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一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满。
注释
菩萨蛮: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
榭(xiè):建于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之木屋。
凤帏(wéi):闺中的帷帐。
蛾:眉毛。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颦(pín):作动词为皱眉,作形容词为忧愁。
绣户:解释华丽的居室,多指女子的住所。
疏一:指一火点点,忽明忽暗。

赏析

  春秋多佳日,而“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便没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 ,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

  辗转反侧,失眠多时,于是乃有“起来”而“临绣户 ”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然而户外所见,只不过“时有疏一度”而已,其人望来终不来。此时,女主人公空虚寂寞情怀,是难以排遣的。在这关键处,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词人给她一点安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并赋予它人情味,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不忍独圆。“多谢”二字,痴极妙极。同是写孤独情怀,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移情于物,怨谢由我,真有异曲同工同妙。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

创作背景

  朱淑真的爱情生活极为不幸,作为一位女词人,她多情而敏感,因此于中秋节前后几天写下了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羲。

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东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复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职旷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堕寇雠。
仰药早云遂,庶从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绝域,大期落淹流。
白华下玄发,碧苏生缁裘。
心口自相语,形影旁无俦。
空庭鬼火阒,天黑对牢愁。
鱼轩在何处,魂魄今安否。
儿女各北归,坟墓委南陬。
寒食雨凄凄,盂饭谁与投。
荆棘缠蔓草,狐兔缘荒丘。
长夜良寂寞,与我同幽幽。
我心亦劳止,我命实不犹。
昨夕梦堂上,乐昔欢绸缪。
觉来尚恍惚,血涕连衾禂。
晨兴一瓣香,痛如螫在头。
吾家白云下,万里同关忧。
遥怜弟与妹,几筵罗庶羞。
既伤母在殡,又念兄在囚。
兄囚不足念,毋亦为母谋。
三圣去已远。
穹垠莽洪流。
缅怀百世虑,白骨甘填沟。
冥冥先大夫,郁郁苍松楸。

天上空多地上稀,初寒风力故应微。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

邑犬横来镇意气,窟蟾偷出助光辉。都城只有袁安惫,我亦年年幸赐衣。

珠箔凉飔入,金壶昼刻长。鸾台尘不动,销尽故时香。

徐郎陋巷四立壁,乘间亦戒宾友食。
慈亲衰鬓不供剪,定卖春衣典书册。
念君治具良骚骚,与渠侵早来得得。
小楼十客不馀地,犹胜陶翁劣容膝。
江西米{上臨下米}丝作窝,吴国香粳玉为粒。
嗣宗阿戎各好士,笑颉羹鄙仍妇德。
老子旅寓得此饱,勃郁诗情喙三尺。
出门未妨雨垫巾,万屐声中缓归策。

一点芳心作意酸,预知年事有彫残。只应从此无花著,胜与松筠守岁寒。

并马寻凉过远郊,偶从野叟问前朝。雨摧故垒逢遗镞,月暗荒台梦堕翘。

千古河山还王气,一时胡虏忆金辽。如何宋纪年三百,独让周师过瓦桥。

座上风流忆孟嘉,凭高目断楚天涯。百年岁月催蓬鬓,十载江湖负菊花。

小雨酿寒侵白苧,西风怜醉避乌纱。閒携楖栗吟归路,流水残云带晚霞。

家住琴江江,上头拓卦洲。前春水流桂,枝楫木兰舟。

终日忘鱼不下钩。

八月江头茅屋破,日日盲风雨交和。眼前安得大厦成,拾遗归来泪空堕。

纷纷万木争出山,琐碎榱桷非为难。万牛莫挽楩与楠,往往弃置丘壑间。

独立风霜二千尺,未识何时逢匠石,白头老樵空叹息。

流光去无著,倏焉岁云除。
东风动畎亩,朝日生蓬庐。
琴书委空壁,菽麦食无余。
即事已如此,前路复何如。

宝剑遗编在,挑镫击节吟。恩雠千古事,湖海一生心。

气逼秋霜冷,光腾夜月沈。从军应有愿,慷慨答知音。

曲径孤村古庙残,下临潭水拥湍澜。涛惊不见鼋鼍窟,崖峭那寻鸂鵣滩。

漠漠断碑横草底,苍苍老树入云端。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

宝刀陇上日初沉,壁观峰前云正深。
四十八声清夜发,教人失却少年心。

鸡鸣茅店曙烟高,望望乡关别思劳。梦合乍惊蝴蝶散,一江风雨撼惊涛。

结交有羊左,是惟一时才。为闻楚王贤,翩然自燕来。

一日食欲尽,俱往空双埋。伯桃乃独留,饿死梁山隈。

角哀仕既达,感旧肝胆摧。念此并粮惠,告还葬遗骸。

至今溧阳旁,突兀穴土堆。何人致荐奠,千花飞酒杯。

精灵今在否,古木以生雷。鲁公昔过之,驻车久徘徊。

感叹发篇咏,洒翰镵琼瑰。惜哉今不存,散落随尘埃。

空馀郑薰记,片石昏苍苔。末世友道绝,雅歌□□颓。

草木尚萎死,小怨何足怀。我思有所矫,巨燄明寒灰。

兹事虽过中,义烈亦壮哉。幸逢太丘长,揭表旌泉台。

寥寥千载间,下激清风回。还顾势利交,市道良可哀。

一生无利亦无名,圆顶方袍自在行。
道念只从心上起,禅机俱向舌根生。
百千万劫假非假,六十三年真不真。
今向无名丛内去,不遗一物在南屏。
黄面老人乾屎橛,参随一火烂泥团。
心肝肠胃皆条直,蔬饭茶花照胆寒。
佛法虽然未梦见,神通却许入云端。
应须痛念归宗寺,时复持盏下翠峦。
稽首玄真像,当年助我军。
龟蛇裨圣武,龙凤焕奎文。
剑耸烧空焰,旗翻渡海云。
上公传琬琰,分惠感慇勤。

落木萧萧愁永昼。秋雨秋风,佳节逢重九。糕字寻常难赋就。

风流帽落何人又。

帘卷清香盈两袖。黄压疏篱,菊短秋容瘦。几度花前开笑口。

一杯酣醉茱萸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