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在淇水,二陆皆少年。伯也气轩昂,丹鹤唳青田。
季方文章士,摛华桃李妍。力学乃未已,有如火始然。
相见一倾盖,便诵胶漆坚。笑语玉麈折,登临蜡屐穿。
时时出秀句,洒若沈疴痊。尔来踰十岁,自当冠貂蝉。
胡为茅屋下,寂寞尚草玄。方今明堂构,收拾栋与椽。
安得刷羽翮,吹嘘送上天。此志傥不遂,何用空言传。
不如李翰林,沉醉自称仙。不如陶彭泽,归来谢尘缘。
但解琴中趣,何妨瓮傍眠。富贵草头露,名誉空中烟。
子意竟何如,余心方寂然。愿求真实语,莫作猾头禅。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苇西一舸,是晋祠遗老,旧谭经处。汲冢坠文如扫叶,不辨何今何古。
一卷烟空,百年电谢,有客重凝伫。琴歌谁续,沙边羁雁能语。
记否交顾攀张,负乾坤清气,来守穷章句。一任淮南尘澒洞,赢得垫巾麾麈。
枚宅孤吟,韩台罢钓,莫误寻秋路。披图枨触,甚时还叩幽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