描述了这种舞蹈的服饰、乐器伴奏和具体表演的细节。除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包括自注在内的许材料,其音乐史料价值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述元和年间诗人曾于内宴时见过《霓裳舞》。诗人写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可见诗人不止一次参加过内宴,也观赏过不知多少歌舞节目,然而印象最深、最为喜爱者却首推这《霓裳羽衣舞》。那么,这首舞曲为什么能在众多的朝廷乐舞中脱颖而出呢?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点出了表演的时间、地点。明媚的春天当然是表演歌舞的最佳季节,而“玉钩栏下”更非一般场所可比。这时间、舞台,自然应有好的演员演出好的剧目。关于演员,诗歌仅用“案前舞者颜如玉”、“娉婷似不任罗绮”两句作了交待,前者指容貌,后者形容体态,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而“不著人间俗衣服”等句,更把这容颜如玉、体态轻盈的演员妆点成了仙女。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仙女的美貌是不容置疑,也非人间可比的。她身穿彩色如虹的裙子、回云流霞之披肩,钿璎纍纍,玉佩珊珊。诗中不仅描绘出歌舞艺人穿着打扮的华贵,也隐约透露出这是一出以神仙故事为题材的剧目。
从“磬箫筝笛递相搀”以下六句是介绍和描写《霓裳舞》的乐器伴奏和舞蹈的正式表演。磬箫筝笛,递相弹奏,击扌厌弹吹,悠扬曲折,此为序曲。“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两句下有诗人自注说:“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这时整装已毕的神女还娇慵地伫立在舞台一角,作将要起飞状。突然,乐曲由柔转刚,擘騞作响,直如秋竹坼裂,春冰迸碎。再看此时的神女,舞姿轻盈,飘飘若流风雪回,疾速如游龙受惊。时而挥舞轻柔的广袖,若弱柳迎风;时而轻曳罗裙的下摆,似流云缭绕。这些动作据诗人自注说:“皆霓裳舞之初态。”诗比喻巧妙,绘声绘色。下文“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画龙点睛,描绘舞女在表演上述动作时,眉黛有姿,风袖传情,不仅是动作本身舞得漂亮,更主要的是演员通过眉眼、服装传达出一定的声情。这样的舞蹈才会打动人、感染人,才会引起下文“凝视谛听殊未足”的效果。
以上是重墨描绘《霓裳舞》的音乐伴奏、表演动作。“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二句将舞蹈内容一笔带过,繁简得当,有利于突出舞蹈的姿态描写。下文“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是对舞蹈音乐的总结性描写,说明舞蹈结束,以照应上文“秋竹竿裂春冰坼”等。面对如此美妙的音乐舞蹈,诗人看得目瞪口呆了。“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道出了《霓裳舞》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落人间八九年”至“闻道如今各星散”是诗的第二段,大意是写诗人自己曾在杭州教练歌妓们排演《霓裳舞》。诗人自从在宫廷见到这个舞蹈后,惊人的演出效果使他终生难忘。因此在调任杭州刺史的几年中,公务之余,常以排演《霓裳舞》为乐。无奈诗人一离开,众歌妓如飞鸟各投林四散而去,几年心血付之东流。
“今年五月至苏州”以下为第三段。诗人念念不忘《霓裳舞》的重现,在苏州听说好友元稹的部属多有能歌善舞者,于是以书问之。元稹答以《霓裳羽衣谱》。诗人如获至宝,“眼前仿佛睹形质”、“疑从魂梦呼召来”等语表达了他的喜悦。元谱所写形象鲜明,使他仿佛看到了当初宫廷美人千姿百态的表演实况,犹如梦中一般。最后他决心以谱为据,在苏州重新教练歌妓排演。“但恐人间废此舞”表达了担心优美舞乐失传的思想。
诗歌叙述了诗人围绕《霓裳羽衣舞》在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极富条理。“就中最爱霓裳舞”、“教得霓裳一曲成”、“无人知有霓裳舞”、“恰与昭阳舞者同”、“但恐人间废此舞”,层次分明,层层照应,可作为一篇《霓裳羽衣记》来读。
诗的韵脚转换流畅自然,极富音乐美。多为两句押一韵,如:“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等。“嫣然纵送游龙惊”、“斜曳裾时云欲生”、“风袖低昂如有情”、“王母挥袂别飞琼”则是隔句押韵。至于“唳鹤曲终长引声”在隔了一句后又回到前边的韵上。如此,抑扬顿挫,婉转流畅,读者在欣赏诗歌优美的文辞时,也体味到了个中音乐流动之美。
优美的文辞,精妙的比喻,贴切的用典,使这首长诗成为价值很高的优秀之作。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一句以流风回雪形容舞姿的轻盈,以游龙受惊比拟舞女前进时的飘忽之态,形象新颖,同时又暗用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曹植描绘的是神女,《霓裳舞》演出的是神话传说。可见白诗用典决非信笔为之。再如“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句是表现舞蹈的终止,鸾凤两翼长着美丽的彩色羽毛,是象征《霓裳舞》的服装;“却收翅”是指展开的翅膀再收回来,比喻舞罢。把本来难以描绘的动作用形象的比喻再现出来,使人如见舞蹈的优美,服装的鲜艳,形成色彩繁富、充满动态感的画面。
喜见温公载相时,衷心如日鬓如丝。谦辞高爵身称老,优免常朝帝曰私。
瞰鬼楼台无地起,质神章疏有天知。酌量气化人瞻斗,平准安危国倚蓍。
富贵焜煌看玉带,功名登载托金彝。超贤拔俊休遗力,扶植升平此是基。
百合熏薇,千丝袅玉,氤氲小叶初展。翠缕筠筒,炷添螺甲,约略海南春浅。
温黁半袖,筠不数、牟尼珠串。点检西溪旧制,枨触玉台残怨。
绝怜麝尘捣遍。怕蛮腥、等閒还染。算只翠篝留得,旧情一线。
芳讯依然月底,甚泛入槎风似天远。纤缕萦帘,南云梦剪。
蜡梅开花酝香发,亲戚携觯造门闼。造门闼,来劝翁,念翁遁迹楚云东。
皂帽布裙临大海,芦花蒲叶多清风。清风萧萧,尘起奈何?
未若蚁浮鹦鹉螺,由来酒乡可避世,请翁听我《劝酒歌》。
烛花漾漾酒满瓢,雪飞入檐见酒消。瓢与杓,引翁尝,念翁辛苦容貌苍。
汾河恒岳家乡远,吴树淮堤歌思长。长歌复短歌,古调清泠泠,不如浊醪注瓦瓶。
由来醒者多智虑,劝翁一醉安性灵。桑田变易城市改,翁家书卷年年在。
东壁卷,西壁书,中间惟应置酒壶。莱衣芰裳膝前侍,伟节慈明天下无。
门户须开,明月欲来,瓮中又漉新熟醅。有书有子愿已足,翁不痛饮胡为哉!
从此闺中,便应添个司更婢。海棠低亚,争忍看、寸阴儿戏。
昨夜蓉笺传语,刻在心头记。应并着、侍儿经意。
月上矣。又听得、城头画角,莫并入、三更未。花神证据,乞致与、姮娥意。
鉴我小窗欢约,莫便糊涂里。郎来也、应放姮娥避。
陆行已兼旬,岁暮诚劳苦。积雪兼层冰,跬步忧龃龉。
暝投施家庄,居民喜相语。累日阴冱消,舟行了无阻。
勇辞所乘车,侧耳听柔橹。棹歌杂吴讴,颇复慰羁旅。
人言前年夏,洪河走平楚。漕渠当其冲,漫漶不可禦。
民庐悉漂沈,桑田眇何许。所以亡命徒,潜踪匿芦渚。
乘间作盗贼,往往遭杀虏。我方为饥驱,愿言适乐土。
中原不稼穑,去去复何所。
菩提身高烟雨碧,诃子林空访遗宅。说偈犹传五叶禅,谈经谁梦三爻易。
文章方伯曾南城,祠堂肇祀虞先生。海外韩苏能爱士,眼前屈贾有深情。
天发神谶碑久倾,千五百载新宫铭。于禁昔归虚座设,孔融未死瘴乡行。
盗蹠余财岂足道,可惜吴侬厌家宝。辽海空思周舍言,会稽不许萧何老。
呜呼论世足感慨,噂沓同时几倾倒。吊客从今祠下多,心交自古生前少。
古今何代无贤才,南州桂树初谁栽。凭将荐荔传芭意,一洗江鱼野鹏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