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诗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一笔两到,领起全篇。
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之“哀”,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哀”士卒,“哀”国家,“哀”用非其人。
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边马”、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卧病劳相问,茫然意答迟。科头何气色,拊背独心知。
地湿霜凝草,庭喧雀满枝。君看燕赵俗,豪士岂长悲。
观浮世。为人贵。舍荣华、全神气。保养丹田绝滋味。
便将来、免不讳。自谙自讳。修取长生计。自誓自誓。
今朝说子细。且通边际。开灵慧。酒色财气一齐制。
做深根、永固蒂。怎生得、虎龙交位。如何令、姹婴同睡。
把尘劳事。俱捐弃。二道合和归本类。想玄玄、寻密秘。
峰顶有乔松,对之知上达。蓊葱竹万竿,散作青山发。
云深石不枯,石润泉常活。晓暮听泉声,悠哉忘岁月。
单于宝刀寒映雪,月氐髑髅饮冤血。泥丸真人辞绛宫,曲生时能醉其骨。
阏氏夜帐葡萄香,拍拍春霞滟秋月。贤王起舞谷蠡歌,传饮欢呼两耳热。
灯前人影半阑残,灯后青燐已明灭。持杯本为浇嶙峋,胡然对此伤精魂。
弓蛇犹能致惑疾,智瑶岂是无心人。头颅如许当速朽,生擒误入仇家手。
忍将鸣镝射头曼,吁嗟降王亦何有。后来汉使渃水东,犹待留犁浇盟酒。
日出检群书,幽窗送新翠。中怀偶不平,展卷风花坠。
西汉尚文章,东汉尚节义。横议遭焚坑,激扬天所忌。
出师前后心,侃侃追谟誓。典午快雄谈,南朝工藻缋。
宣公奏疏陈,谏果余真味。诗史少陵翁,讴歌纪时事。
韩起八代衰,造语开蒙翳。欧阳复曾王,雄豪美孰继。
三苏思涌泉,落墨潮海至。道学尊紫阳,韦编尼父志。
文山《正气歌》,一字千秋泪。厥后叶宫商,梨园矜纸贵。
鸡林帖括佳,假借先民意。枉费子衿才,何殊优孟戏。
劳劳读律家,繁赜久师吏。刀笔发奇葩,他年公辅器。
吁嗟鲁一儒,可以封经笥。