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运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间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形象的写出了玉人之美。
词的一开头就来赞美花:开头两句写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从正面以文彩艳丽的笔法描绘了花妖艳迷人的姿色,“黄金蕊绽红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称号,可见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结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细的手里。“金”花与“玉”人相映成趣,柔花与纤手,“宜”字贯串,构成了睡女侧睡拈花图,美丽极了。
“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特写美女的朦胧美。“淡月”本是“朦胧”的,它好像柔纱,罩在美女的肌体上,更是玲珑剔透的。加仁轻轻的微风,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个“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月”与“风”给予美女的情爱多么深。静动结合,美上加美。通过对环境的衬托,带给人一种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衬映,月亮将人和花照得洁白无瑕,花偎依着人的手,享受着微风,烘云托月的写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场景。
下片,写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写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气中,美女不知不觉地如同醉汉进人梦乡,很熟很香。那高耸的发髻慢慢地垂到两有之下了。“温香”与“熟美”两个偏正词组的结合,恰好生动描绘了睡美人的妩媚神态。那个“醉”也选用精当。除“醉”睡外,再也不会有别的熟睡的情态呈现。
最后一句,“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最后两句点明本词的题旨“不是花红是玉红”。这位朦胧的白中透红肌体的美女,不是花红胜过花红,还是得“多谢春工’。没有造化万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风、造美境,哪会有“温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个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婉约柔美,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容情于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调词》所做,但是刻画之高法却不比李白差,首咏人,次咏花,借的美丽衬托出人的美丽。
长愧先师言,忧贫不忧道。劳辛救寒饥,容体易枯老。
自从强年来,颇不患衰槁。翕翕电影间,英交亦何好。
澹然无得丧,恐有身外宝。灵龟不朵颐,乃活岁月表。
下宫兵来围朔妻,置儿裤中儿不啼。一索不得当再索,孤儿那可活。
嗟杵臼,尔为朔客我为友,立孤诚难死何有。嗟程婴,女当徐死难当事,尔疆为难我为易。
千金诈卖赵氏子,真孤乃存杵臼死。复赵社,婴刎头,报死者。
吾家孙女名月娘,少小聪颖识书帙。十九及笄归王门,尝服敬恭称良匹。
何意王生命不辰,一朝捐背嗟云没。义重移天女知之,矢志从夫泪成血。
我闻其语奔相视,女自雍容正言说。尺丝昨夜手自裁,愿与讷甫栖同穴。
妇式礼言一与齐,茕独此身不欲活。乡里见者为酸辛,自视声吞皆哽咽。
拜辞尊长与姑嫜,礼数周详到毫末。举止安閒若平时,顷刻房巾命巳绝。
精诚凛凛塞两间,生气飘飘凌白日。似此贞烈信难哉,哀汝命名不愧月。
吁嗟乎,共姜苦誓柏舟诗,陶婴黄鹄歌亦拙。何如举案泉壤间,地久天长树名节。
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恐夭网罗,忧祸一旦并。
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逍遥放志意,何为怵惕惊。
转蓬去其根,流飘从风移。芒芒四海涂,悠悠焉可弥。
愿为浮萍草,托身寄清池。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
浮云翳白日,微风轻尘起。
凤阁岧峣紫禁长,五云垂影绚天光。缁衣素识龙鸾气,墨板新承雨露香。
杯渡海门秋渺渺,锡飞淮甸月茫茫。赐还有待南归日,来访支公卧石床。
古交山上松,青青色不改。纵有霜雪侵,节操固常在。
今交陌上花,容貌相矜誇。一朝风雨至,飘泊随泥沙。
陈雷管鲍世不有,一贫一富难长久。对面相看仰泰山,下视群峰皆培塿。
嗟来乎,嗟来乎,床头黄金不可无。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