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提挈全篇。多景楼屹立北固山上,凭高远眺,水色山光,风月胜景,无不尽收眼底。诗人这两句意谓欲于此楼周览胜景,只消徘徊倚阑,凭高四望,万千景象,便可豁然在目。这正抓住了多景楼居高临下,境界开阔的特点。
中间两联是写多景楼上所见景象:云气和水光氤氲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传来了佛寺的钟声梵歌;江面上强劲的海风送来了远方的航船。这四句,一写水光,一写山色,一写淮南寺钟,一写江面帆船。“云乱水光浮紫翠”,着一“浮”字,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宫观;“天含山气入青红”,用一“入”字,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月光下传来“一川钟呗”,不难想象出淮南原野的平阔寂静;海风中驶出“万里帆樯”,使人意识到长江的迢遥汹涌。诗人抓住了富有特色的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山川掩映的壮阔画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壮丽宏阔的景象,开阔了诗人的心目,于是他于尾联以唱叹的语调,抒写了个人的感受和襟怀。意谓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内心中并未放松对未来目标的企望和追求。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语,表现一种心与道俱的高旷自得情怀。诗人化用其意,说自己尽管身世蹭蹬,却仍在注目艳羡那高振健翮,远翔天字的飞鸿。这就体现了诗人“蹑景追飞”的远大抱负。
全诗视野宏阔,韵格浏亮,形象鲜明,对仗工稳,确能表现出多景楼的胜景伟观。
春至鸧鹒鸣,薄言向田墅。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老来百事不关身,惟有芳醪意甚真。忆著碧琳相觅去,问梅期醉水南春。
秋旸肆酷,秋暑炎蒸。不容鹅护雪,难保蜡人冰。一夏噇眠虚过了,秋风拈弄刈禾镰。
有权有用,无党无偏。几个祖师头割了,立教凶岁变丰年。
积雪之树今抱蝉,照月之水今栖烟。树非昔绿流波换,初种芙蓉娇可怜。
芙蓉不识旧时客,低亸憨红惹凉碧。蝉边媚到远山青,烟际窥来老鸥白。
鸥飞只向女儿湾,山似春人堕马鬟。当年画烛听欢语,此夕孤杯照泪颜。
大江雪片飘蝴蝶,过影婵娟等风叶。那复湘蛾衫上黏,但听疏蛩梦中接。
灯火一寸光氲氲,泪深梦浅思故人。故人半作地下鬼,贱子犹为陌路身。
碧云梅花怨春别,箧中鸳鸯带百结。年华一逝成古时,水枕谁来共凄切?
坐尽残灯酒醒无,横天露气逼城芜。城门一柳疏星挂,柳下玉筝弹夜乌。
临流洗砚见长身,白苧宽衣短葛巾。纨扇自题新得句,水亭分送倚阑人。
无屋藏身雾政昏,饭资日谷欠朝暾。起居饮食难兼享,傥欲不仪须露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