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是青年女子,并且交代了地点,其余都是对女子的刻画,通过“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静态描绘,展现出一幅静态的画面,一幅始终处在低气压中的画面。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点点的愁一下就进入了主题的表达层面。写出了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但后二句,也是少女在此情此景对愁思的回应,最妙是“思量何事不回头”这句,给全诗带来了重重叠叠的神秘感。结尾没有说明其“愁”的原因,只是点出一句“思量何事”,引得读者自去联想,这虽然是出自于艺术方面的考虑,但也正因其“愁”才更容易惹人去联想,因为关于女性悲愁的经典语境早已确立并成为了传统。至于究竟为了何事,作者没有明说,这正是供读者体味的地方。但聪明的读者已可以猜到是伤春伤别,之所以背向鹦鹉,怕的是鸟儿学舌,勾起伤心之事。此诗虽然显得比较纤巧,但也说明了作者观察人物的细致。
这首诗既写春愁,又刺春愁,对只会冥想不会寻求解脱春愁办法的人进行讽刺。另外,全诗不仅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对女性自由幸福快乐的渴望与追求,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渴望与追求为何不能出现的隐性思考。全诗虽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诗意别出心裁,堪称佳作。
秋夜灯青,窸窣作响,先生拔剑而怒。鼠辈来前,复何敢尔,尔罪诚难悉数。
蛇蝮犹堪耐,不耐汝曹伛偻。每到更深,触翻杯沥,动摇屏柱。
书籍纵横遭点污。挦扯到、五车六库。穴内乘车,蜜中渍矢,变幻难凭据。
饮河归休浪喜,高堂下、狱词先具。速付欧刀,便豳风、也思熏汝。
不欠鱼羹未拂衣,端平心事付谁知。瓮齑食籍同寒士,犹是希文画粥时。
孤鸿游八极,日暮宿江沚。纷纷四海士,缅怀念君子。
逍遥幽涧滨,采摘多芳芷。嘉晤苦岁迟,乖别遽千里。
商飙肃秋林,祖席临寒涘。谅子平生亲,赠言岂在累。
初冬出函谷,饮马黄河水。巉崖走虎兕,夹道生荆杞。
莫邪鸣鞘中,一日再三视。试以宽髀宜,众理良独耻。
仰瞻太华巅,霜峰碧空倚。丈夫处两间,气槩谅可拟。
三边堠火连,汉南寇蜂起。折冲贵笑谈,何必任锋矢。
愿言树名勋,慰我贻尺鲤。
农功亦既成,霖雨乃无患。忽忽云向阴,耿耿秋未晏。
昨宵天宇澄,起视明星烂。碧汉或浮豕,梦雨先滞雁。
蟋蟀织虚堂,蟏蛸挂尘幔。音书忧喜杂,气候暄寒半。
泥涂浩纵横,期程昧筹算。没车驰不休,日驭行且慢。
策勋羡荣名,素食坦薄宦。趋事亟奔走,余情惬眺玩。
放怀当秋岑,摅志寄云翰。偶憩花木清,不涉丝竹乱。
徙倚足相羊,风雨积昏旦。时序未觉迁,云物一何焕。
晨风无近心,鸣鹳有幽叹。独有吹豳人,羔酒乐亲串。
历历金镮振一声,滔滔千古迸流清。香厨日用无穷竭,饮者甘和悦众情。
与升不作峨眉逝,孰嗣骚坛一代雄。幸喜持螯逢上座,何妨浮蚁对西风。
春晖东野慈躬健,秋实家丞造句工。新叠蛮笺盈百幅,未应玉海逊张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