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郊外的原野挨着城郭舒展开去。长路漫漫,客人已乘车离去,留下一溜迷茫的尘烟。一片寂静落寞。夕阳映照着远山徐徐落下,却迟迟不忍收去它那最后一抹的余红,犹如恋恋难舍城楼上那一角栏杆。陪我同去送客的歌妓一路上步态轻盈,这时也感到劳顿,于是来到短亭歇息,不期然竞遇到了我相好的情人,真是有情人何须事前相约。她劝我下马,重解绣鞍,再喝上几杯春酒,她那圆柔悦耳的嗓音、温情体贴的劝说,让我十分舒心。
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红楼里,不是正在短亭里与情人饮酒吗?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是昨晚还是今晨?又是谁扶我上马鞍?我竟然全记不得了。忽然一阵疾风,吹得帘幕飘飞翻动。我带着醉意,急匆匆来到西园,扶起吹倒的芍药,绕着红花长叹,叹我西园已是败花满地,这凶残的东风为何又如此作恶?罢,罢,罢,任凭春光如水般流逝吧,尚可欣喜的是我还有一个洞天福地,还能自得其乐。
注释
馀红:指落日斜晖。
阑角:城楼上阑杆一角。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短亭:古时于城外五里处设短亭,十里处设长亭,供行人休息。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素约:先前约定。
流莺:即莺。流,形容其声音婉转。比喻女子声音柔软。
缓引春酌:慢饮春酒。
上马谁扶:李白《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罱。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惊飙:狂风。
红药:红芍药。
西园:曹植《公宴》:“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曹植所言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此处系用典。
洞天:洞中别有天地之意,道家称神仙所居之地为“洞天”,有王爱山等十大洞天、泰山等三十六洞天之说。此处喻自家小天地。

赏析

  此此记词人送客遇妓醉饮的一段情事。按时间顺序先写郊原送客,次写归途遇妓欢饮,后写醉归惜花抒感。这段看似是写送客情事,实则是写词人政治失意的郁闷。

  上片前三句写郊外的原野,长长的道路伸向远方。行人离去后,词人感到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的。后两句写孤城和残阳斜照,表达离愁别绪。词人把斜阳比喻成“余红”,相当新颖,并把感情寄托在余红上,说斜阳由于不舍城楼上的一处栏杆,迟迟不肯收敛起最后的一抹余晖。用斜阳对栏杆的不舍,来映衬词人对离去之人的不舍。这样,人与景融为一体,都被浓浓的离愁别绪笼罩着。接着,词人笔锋一转,描写陪同送行的歌妓。歌妓极力劝酒,词人大醉。

  下片写次日酒醒后的情况。首三句将词人初醒时的睡眼惺忪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已经不太记得昨天的事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的马,头脑里一片恍惚。幸好“惊飙动幕”,一阵狂风吹动来,掀起了窗帏,他的醉意立马被吹散了几分,一下子清醒多了,但并未完全清醒。“扶残醉,绕红药”表达了对春光的深爱之情。只有情深,方才能有下面的“叹”。“东风何事又恶”和上文的“惊飙”二字遥相呼应,结构严谨有序。结句词人暂时抛却烦恼,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聊以自慰。

  全词布局巧妙,章法一曲三折,直叙中有波澜起伏,顺叙中有插叙,令人回味。词作用比兴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动人。

创作背景

  宣和三年(1121)四月,词人自汴京或顺昌府(今安徽省阜阳一带)赴处州(今浙江丽水一带)途中经扬州(农历四月是扬州红药的盛花期),此词正是写于此时。词人宣和三年(1121)四月尚在扬州,五月前就已经逝世,所以此词很可能是他所作的最后一首词。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苦多暇,
蛱蝶有情长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
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草底虫吟。烟横水际,月淡松阴。荷近香浓,竹深凉早,销尽烦襟。
发稀浑不胜簪,更客里、吴霜暗侵。富贵功名,本来无意,何况如今。
宿冻归何处,池塘涨暖波。
日盘花面永,风入鸟声和。
俎菜堆生叶,闺裳剪薄罗。
独怜诗酒兴,早较昨宵多。

晓向初阳已半融,尚余不尽乱云中。偶然幻相知难久,露出青山气象雄。

奴逃仆散。孤影尚存渴睡汉。明日明年。踪迹浮萍剧可怜。

秦淮十里。欲买数椽常寄此。风雪喧豗。何日笙歌画舫开。

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

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

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

孝子大痴人,死随白马随黄尘。白马有时死,黄尘无日清。

夜寒看鹿栅,朝出采鬼薪。死识大风与大雪,朝朝暮暮海之滨。

胸怀裂尽面颜笑,但愿爷娘温且饱。

盛时调玉烛,佳节灿华灯。
象纬当黄道,鳌峰拥帝京。
金莲春放早,宝月夜同明。
圣寿天长久,讴歌乐太平。

船头东下趁晨钟,船外清霜气暗通。断雁声归烟霭里,孤帆影落月明中。

隋河波浪千年急,梁苑池台一半空。试问碧堤无限柳,败条衰叶几秋风。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烹茶汲取盈瓯雪,一味清霜齿颊寒。

我亦身从汗漫游,逍遥海上觅玄洲。遍探龙藏三千界,一驻鸾笙五百秋。

不用灵槎通绝域,底须神骏蹴昆丘。臭帤即是人间世,谁共蜉蝣乐未休。

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

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

移近黄湾泊短篷,野云垂地一溪风。
渚香吹散荷花雨,几点流萤出苇丛。

溷溷悲佛者,营营良足悲。不知佛之乐,谁使汝悲为。

广师吾州秀,智解乃天资。既以法为喜,万缘脱若遗。

高堂客满坐,妙谈破群疑。来者岂不辨,辨此堂之题。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忆昔咸丰之十载,粤西大盗来东吴。异军苍头起吾里,白布帕首争前驱。

斩馘剧贼颇亦夥,日久粮乏难枝梧。贼更积忿逞一决,户口十万遭焚屠。

贱子亡命草间活,但馀皮骨无肌肤。贼退来归旧井里,积尸狼藉横交衢。

狗食人肉喜其腴,夜夜属餍肥其躯。东邻老妪饿莫起,攫之而走冲门趋。

眼中所睹竟若此,咄哉天道何其诬。三十年来事犹昨,至今梦寐常惊呼。

白云莽莽青山头,一穴四面飞泉流。
其初山间旧井涸,枯肠燥吻海众羞。
于时大士宝云者,颐指土脉智虑周。
山灵所感道心爽,檀施聿来工力鸠。
云锸齐下远雷动,石光内击飞星稠。
百尺虚空廓地表,一泓清冽呀深幽。
人疑從天堕月窟,或问何处移龙湫。
次则其徒骇殊胜,竞持应器尝甘柔。
饥狖连臂喜跳掷,渴鸟引喙鸣钩辀。
碧甃光中辘轳晓,银床侧畔梧桐秋。
宝坊金地互相映,谷鲋坎蛙难此留。
傍睨江形小衣带,下窥湖面卑浮沤。
何兹凿饮有功利,一掬入口醍醐优。
热者濯之昏钝决,病者沃之沈痼瘳。
而我时邀墨客去,松涧远挈都篮游。
净瓶汲引试香荈,雅具罗列无腥瓯。
比之玉乳不差别,诮彼炼丹多谬悠。
今兹泉眼在鲁坞,所喜云液邻菟裘。
苧翁既往乏鉴者,水记未载予将修。
此山此井永不废,此歌其庶传南州。

风动轻纶月照蓑,醉翻渔唱答樵歌。晓来独倚孤篷看,湖上奇峰雪后多。

初辞中宿山,旋复度皋石。地灵各护奇,川岳几开辟。

海势从西来,万里肆奔迫。怒石制波涛,连空锁秋碧。

峭崖争欲坠,幽草缀寒壁。丹梯不可寻,止望莓苔迹。

篙师习江湖,历险无阻阨。缓棹青溟间,遐览纵所适。

飞仙去何年,微云天际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