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五愔弹琴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郑愔像三国时的阮籍以善饮酒知名,畅饮在清风吹拂的竹林。
酒喝得半醉甩一下衣袖,拂拭干净龙唇琴上的灰尘准备弹琴。
饮下一杯美酒弹奏一支曲子,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夕阳西沉。
我的志趣本来在寄情山水,听这高山流水之音恰合我的本心。
注释
郑五愔(yīn):即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魏人,生活中魏晋易代之际,不满现实,又怕遭迫害,于是纵酒谈玄,蔑视礼法。
“清风”句:典出“竹林七贤”故事。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聚集在竹林下弹琴饮酒游乐,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满,一作“坐”。
龙唇琴:古代琴名。这里泛指琴。龙唇,琴的发音部位,后世也作为琴的代称。
沈:即“沉”。
谐:合。夙(sù)心:平素的志向、情趣。

鉴赏

  阮籍常与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聚集在竹林下喝酒,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首句以阮籍比郑愔,说郑愔像阮籍一样以善饮出名,如今在清风里,在竹林下坐着豪饮。竹林是用典,也是写实。

  三四句写郑愔喝得半醉的时候,放下衣衫的长袖,把琴擦擦,开始鼓琴。古人衣袖特长,一般挽着,故云“下衫袖”。龙唇琴,古代琴名。《古琴疏》记载,汉末荀淑有架龙唇琴,一天下大雨不见了。三年后下大雨,有条黑龙飞入李膺家中,李膺一看,是荀淑的琴,就把它送还给荀淑。诗以龙唇琴借指郑愔的琴名贵。

  五六句说郑愔一边饮酒,一边弹琴。弹着弹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一杯弹一曲是描写郑愔边饮边弹的气派。下句表现郑愔琴艺高超,大家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光阴流逝,而浑然不觉。孟浩然其人也非常善琴,他的琴艺曾得到著名道士参寥的赞赏,连孟浩然也陶醉在郑愔的琴声中,足见郑愔的琴艺确实精妙。

  郑愔的琴艺得到孟浩然的欣赏,他的琴音引起孟浩然的共鸣。浩然志在山水,郑愔的琴音也志在山水,二人志趣相投。春秋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说:“妙呵,听你的琴,眼前就出现巍巍的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锺子期说:“妙呵,听你的琴,就好象滔滔的江河!”诗人表示自己喜欢山水,不愿仕进。借用伯牙锺子期的故事,说郑愔与自己思想志趣相投。一般写弹琴的诗,或渲染琴声的美妙,或感叹琴师的身世,而孟浩然通过对听琴的描写,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诗用“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的细节表现郑愔的豪放旷达,用酒、清风、竹林、琴、夕阳烘托其高洁;结尾以自己的高蹈,来表现郑愔的高蹈,展示人物的内心境界。写完弹琴,诗中的人物也就呼之欲出了。

创作背景

  《唐诗纪事》记载,郑愔字文靖,在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被诛杀,当时孟浩然的年龄才二十出头。可见此诗当作于孟浩然早期。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黄云朔雪马凌兢,去踏河边六尺冰。博望封侯君亦喜,归来洗眼看飞腾。

雨晴庭户生秋意,潮落溪桥见水痕。
稻熟人家得相向,兵余眼底两三村。
惊魂何事到西坑,岂是三生愿莫偿。
两寺鼓钟醒客梦,一村草木助吟香。
人情物变多时样,水色山光自古妆。
我本无何乡里住,仰天頫地两茫茫。

交飞寿斝长生殿,竞泛仙舟太液池。不似世间多暑气,天风淅淅万年枝。

戢戢盘蜗满舍东,笑看蛮触两争雄。便携龙具归田去,更祝豚蹄望岁功。

未怪席门龙长者,肯教壑谷问吾公。超然独到羲皇上,卧占南窗一枕风。

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书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春风路,红堆锦,翠连连。俯层轩。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连梦泽,饶八九,不须吞。翡翠明珰,争上金堤去,勃窣媻姗。看贤王高会,飞盖入连烟。白鹭振振,鼓咽咽。
记风流远,更休作,嬉游地,等闲看。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直使长江如带,依前是、保赵须韩。伴皇家快乐,长在玉津边。只在南园。

寒云飘烈风,盘石压其上。后踵倚绝壁,前趾踏惊浪。

老松奋壑底,长鬣仡相向。结构托翠微,丹青昔何壮。

元武盛严卫,髣髴动幽怆。好从神霄淫,迹自宗藩创。

神理有诞欺,人事阅兴丧。衡岳百里外,隐然出南望。

吾闻董鍊师,玉颜故无恙。解带逝从玆,将入青霞访。

暝色初临。正金荷灼灼,凤胫沈沈。烧残终有泪,剪断岂无心。

馋脂注得十分深。光翻金粟,影动琼林。春檠上,看带笑、花开似锦。

瘦沈。踌躇甚。曾记华堂,半灭情难禁。金钥传时,玉堂㸐处,对对红酥翠沁。

莲灯缓导上元游,兰膏浓挽平康饮。如今绛蜡,照人长是孤寝。

尔也今为溧水丞。春洲芳草暖烟生。县衙相近石头城。

老去扶吾惟药裹,兴来相伴只鸥盟。题诗怜尔廿年情。

游遍南湖又北湖,画船随处宿菰蒲。青深著雨山如染,绿净无风水似铺。

玉带蟒衣争快睹,凤笙龙管醉相扶。轻桡又转东湖去,何似当年范蠡图。

志未能酬贼未除,衰年岂敢恋安车?愿言息壤坚盟誓,从使中山有读书。

寂寞宛如天宝后,升平无复至元初。会当勒石凌烟阁,返我承明旧所庐。

叶不类尧荚,花疑来舜楹。风枝吹彩羽,如杂九韶鸣。

百里欢声歌扇底,万家和气酒杯中。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

疏疏子贱子,千载一单父。斯民不忍欺,厥治登太古。

问渠何所修,得贤以自辅。谈笑黄虞间,岂复问齐鲁。

孔铎本夙闻,舜弦时一鼓。赤子尔何知,所欲在慈母。

吾施既春阳,物化若时雨。至今梧桐枝,金徽照寰宇。

好会思京洛,连床寓梵宫。高吟松际月,共话雨前风。

踪迹归来异,心期夙昔同。卜邻何日遂,朝夕望鱼鸿。

醉凝眸。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
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朗吟,不觉回桡,水花枫叶两悠悠。
生而无生,一片浮云点太清。
灭而无灭,万里寒空沈晓月。
个些儿,佛不知,
拟心栖处隔山迷。直饶不拟栖心处,
犹落吾家第二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