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呜呼制艺兴,今盖六百年。宋、元始萌蘖,明制皇朝沿。
十八房一行,群蚁趋附膻。诸书束高阁,所习唯兔园。
古今昏不知,各各张空拳。士天一息气,奄奄殊可怜。
黼黻承平时,无贤幸无奸。小丑一窃发,外患粉钩连。
但辨口击贼,天下同拘挛。祖宗养士恩,几费大官钱。
徒积汗牛文,焉用扶危颠?到此法不变,终难兴英贤。
中兴名世者,岂不出其间。
置酒高堂上,嘉殽列肥鲜。结交并豪侠,四座皆少年。
意气不复殊,肝胆相披宣。仰视座日辉,一言誓青天。
贻我紫绮裘,报君珊瑚钩。暮从邯郸饮,朝入洛城游。
横行无七贵,傲睨凌五侯。腰间双青龙,精光含九秋。
投躯报知己,慷慨当仇雠。性命如鸿毛,夕死无怨尤。
无分攀辕爱日瞻,音书一纸到闾阎。暮云春树三年别,流水桃花两度兼。
淮老临行曾乞霸,赵人戴德尚思廉。知君到处苍生祝,指顾康侯锡马占。
喜拜严亲鸠杖前,东风菖叶杏花天。苍颜白发观兹世,酒量诗怀似昔年。
远道暂来看弱息,空囊无计奉初筵。漉巾村醴权称寿,出网江鱼算剸鲜。
驻景愿求千岁药,负暄还御八蚕绵。归梁落燕飞仍急,出谷雏鹂啭乍圆。
服训久谙兰可制,酬恩真信海难填。桃溪篷艇朝冲雨,萝径奚囊晓醉烟。
彩服追随乐真隐,吾庐遥望白云边。
骑马何人冲白雨,乘舆有客看青山。出城自谓身无事,冲雨看山未是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