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伤春怀人之作,写思妇伤情。它代指思妇立言,而不同于常见的韦庄自我抒发情性之作。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这是思妇想象丈夫在远行的路上,虽有野花芳草,但毕竟寂寞荒凉,形单影只,不堪凄楚。接着写近处的风景:“柳吐金丝莺语早”,这是早春时节,柳枝柳叶还没有一片碧绿,而是黄中透绿,所以词人写“柳吐金丝”,让人眼前一亮,再加上报春的莺语,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给以强烈渲染。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思妇的悠悠愁思:“惆怅香闺暗老。”令人觉得黯然销魂。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这里写的是思妇心理活动,文字的表面是思妇悔恨不该和丈夫用罗(锦)带打那个同心结,其实是爱之切,恨之切。所以思妇独自倚着闺阁的朱栏无限深情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深情的思念萦绕在思妇的头脑中,让思妇不能安然入眠,只要有一点轻微的动静,就把思妇从梦中惊醒。“小窗风触鸣琴” ,连声响细微的轻风拂琴鸣都让思妇不能睡稳。思妇被惊醒后看到的是“半床斜月” ,一片凄凉清冷,不禁让人触景生情,这也正应了李清照的那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结构比较特殊,写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写思妇凭栏思深:上片直到下片头两句,是所思的具体内容。野花盛开,芳草萋萋,柳吐金丝,莺声不断,是写暮春之景,以时暮衬托出“香闺暗老”,而况关山道上,消息全无,使人惆怅,憔悴苍老,产生了“悔结同心”的轻怨。第二层是由思深而成梦,梦后而伤情。梦境略去了,梦后也只是用“斜月”、“风触鸣琴”这一富有寓意的图画表现的,有声有色,耐人咀嚼。
此词通篇不假雕饰,全用白描,于浅直中见深切,于此很可以看到韦庄词的基本特色。
龙德殿边,月华门内,万枝凤腊荧煌。六宫半夜,齐起试新妆。
诏赐口脂面药,花枝袅、笑谢君王。烧瓷翠,调铅贮粉,描画两鸳鸯。
当初温室树,宫中事秘,世上难详。但铜沟涨腻,流出宫墙。
今日天家故物,门摊卖、冷市閒坊。摩挲怯,内人红袖,恸哭话昭阳。
红晕脂痕,照出水、新妆靓。幽情共、绿云低映。一曲西洲,谁采取、亭亭影。
人静。对西风、凌波自省。水佩风裳,偏又报、凉秋信。
舞衣冷、幽香满径。压鬓谁簪,枉负了、闲心性。漫咏。
泛一舸、田田万柄。
沣水桥西小径通,好山如画倚晴空。禅关欲扣知何处,隐隐钟声紫翠中。
灯昏香烬。屏掩帘垂,霜风划地凄紧。冷落东篱,还是送秋将近。
忽听数声哀雁,下虚窗、一行云影。似怨语,感离魂、过尽也无乡信。
月浸寒塘烟暝。叹孤飞、断苇欲栖难温。水远天长,博得雪泥纤印。
歧途更怜矰缴,望关山、偏多别恨。又几度,警愁暝、清泪独揾。
词臣高唱柏梁台,为采风谣海上来。载酒名山开雅社,赋成谁不羡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