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雨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梦境再现。《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这首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上阙:“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英雄惜英雄的怅然,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
上阕首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有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悲凉、沉郁。“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下阙:"梦入少年丛,雨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后阙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梦入少年丛,雨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风“更是突出看当时严酷的现实。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涛大起大落,通篇蕴含着开阖顿挫、腾挪跌宕的气势,与词人沉郁雄放的风格相一致。
秀极武夷峰,清才气所融。香名传日下,胜范迪时中。
大对承三道,清篇滞半通。新吟池草绿,故事幕莲红。
参画文无害,沈英位未充。谈高起废疾,檄壮愈头风。
圭璧严书殿,房心敞帝宫。行颁上方笔,客特荐扬雄。
才名动海内,白首华山阿。阅世存泾渭,逢时谢薜萝。
几年怀赵璧,独醉发燕歌。赋陋阴常侍,功高马伏波。
金钲传雁塞,铁骑渡榆河。长啸将平寇,雄图定偃戈。
春生千嶂早,云傍七陵多。应忆论文侣,山城一雁过。
秀泉开旧甃,初试仰山茶。寂寂有馀意,池莲三五花。
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
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
梁尘巳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
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夕景澹馀晖,一棹弄溪曲。欣兹四五人,岁久情愈笃。
天寒露气重,江静波光绿。绿酒间新诗,舍此更何欲。
横水东西落,幽人日夜过。宛宛龙赴壑,隐隐鹊填河。
缅想赤城路,潜通沧海波。远公不送客,芳草涧边多。
传心素,托简书,问春归欲归何处?送春词不题风共雨,止埋怨落花飞絮。
贪新酿,趁晚凉,笑相呼凭肩歌唱。最多情女郎心外想,打鸳鸯采莲湖上。萦心
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年华尽,
腊味醇,睡不温晓寒成阵。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咏所见
人如玉,鬓似云,动春心半含娇俊。近装奁懒将花貌匀,旋窝儿粉香成晕。 酒散
旗亭散,歌韵歇,暖风轻柳摇台榭。杏花墙夕阳春去也,马蹄香宝鞍敲月。 效香奁体
惚蝉鬓,怯镜鸾,雁声寒不禁肠断。碧纱窗夜长鸳梦短,怕黄昏一灯相伴。
故人同出不同归,云水微茫入梦思。记得题诗向芦叶,满湖风雨似来时。
江南有丘壑,我生良独閒。秋风二三友,朅来游兹山。
山深不见寺,但见飞泉寒。蛇行两山挟,天风鸣佩环。
青烟从何来,堕我前林端。未知有径否,钟磬犹未残。
长歌万谷应,仰见数峰攒。纡馀缘涧入,侧步寒云关。
豁然得空旷,聊复解破颜。殿静藓花润,松危鹤声乾。
僧宝炯数珠,相我般礡观。大开双白眼,应接几青鬟。
徘徊日已晚,人间行路难。猛虎蔽丛薄,潜蛟漱风湍。
振衣出山去,大啸惊人寰。
吟管风流,问芳草连天,六朝谁又。笛村棋墅,犹剩千条丝柳。
是多少、绿意红情,向疏花冷叶,团扇书就。重帘残烛,留付翠鬟歌袖。
城头乱山可数,奈西园欲别,东阳曾瘦。乍惊荷钱几点,青梅如豆。
算从兹、短亭分手。便输尔、莺边载酒。眉子小砚,更墨洒、江南烟岫。
我爱山中好,山泉彻底清。悬崖生断续,照影鉴空明。
蜡屐寻源去,风瓢带月倾。十年尘土梦,一酌顿能醒。
子羔学未成,质美犹难恃。漆雕斯未信,焰然谢子使。
矧兹袜线艺,制锦无乃毁。七载殊兢兢,浩如涉渊水。
感诸澹台贤,非公不至止。瑶华忽赠音,惜别穷治理。
藐矣予何言,大哉礼乎礼。圣训万古存,民行端赖此。
愿农力耕桑,亲睦无我尔。愿士法诗书,敦行表乡里。
仁让既已兴,风俗日淳美。弟弟与兄兄,父父而子子。
无怀之民与,如斯而已矣。民和岁自稔,有司亦良喜。
作诗酬众心,身远神犹迩。揽辔行复来,此愿励终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